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10月27日 21:09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论坛即将召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首届“打造一流投资机构·公募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将于11月7日在合肥举行,聚焦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发展。论坛由财联社、平安银行主办,将汇聚监管领导、公募基金高管及行业专家,围绕行业战略、公司治理、投研体系重塑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大会旨在推动公募基金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居民财富增值的“一流投资机构”。论坛将包含高管闭门会议、主题演讲及圆桌论坛,共同探讨公募业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发展机遇,并探索普惠金融的责任新程。

🌟 **聚焦高质量发展转型**:本次论坛以“公募聚力,质启新程”为主题,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从过去侧重规模扩张的模式,转向追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在总规模突破36万亿元的历史性节点,行业正面临结构性挑战,如业绩分化、费率下行、同质化竞争及投资者信任问题,因此,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成为必然趋势,旨在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增值的“一流投资机构”。

🤝 **汇聚行业领军力量**:论坛将邀请百余家公募基金的掌舵人、高管及监管领导、行业权威专家,共同探讨行业未来战略方向、治理结构优化、投研体系重塑等关键议题。通过高管闭门会议、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等形式,为公募行业提供一个深度思考和经验分享的平台,凝聚共识,共同应对行业转型中的挑战。

🚀 **把握发展新机遇**: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新动能的涌现为公募基金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机会。同时,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加速向金融资产转移,预计未来五年可投资资产规模将突破300万亿元。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肩负着引导资本流向、稳定资本市场、助推社会进步以及践行ESG理念的重任,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面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老问题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募行业正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通过浮动费率产品试点、降费提质、投研一体化改革以及引入长期资金等措施,引导行业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并努力构建能够平衡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价值投资、激励基金经理“做难而正确的事”的机制。


财联社10月27日讯(记者 闫军)一场聚焦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发展的思想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公募聚力,质启新程!锁定2025年11月7日,由财联社、平安银行共同主办的首届“打造一流投资机构·公募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将在合肥召开,参会报名正式启动中。

本次论坛以“公募聚力,质启新程”为主题,汇聚监管领导、公募掌舵人以及行业权威专家,围绕行业战略方向、治理结构优化、投研体系重塑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度交流,共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这场盛会中,财联社将努力打造多个亮点,令各位参会者不虚此行。

掌舵人云集:聚力同行,百余家公募掌舵人、高管共筑资管核心力量。高管闭门会议+公募董事长、总经理级别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将带来属于公募行业的深度思考时刻。

卡点黄金机遇期:依托夯实的经济底蕴,公募业迎来黄金机遇期,36万亿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公募基金正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跃升”,开启告别规模依赖、回归本源使命的新征程。

议题深度聚焦:放眼当下,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但发展仍需攻坚克难,寻找解决之道,是行业共同课题。

11月7日上午,为期半天的高管闭门会上,与会公募掌舵人将给出真知灼见与实操经验分享。

11月7日下午,在主论坛环节,多位公募掌舵人将带来重磅主题演讲。

合肥,孕育了一批新质生产力的明星产业与独角兽企业,这里是新能源车的摇篮地,也是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的孵化地。在这座兼具科技创新活力与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们将共同见证中国公募基金迈向“臻于至善”的关键时刻。

公募聚力,百余家公募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正式迈过36万亿元大关,这是今年以来第五次刷新历史纪录,也是自2024年以来第11次站上新的高点。从32万亿到36万亿,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的持续跃进,映射出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蓬勃兴起,也彰显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

然而,在数字攀升的背后,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挑战:

基金产品业绩分化严重,“冠军基”与“垫底基”收益差距动辄超百个百分点,投资者获得感不足;管理费率持续下行,行业平均费率已逼近成本线,部分中小机构盈利承压;同质化竞争加剧,热门赛道扎堆发行,但创新瓶颈凸显;投资者信任尚未完全重建,持有体验不佳导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老问题依然存在。

一面是规模的高歌猛进,另一面却是转型的阵痛与突围的压力。当“规模驱动”模式难以为继,行业必须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投资机构?

答案正在清晰浮现,不是简单追逐AUM(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而是致力于成为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一流投资机构”。

在公募高质量发展25条的政策指引之下,我们看到了行业积极变化:浮动费率产品试点落地,推动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深度绑定;降费提质持续推进,引导行业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投研一体化改革深化,强调长期基本面研究能力建设;长期资金引入机制完善,养老金、保险资金等稳健资本配置比例稳步提升。

监管不再鼓励“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增长,而是希望公募基金真正发挥专业理财功能,成为连接资本市场与居民财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桥梁。

但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如何在合规框架下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如何平衡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价值投资?如何优化考核机制以激励基金经理“做难而正确的事”?这些问题,亟需行业领军者共同探索、凝聚共识。本次公募高质量发展论坛也希望能够与行业一起,尝试给出最优解答。

质启新程,开启普惠的责任新程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我国共有公募基金管理机构164家,其中包括大型综合性券商系、银行系基金公司,也有专注细分领域的特色化中小型机构。正是这百余家机构的共同努力,构筑起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坚实底座。

在这幅生态图谱中,头部机构正“全力以赴”锚定行业方向,通过品牌影响力、资源投入和技术积累引领变革;中小机构则“另辟蹊径”,在量化、固收+等领域寻找差异化突破口,形成错位竞争格局。

展望未来,公募基金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新动能不断涌现。公募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有能力也有责任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本流向真正创造价值的领域。

另一方面,随着房地产时代渐行渐远,居民资产配置重心正加速向金融资产转移。据测算,未来五年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规模有望突破300万亿元。谁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谁就能在这场财富管理大迁移中占据先机。

在此背景下,公募行业不仅要“管好钱”,更要“用好钱”。既要成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也要成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既要追求绝对收益,也要践行ESG理念,助力可持续发展。

首届“打造一流投资机构·公募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正逢其时,这不仅是一场论坛,更是一次集结号。财联社诚邀以资产管理为使命的践行者们,共赴合肥,共探高质量发展之路,把脉资管行业蓬勃生长的强劲脉搏,构筑起资产管理的核心力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公募基金 高质量发展 投资机构 财联社 平安银行 论坛 合肥 资管行业 Public Fun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Cailian Press Ping An Bank Forum Hefei Asset Management Industr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