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DRP 2025-08-28 18:01 北京
记住三不原则,别让骗子偷走孩子的成长津贴!
“您好,这里是卫健委,您的3600元育儿补贴已到账,请点击链接申领!” 收到这样的短信,新手妈妈陈女士瞬间警觉,想起社区民警的提醒:“主动找你发补贴的,都是诈骗!”她果断删除了短信。
然而,骗局远不止于此。有人接到自称“人社厅”的电话,险些报出银行卡号;有人在妈妈群里随手扫了个“补贴二维码”,账户存款被洗劫一空。
这背后,是一张由信息泄露、精准定位和多渠道攻击编织的精密骗网。
一、骗子为何盯上育儿补贴?
骗子之所以能直呼其名、甚至报出您孩子的出生信息,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非法获取的个人数据。
政策窗口期被利用:2025年7月,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实施,规定对0-3岁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在官方线上渠道(8月31日前)尚未全面开通的“时间差”里,骗子们闻风而动,抢先布局。
黑灰产数据泄露:骗术的起点,始于您信息的泄露。在暗网等非法渠道,包含“母亲身份证、母亲姓名、联系电话、新生儿姓名、出生年月”等精准数据已被打包售卖。骗子手握这些信息,伪装成官方人员时足以以假乱真,让您瞬间放下防备。
二、诈骗套路再升级!4大渠道全解析
套路1:【短信轰炸】+ 钓鱼链接
这是最经典的套路。骗子冒充卫健委、财政局,发送含“3600元补贴待领取”“24小时失效”等字眼的短信,并附上高仿政府网站的钓鱼链接。
请注意:这些假冒网站域名会进行伪装,如将后缀 .gov.cn(真官网)篡改为 gov.com.cn 或 g0v.cn,一字之差,就是陷阱。
△图片来源:昭阳警方
套路2:【电话“客服”】+ 精准下套
“您好,是XX妈妈吗?这里是人社厅,看到您申请的育儿补贴还未到账,请提供卡号,我们后台为您查一下。”
特点:骗子能准确说出您的姓名,以“帮您解决问题”为由,表现得非常“热心”。当您稍有迟疑,他们就会催促您点击其随后发来的短信链接,或是在电话里直接套取银行卡号和验证码。
破绽:这类骗子往往口音不符、业务生疏,被多问几句就会支支吾吾,甚至慌乱挂断电话。反诈中心监测到此类通话后,可能会立即向您发送预警提醒。
套路3:【社群渗透】+ 病毒二维码
深夜或午休时段,在母婴群、业主群里突然出现这样的消息:
“@所有人《2025年度综合补贴》申领办理通知,育儿、社保、医保补贴已下发!(请于XX月XX日前认证,逾期作废)”
并附上一张二维码,引导您“扫码进入小程序自助申请”。
危险:这不仅是钓鱼陷阱,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更深的技术攻击。有骗子会先通过木马病毒远程控制某位群友的电脑或手机,再用其微信将诈骗信息发到群里,使其看起来像是来自“熟人”的分享,极具迷惑性。
△图片来源:网络
套路4:【连环设套】+ 盗空存款
无论入口是短信、电话还是二维码,最终目的都是引诱您进入以下三步,盗空您的存款:
第一步:诱导点击链接/扫码 → 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号、预留手机号。
第二步:以“验证身份”“授权到账”为名,索要您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实为转账授权码)。
第三步:要求您开启人脸识别或屏幕共享,一旦照做,您的账户将彻底暴露,瞬间完成盗刷。
钓鱼网站页面
三、牢记“三不三查”防骗口诀
✅ 三不原则
不点击:政府绝不会通过短信、微信链接发补贴!
不泄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人脸信息打死不说!
不交钱:凡收“手续费”“保证金”的都是骗子。
✅ 三查行动
查渠道:线上仅认准 支付宝/微信官方小程序、省级政务平台(8月下旬开放);线下到户籍地街道办办理。
支付宝搜索页面
微信搜索页面
查网址:政府网站域名必含 .gov.cn,其他一律拉黑。
查来源:拨打当地卫健委、街道办公开电话核验(骗子最怕你主动联系真部门)。
四、万一中招,紧急挽救3步走
立即冻结:拨打银行客服挂失银行卡;
修改密码:火速重置手机银行、支付软件密码;
果断报警:保留证据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
📌 关键提醒
“真补贴不怕晚,国家的承诺绝不漏发一人”
截至2025年8月28日,各地育儿补贴尚未开通线上申领!凡主动联系你的“工作人员”,都是披着羊皮的狼。
守住孩子的成长津贴,从记住这句话开始:
不贪快、不轻信、不转账,认准 “.gov.cn” 和 街道办窗口,才是领到3600元的正道!
提高警惕是最好的“防火墙”。与此同时,作为您的安全伙伴,我们也在背后默默努力。
目前,毒霸已经能够成功拦截最新的育儿补贴相关诈骗链接。未来我们也会持续关注,第一时间更新应对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