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10月27日 17:30
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题,尤其在“十五五”时期,这一主题得到了进一步聚焦和战略部署。通过“十四五”时期的实践,中国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了新突破,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在此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通过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因地制宜,并强调了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意义,旨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尤其在“十五五”时期被确立为战略重点,旨在通过持续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量质齐升,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文章通过“十四五”时期的实践,展示了中国在优化发展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方面的成就,以及科技创新在催生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核心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文章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并需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原则,科学理性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发展。

🌳 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文章指出,“十四五”时期前四年单位GDP能耗显著降低,清洁发电体系不断壮大,绿色转型步履坚实,体现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既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又在准确把握未来5年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部署了战略任务,对于我们继续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十四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中国经济在“量”上接连跨越新关口,在“质”上持续实现新突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十四五”时期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中,我们更能深刻理解为什么“十五五”时期要继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看发展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7万家增长至50多万家,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先进产业聚链成群,前沿领域加快孕育。

  看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科技创新不断催生、引领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看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十四五”时期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1.6%,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千瓦时电就有1千瓦时绿电……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履坚实。

  谋划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会把坚持高质量发展明确为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把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放在主要目标的首位。当前,无论是破解仍然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是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抑或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都要求我们必须继续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部署,必将科学指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塑造新优势。

  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具备一定禀赋条件,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要牢牢把握“因地制宜”的要求,科学理性、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防止一哄而上。

  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引领14亿多人整体迈入现代化,这是人类史上的罕见壮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新征程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我们一定能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202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人民日报评论员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hinese Modernization New Productive Forc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ople's Daily Commentato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