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資訊處副處長王美珠日前在全國醫院資訊主管會議中揭露,衛福部推動臺灣智慧醫療發展基礎,鎖定3大治理重點,包括資料治理、AI治理和資安治理。就資料治理來說,衛福部推動導入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建置TW Core IG相容資料集,來打造資料互通與標準化的資料環境。AI治理則要落實負責任AI,目前已有10家醫院擔任負責任AI中心,衛福部也正研擬認證標章,讓更多醫院能參與。
資安治理則依《資安法》規範,針對不同等級醫院設定「基礎項目」和「鼓勵精進項目」,要求醫院申請補助計畫時,需通過特定項目,來提升整體資安防護能力。
打下智慧醫療基礎的2大計畫
近年來,衛福部資訊處透過兩項重點計畫,為臺灣智慧醫療發展打下基礎。
一是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計畫,這個計畫從2024年開始,目標是建立智慧醫療的三大地基:訂標準、建平臺、保資安。
在「訂標準」方面,衛福部訂立了臺灣第一版臺灣核心資料群(TW Core Data for Interoperability),為醫療資料交換定下共通規範。
在「建平臺」部分,衛福部針對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推動電子病歷升級,比如針對醫學中心建置FHIR交換平臺,目前在3家醫學中心執行,預計年底揭露成果。針對區域/地區醫院則要建置數位底盤,來協助升級電子病歷系統。至於衛生所,則由衛福部統一打造公版電子病歷系統。
在保資安部分,由於今年2、3月幾家醫院相繼遭受勒索軟體攻擊,衛福部除了發表第一部醫院勒索軟體應變指南,也在今年8月15日與數發部資安署合作,宣布將從「擬真演練、人才培育、機關輔導、稽核強化」四個方向,來強化醫療關鍵基礎設施的資安韌性。
不只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計畫,另一個關鍵計畫是「健康臺灣深耕計畫」,內容橫跨4大範疇、18項目標。衛福部資訊處特別聚焦「導入智慧科技醫療」這一範疇,希望醫院能具備三大核心治理能力,包括資料治理、AI治理與資安治理。
資料治理:打好AI與資料共享的基礎
王美珠指出,醫療AI和跨院資料應用要發展,必須有高品質、結構化的資料支撐。因此,衛福部推動FHIR與TW Core作為國家標準,來建置「可交換、可模組化、可語意互通」的資料環境。
資料治理的實作重點包括:採用FHIR與TW Core IG實作指引、導入臨床品質語言(CQL)與臨床決策支援(CDS)應用、開發SMART on FHIR應用程式,以及導入臨床術語標準,如SNOMED CT(臨床術語)、LOINC(檢驗術語)、RxNorm(藥品資訊)等。
其中,CQL可以把原始醫療資料轉化成可規則化的應用邏輯;而SMART on FHIR結合FHIR標準與OAuth2、OpenID Connect等安全協定,讓資料共享更有效率又兼顧隱私。
王美珠說明,臺灣醫院一般採用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CD-10,但其分類顆粒度較粗,因此衛福部推動導入SNOMED CT,其組合數量雖是ICD-10的10倍,卻可以更精準分類臨床數據,後續也能提供更精準的資料分析結果。
衛福部還在今年3月上架臺灣醫療資訊標準大平臺網頁,持續推動醫療數據標準化與技術應用,讓醫療資料能無縫流通。
AI治理:落實負責任的AI
第二項治理能力是AI治理,也就是確保AI的使用「透明、可解釋、負責任」。
為此,衛福部推動成立「負責任AI執行中心」,不僅強化資安與隱私保護,也針對AI模型建立9項透明度與可解釋性分析機制,並推行AI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目前已有10家醫院獲補助成為負責任AI中心,如林口長庚、臺北榮總、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奇美醫院、聯新國際醫院等。
要成為負責任AI中心,醫院必須具備7項條件:
- 成立智慧醫療委員會制定智慧醫療落地實施管理辦法成立單一窗口,並建立標準化、電子化申請試用流程設計標準化審核表格建立網頁,供使用者即時查詢9大透明性內容登錄申報醫院實際使用的智慧醫療軟體、定期監測AI表現指標回報醫院已申報的智慧醫療軟體效益,如診斷正確率提升、處理時間縮短等
上述10家醫院也有落地負責任AI案例(如下圖)
.png)
王美珠透露,由於目前沒有額外經費補助,資訊處正研擬負責任AI中心認證標章機制。未來其他醫院若有意成為負責任AI中心,可待認證制度推出後再申請。
資安治理依等級分階強化防護
資安治理是衛福部資訊處看重的另一項核心治理能力。王美珠舉例,衛福部就針對申請補助計畫的醫院,列出必須通過的最低資安治理條件,比如針對資安法納管的醫學中心和CI醫院,以及非納管的區域/地區醫院和診所,就要求在申請計畫前,完成較容易或已經在實施的基礎項目。而較困難或目前沒有強制規定的項目,則屬於衛福部鼓勵精進項目,可以在補助計畫時實施,並持續管考。
所謂的基礎項目,涵蓋設置資安長(CISO)和資安專責人員、資通訊系統風險評估、加入衛福部H-ISAC、資安教育訓練等。而鼓勵精進項目則包括導入政府組態GCB、端點偵測及應變機制等。(如下圖)


(藍色部分為可以精進的項目)
最後,王美珠也預告,衛福部接下來將舉辦多場重要活動,包括11月17日-18日的三大AI中心健康福祉論壇、11月20日的三類中心國際研討會,以及12月5日的三家醫學中心資料中臺成果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