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飙叔科技洞察 2025-10-27 18:10 广东
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预测,到2030年量子计算将使全球算力效率提升100倍
“十五五”,最近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了。不出所料,科技自主与创新依然是重中之重;其中量子科技被明确列为需要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旨在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这一战略定位意味着量子计算正从技术研发加速走向产业应用。
根据合肥地方金融管理局消息,本源量子计算科技于2025年9月15日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这家诞生于2017年的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内首家具备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厂商,本源量子此次冲击科创板,有望成为A股“量子计算整机第一股”。
本源量子的核心价值,首先构建在从量子芯片、EDA工具、测控系统到操作系统的完整技术链条上。其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在量子比特数量、相干时间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源悟空”的背后是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到测控系统到极低温环境支撑系统等量子计算机全栈技术的自主突破,这让团队有底气在全球量子竞争中与对手“同台竞技”。
同时,在2025年5月,本源量子推出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支持500+量子比特,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已具备可复制、可迭代的工程化生产能力。
“本源悟空”自2024年1月6日上线运行以来,已为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成功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全球访问量突破2900万次。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自主量子算力已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
目前在商业落地方面,本源量子已在三大高价值赛道跑通付费闭环:
金融领域:与中信银行、国泰君安等合作量子期权定价与风险计算,单笔任务收费5万元,复购率60%;
生物医药:联合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利用“本源悟空”开展分子筛选,平均为客户节省700万元实验成本,已签1.2亿元长期框架协议;
CFD领域:为中国商飞、国家电网提供模拟服务,将计算时间从数天缩至数小时,单个项目金额200-500万元。
此外,本源量子已与国内500多家单位进行100多项量子计算应用合作,覆盖国防、金融、医药、电力、通信、航空等多个领域。
出海方面,今年7月,由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本源SL400稀释制冷机获得国际大额订单。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273.15℃)的极低温运行环境,除量子计算外,还广泛应用于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
订单饱满,自然收入也在高速增长。根据公开的财务数据:2024年营收9938万元,净亏损3419.82万元,但毛利率达到58%,;2025年一季度营收2858万元,同比增长134%;净亏损1787万元。同比收窄21%。预计2025年收入将达到1.2亿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
规模化应用也引起了资本的不断加注。本源量子此前已经完成了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20亿元。股东涵盖中信建投、中金资本、深创投、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17家头部机构。
而近期,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598.15万元,受让本源量子0.2323%股份。据此交易计算,本源量子估值约为69亿元人民币。
在全球量子计算竞争中,依然主要是中美的角逐。相比而言,中国在量子通信方面领先,量子计算则仅次于美国。
从技术路线看,全球量子计算主要围绕超导、光量子等路线展开差异化发展。本源量子在超导路线上与IBM、谷歌形成全球技术制衡,成为全球25家超导路线企业中构建“专利-标准-生态”差异化优势的公司之一。
而美国谷歌最新发布的“悬铃木V4”量子计算机,在特定任务中运算速度比全球最快超算快1.3万倍,且宣布计划5年内实现量子计算商业化应用;金融巨头摩根大通更是抛出1.5万亿美元十年投资计划,押注量子计算在风控、加密交易领域的应用;IBM、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也纷纷推出量子芯片、量子算法平台。
因此,量子计算的全球竞赛已进入“冲刺阶段”。2025年中国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1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7%,呈现“硬件45%+软件25%+云服务30%”的黄金三角结构。同时,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预测,到2030年量子计算将使全球算力效率提升100倍。
这意味着AI芯片、工业机器人、商业航天、军事通信等领域的运算能力将迎来“指数级跃升”——量子科技不仅是AI的下一站,更是未来大国科技博弈的“核心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