虎嗅 2小时前
郑智化因机场登机事件道歉,引发对残障人士出行便利的广泛讨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歌手郑智化近日因在深圳机场登机时遭遇困难,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连滚带爬”的描述而引发争议。他指责深圳机场对残障人士不友好,导致其轮椅无法顺利登机。事件初期,舆论一边倒地批评机场,但随后机场发布情况说明并附上视频,显示郑智化并非“连滚带爬”上飞机,且存在操作规范下的高度差问题。此后舆论反转,批评郑智化言辞夸张误导,甚至有人进行政治化解读。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郑智化道歉,承认“连滚带爬”用词不当,并解释了其长期以来在大陆机场遇到的不愉快经历,包括安检对金属鞋、支架和拐杖的严格检查,这些经历让他感到尊严受损。文章最后呼吁,应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改善残障人士出行便利和尊严上,而非过度解读或攻击个人。

🦽 登机困难与舆论反转:郑智化在深圳机场遭遇登机障碍,其“连滚带爬”的描述引发公众对残障人士出行便利的关注。然而,机场的回应和视频证据显示情况并非如其所述,导致舆论出现反转,公众转而批评其言辞夸大,甚至出现政治化解读,显示了信息传播中的复杂性。

♿️ 残障人士出行困境与尊严:郑智化及其遭遇揭示了残障人士在出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实际困难,包括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缺陷以及服务人员的操作规范与人性化之间的矛盾。他强调残障人士同样拥有出行权和尊严,不应被区别对待或遭受不公平的审视,尤其是在安检等环节。

💡 关注点应回归便利与尊严:文章认为,不应过度纠结于事件的细节或进行不必要的政治解读,而应将焦点放在如何切实改善残障人士的出行便利性和尊严上。通过此次事件,呼吁各方认真审视和完善无障碍设施与服务,以提供更包容、更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 庞大的残障群体:文章指出,残障人士并非小众群体,中国肢体残疾人士数量庞大,加上因伤病需要短期使用轮椅的人群,他们的出行需求不容忽视。为他们提供便捷、有尊严的出行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最新的热搜,是郑智化道歉。

大概就是前几天郑智化发了条微博,说深圳机场对残障人士不友好。升降车离飞机门有25厘米的落差,他轮椅进不了飞机,升降车也没升上去,导致他“连滚带爬”进了飞机。

直白的描述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怒火。大家和郑智化一起,冲着深圳机场口诛笔伐。

有过类似遭遇的残障人士也借此机会出来吐槽“出行难”。

还有人感慨,生活中的不少无障碍设施只是看起来无障碍,实际使用起来却困难重重。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挨了骂的深圳机场出来说明问题了。

首先,他们承认错误,明确表示会改善服务层面的不足。

其次,他们委婉地解释了一下保持高度差的问题,直言这么做是为了执行工作规范。“由于在旅客上机和货物装卸的过程中,飞机会出现上下移动,为了防止保障设备刮碰飞机,根据安全操作规范,登机车与飞机舱门就得保持20cm的高度差。”

言下之意,升降车的司机不肯调整高度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刻意刁难郑智化。

和道歉信一起传播的,是一段现场视频。

可以看到,郑智化当时确实被高度差难住,无法进入舱门。不过随行人员并没有冷眼旁观,而是花了一番功夫,把他搀扶进了飞机。他也没有在物理意义上“连滚带爬”地进飞机。

信息公开到这一步,舆论随之反转。

网友们批评郑智化发表了夸张且具有误导性的言论。明明没有“连滚带爬”,却在小作文里这样表述,显然是有问题的。这种不实评论会伤害基层工作人员的感情,也会混淆公众的认知。

还有人嫌弃郑智化满身都是“小布尔乔亚的矫情造作”。他们觉得残疾人登机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拄拐杖搭载升降机,然后自己进舱门。非要坐轮椅登机,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增加麻烦。

更激进的网友开始搞阴谋论。他们怀疑郑智化整这出,可能另有所图,弄不好是“台独”借题发挥。以此向大陆输出舆论战,抹黑大陆的基建和机场。

现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里充满了上述言论。比起关心残疾人,论者似乎更热衷“抓间谍”和骂人。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和谩骂,郑智化选择道歉。他承认,“连滚带爬”这个词确实表述不当,是自己登机不顺、一时气愤,所以嘴瓢了。

但他也解释,自己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老在大陆的机场收获不愉快的体验。

刁难他的,不止是升降车,还有机场安检。比如有一次,安检人员非要他解释:“为什么穿金属的鞋?”

