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月27日 15:32
中国北极科考队顺利返航,“奋斗者”号完成多次深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据央视新闻报道,由自然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北极载人深潜科考队已顺利返回。“探索三号”母船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北极完成了43个潜次作业,并与“蛟龙”号实现了水下联合作业,创新了我国双载人潜水器协同作业模式。此次科考历时56天,在海冰覆盖率高的中央海盆进行了国际首次加克洋中脊的载人深潜科考,最大下潜深度达5277米。科考队成功采集了多种珍贵样品,为深入研究北极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撑。此次任务还开创了密集冰区“船潜协同”的新模式,使中国成为目前唯一在北极密集海冰区进行连续载人深潜的国家。

🚀 “奋斗者”号在北极完成43次深潜作业,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深海载人潜水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作业能力。

🧊 我国首次在北极冰区实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下潜,并与“奋斗者”号成功进行水下协同作业,标志着我国在极地深海科考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 科考队在海冰覆盖率超过80%的中央海盆成功进行了国际首次加克洋中脊的载人深潜科考,并在5277米深处作业,采集了宝贵的科研样品和数据,为研究北极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 本次科考创新了在密集冰区进行“船潜协同”的移动式冰潜新模式,这使得我国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能在北极密集海冰区进行连续载人深潜的国家,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极地科考领域的领先地位。

IT之家 10 月 27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由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执行北极载人深潜任务的科考队顺利返回。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际首艘具破冰能力的载人深潜作业母船“探索三号”,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北极共完成了 43 个潜次作业任务。“奋斗者”号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水下联合作业,创新了我国双载人潜水器水下协同作业模式。

北极载人深潜科考队于今年 7 月 22 日从三亚出发,会同“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共赴北冰洋海域执行深潜任务。其间,科考队在北冰洋作业 56 天,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考察和试验,“奋斗者”号完成 43 个潜次作业任务。同时,“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完成了我国首次北极冰区下潜,并与“奋斗者”号进行了水下协同作业。在海冰覆盖率大于 80% 的中央海盆,科考队进行了国际上首次加克洋中脊的载人深潜科考,最大下潜深度 5277 米。

本航次开创了在密集冰区“船潜协同”的移动式冰潜新模式,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北极密集海冰区进行连续载人深潜的国家。科考队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水体、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品,获得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将为深入研究北极气候快速变化等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IT之家注:“蛟龙”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7000 米级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超 300 次。今年 3 月,“蛟龙”号完成电源动力、推进、液压、电气、观通等关键部件升级换装,升级后配装的推进器桨叶从 3 片变成了 4 片。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动力,让“蛟龙号”速度由原来每小时 2.5 海里提升到 3 海里以上,并实现装备国产化。

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 15 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由“雪龙 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

IT之家查询获悉,执行此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的 4 艘船中,“极地号“探索三号”均由中船集团所属广船国际建造。其中“极地号”破冰调查船由七〇八所设计、广船国际建造;“探索三号”由广船国际自主研发设计并完成建造,是我国首艘具有覆盖全球深远海(含极区)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北极科考 奋斗者号 蛟龙号 深海潜水 极地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