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10月27日 17:15
马拉松:从运动到昂贵身份象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马拉松在中国已从一项强调身体本能的运动,演变为一项高投入的消费行为,并逐渐形成一套新的“身份标识”系统。从装备的升级到稀缺参赛资格的争夺,马拉松参与者通过高昂的投入来构建和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赛事本身也成为城市推广的平台,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宣传效果。然而,这种“奔跑经济”也引发了对运动初衷的思考,即健康与自由是否被日益增长的消费和身份认同所裹挟。

🏅 **装备升级与身份象征:** 马拉松跑鞋、运动手表、压缩衣等专业装备已不再仅仅是运动器具,而是成为界定跑者身份和圈层的“硬核必需品”。一套价值过万的装备能帮助跑者被视为“圈内人”,这构成了参与这项运动的隐形门槛,完成了身份的初步包装。

🎟️ **稀缺名额与“名分”经济:** 热门马拉松赛事的一号难求催生了“名额经济”,中签本身成为一种可炫耀的社会资本。高溢价购买的不仅是参赛权,更是一份参与者的“名分”,完赛成绩和参赛履历(如破三、拥有波马经历)进一步提升了这一身份货币的价值。

📈 **城市形象推广与经济效益:** 马拉松赛事成为城市塑造形象、拉动消费的有效平台。大型马拉松能够显著带动城市消费,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并成为高效的宣传工具,通过立体化传播矩阵提升城市知名度。

🤔 **运动初衷的回归:** 随着奔跑被赋予越来越多的金钱和身份标签,文章引发思考:在消费和身份认同的裹挟下,参与者是否还能真正追求健康与自由的个体价值,而非仅仅成为一场场“氪金游戏”的参与者。

文 | 日晞野望,作者|咸闲

奔跑比赛,慢慢地成为了一项昂贵的投资!

在当今的社交时间线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中产生活印记。

它并非精致的漂亮饭打卡,而是一场场在城市街道与山野赛道上奔跑的马拉松。

马拉松,这一强调身体本能的运动,却逐渐演变为了一场高投入的消费行为。

但在这一领域下,一套新的“身份标识”系统也在逐渐形成。

近年来,从北上广深到小县城,各种马拉松赛事热潮已席卷全国,早已成为了独特的城市现象与消费景观。

2025年,西安马拉松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3.8万人;黄河口(东营)马拉松吸引了近3.5万名选手;而乌鲁木齐马拉松虽仅从2.8万余名报名者中抽签选出1.4万人参赛,但其疆外选手占比高达57.3%,普通人想要参加一场马拉松比中彩票还要难上加难。

马拉松,这项以最原始的奔跑作为载体的运动,当它的附加值变得越来越重时,这一项现象级的全民运动为何被炒得越来越贵?又有什么样的自身价值?

新的身份货币

奔跑被标了价,跑场却逐渐地变成了‘秀场’。

为了这张身份标签,选手们跑了多少公里的成绩本身不足为奇,在人们眼中更重要的,是那些可见的、可量化的、可被社交网络识别的装备符号与名额资本。

装备,这是马拉松比赛中选手们最硬核的必需品。

例如,跑鞋变得不再是奔跑的器具,而是选手之间的身份圈层界定线。入门级选手往往在多个品牌之间不断尝试,而专业级选手就很不一样。

对于任意一种比赛来说,选手所配备的装备越好,少不了的就是证明自己“我认真对待这项比赛”的身份声明,马拉松也毫不例外。

一些专业的马拉松跑步团,穿着顶级碳板跑鞋是无形的准入证,随之配套的压缩衣、运动手表、能量胶,每一样都是明码标价的专业度与投入程度。

在购买平台,可以发现一双跑鞋价格平均都在400-3000甚至更高,而一只运动表大约在1000-5000元左右,经计算,当一位中产选手想要参加一项马拉松比赛,在装备上最少花费3000元。

一位资深跑者却坦言说:“当你全套装备价值超过两万元时,你才自然而然的被视为‘圈内人’。

这套高昂装备消耗,就这样在附属上共同构成了参与这项运动的隐形门槛,也完成了身份的初步包装。

图片来源:淘宝界面

但想要身份的真正形成,有着最大的一项困难。

比装备更高级的货币,是稀缺的参赛资格与数据。热门赛事一签难求,使得中签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可以炫耀的社会资本。

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北京马拉松中签”截图所获得的赞誉,有时甚至多于去真正参赛后完赛本身。

这份稀缺催生了火爆的“名额经济”,人们开始疯狂的想要获得一次参与的机会,如若是一场含金量较高、门槛更高的比赛,那可谓是以雷霆之势互相夺取。

随着组织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以及部分赛事相关补贴收入和赞助商投入的减少,一些赛事的报名费有所上涨

曾经,一场无锡马拉松名额在二手平台被炒至近三千元,其溢价购买的不是简单的参赛权,而是一份马拉松参与者的”名分“!

而其中,完赛成绩与参赛履历也逐步形成了这一身份货币的升值部分。

破三(三小时内完成全马)、拥有波马(波士顿马拉松,以高门槛资格赛闻名)参赛经历,已成为跑圈内有名的徽章。

这些成就被郑重地写入社交媒体的个人简介,它们在证明运动能力的同时,也无声地宣告着持有者的自律、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

奔跑,由此从身体的苦修,异化为一份不断更新的、行走的高身份圈层证明。

自由奔跑有了经济账

正是这样强身健体的奔跑被套上了一件又一件金钱与身份标签外衣时,除了存在一张张选手本身经济‘账单’,还有这它所带来的自身效益‘账单’。

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城市都想通过马拉松这项运动赛事,来塑造自己城市的形象。

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他们很喜欢这样高回报的模式,一场大型马拉松能显著拉动城市消费。

例如,2024年无锡马拉松直接撬动了2.8亿元的经济效益。

而2025年兰州马拉松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更是高达6.64亿元,其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也达到了8.64亿元。

一场马拉松也像贵州榕江村超一样,成为了高效的宣传平台,2025年兰州马拉松通过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各直播平台观众累计突破1.38亿人次,微博、抖音等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近20亿次,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覆盖全国的城市形象宣传。

为了在众多赛事中脱颖而出,马拉松也开始纷纷下沉,无论是大小城市,纷纷亮出绝活。

顺德半程马拉松精心设计赛道,串联起智造元素、河堤景观和“千年花乡”的芬芳;揭阳马拉松则让跑者们在英歌舞、潮剧等40多个非遗展演中奔跑,并用40多种本土风味轮番“投喂”,打造了一个流动的城市文化展厅,都为城市出圈拼尽全力。

马拉松的赛道,展现出当下社会中产阶层们的消费图景与生活方式。

它既是城市的一场盛大广告,也是跑者的一种身份消费,更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经济链条。

当发令枪响,奔跑其上的,追求的应该是健康与自由的个体,而不是被一场场氪金游戏裹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马拉松 中产消费 身份象征 跑步经济 城市营销 Marathon Middle-class Consumption Status Symbol Running Economy Urban Market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