他说自己小儿麻痹不穿支架无法行走,安检则粗暴地表示:“金属必须过X光,否则不能上飞机!”

还有一次,一个安检人员为了检查他的支架花了半个多小时。那位安检员拿不定主意,于是把上司全都叫来参与检查,结果仍旧不放行……这通操作不仅影响个人尊严,还搞得郑智化差点错过航班。

除了支架,枴杖也被安检卡过。某个机场,安检曾要求他托运枴杖。

对此,他不能接受,理由是:“我在飞机上必须用撑枴杖才能自己上厕所,所以不能离身;加上大陆托运工作人员非常粗鲁,万一枴杖摔断了,我岂不是不要走路了?”

不知道此事后来如何解决,但这个小插曲让他记了很多年。

上述经历让郑先生感到愤懑。他认可机场安检必须工作严谨,但坚持认为:残疾人也是人,和正常人一样拥有出行权,他们不该像罪犯一样,遭受各方苛刻的凝视。

我觉得这些话是有道理的,可网友们并不买账。认为他矫情的人,仍旧批判他矫情。

认为他居心叵测的人,仍旧批判他带节奏。

而封杀他的声音则越来越多了。

咋说呢,说实话,我们真没必要上纲上线地解读郑智化的言论。尤其是政治化的解读就更没必要了。

关于“连滚带爬”,其实是现在挺火的一个梗。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如今却“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是台湾某“立法委员”的一段发言,被配上音乐以后变成了一段歌,这本来就是一种夸张的说话风格。

从视频里看,肯定不是连滚带爬,但确实也踉踉跄跄。当然,在这里用这个词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会被人理解成真的“连滚带爬”,所以他也为此道歉了,被骂不冤。

但我总觉得吧,这事的重点不应该在这啊。这事的重点不应该是郑智化到底有没有“滚和爬”,也不应该是郑智化到底是不是坏人吧。

这事的重点,应该是残障人士如何更方便、更有尊严地出行吧。

就说那25公分的高度差吧,确实非常不方便,但也不是没办法解决。比如有个斜坡?比如机场提供的轮椅和机舱门适配?如果提前为残障人士考虑过,也不至于视频里手足无措。

类似的bug还有很多。尽管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很多无障碍设施,但必须承认这些设施在设计上总有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某些设计甚至挺死亡的:

于是,你会发现一个悖论:尽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残障设施,但我们很少能在马路上看到残疾人。

因为出门对他们来说太难了;也因为无障碍设施也不总是无障碍的。

可能有人觉得,我们看不到残疾人,是因为他们太小众了。

其实根本不是的。统计显示,我国肢体残疾人士多达2472万人。也就是说14亿人口中,每57人里就有一人是肢残人士。这还没算上那些因病因伤需要短期坐轮椅出行的人。

他们根本不小众。

就像郑智化说的,他们也有客观的出行需求和出行自由。航司乃至各行各业理应考虑他们的感受,为他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照顾他们的出行尊严。

如果大家总是站在健全人的立场上想问题,那么轮椅人士出门会更加困难。

当然,这几年已经改进不少了,但残障人士出行便利方面,依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理想的状态是,大家以深圳机场事件为契机,认真地完善一下无障碍设施。

肯定比“抓间谍”、吵群架有意义多了,不是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郑智化 机场 残障人士 无障碍出行 道歉 舆论 Zheng Zhihua Airport Disabled Travelers Accessibility Apology Public Opin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