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10月27日 15:10
最低工资普涨,谁能从中受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全国多地最低工资标准普遍上涨,部分省份涨幅超10%,迈上2000元大关。上海、北京等东部经济强省领跑,而江西等中部省份也在积极调整中。此次普涨是响应国家号召,旨在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推动居民增收。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低工资的提升不仅关乎弱势群体,还影响失业金、病假工资等标准,并有望带动整体工资水平的传导效应。这轮“涨工资”浪潮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扩大消费、刺激生育、打破通缩、重塑预期乃至长远发展紧密相关,标志着从“投资于物”到“投资于人”的重大转变。

⬆️ **最低工资标准普遍提高,迈上新台阶:** 全国各省份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均已超过2000元,且普遍上涨,多省涨幅超过10%,与国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一致。东部经济大省如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处于领先地位,而中部省份如江西也在积极调整中,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体现了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调整策略。

📈 **“涨工资”上升为国家战略,多重目标驱动:** 此次最低工资的普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国家层面推动居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现。密集出台的文件和政策信号表明,提高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扩大消费、刺激生育、打破通缩、重塑经济预期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政策重点从以往的简单发券促消费,转向以“增收”为根本支撑,标志着经济政策的重心转移。

💡 **最低工资普涨的深远影响与潜在效应:**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不仅仅关乎低收入群体,它还作为失业保险金、病假工资、工资指导线等一系列相关标准的“下限”,具有广泛的传导作用。其“抬底”效应有望逐步向上层传导,惠及更广泛的劳动者群体,有助于形成更健康的收入分配格局,并为消费意愿的提升和经济内循环的畅通奠定基础,是“投资于人”战略的开端。

凯风 2025-10-27 13:55 北京

钛度要点:谁最受益?

谁最受益?

涨工资,开始落地。 

01

最低工资标准,全面普涨。

近日,人社部发布最新各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各省“第一档”最低工资,首次全面站上2000元大关。

与去年相比,最低工资迎来普遍上涨,多省涨幅超过10%,与高层关于“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虽然集体上调,但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成本有别,最低工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即使一省之内,也按照城市发展形势,分出一二三四档,第一档涵盖省会和经济强市。

从“第一档”来看,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位居前列。

上海以2740元蝉联榜首,北京、天津、广东均超2500元,江苏、浙江为2490元,山东为2400元。

这7个省份均为东部经济大省,既是人均GDP最高的省份,也是财政转移支付的净贡献者。

与之对比,全国还有6省最低工资不足2100元,包括甘肃、青海、新疆、黑龙江、江西、海南。

令人意外的是,“垫底”的不是人均GDP倒数第一的甘肃,而是中部的江西。

其实,这是统计时差所致。

江西最低工资标准仍停留于2024年,今年最新版本正在征求意见。

根据意见稿,江西一类区域最低工资将由2000元调整到2240元,将于12月初开始实施。

可见,江西最低工资涨幅也超10%,处于中游水平,与其经济实力相称。 

02

最低工资,为何突然大范围上涨?

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发文强调,“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就在年初,国家发改委在相关报告中明确,“适当加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

根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2年左右调整一次。

然而,个别省份已经连续3-4年未有动作,最低工资仍停留于几年前水平。

事实上,这一轮要调整的不只是最低工资标准,还有更广义的“涨工资”。

今年5月,中办、国办在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文件提出,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此前,中办、国办印发促消费文件,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置于各大政策之首。

在年初的国常会上,明确提及“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层级之高、文件之密集、定调之鲜明,足见“涨工资”已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

之所以聚焦于工资,是因为在我国,工资性收入占居民收入60%左右,是绝大多数人唯一收入来源。

当然,工资不是想涨就能涨。

政策能决定的只是最低工资,给出的只是建议性的工资指导线。

对于普通人来说,工资能否上涨,取决于供求关系,更取决于经济形势和宏观大环境。

即使如此,最低工资普涨,仍然释放出难得的积极信号。

毕竟,最低工资,不只与弱势群体有关,还关乎失业保险金、病假工资、工资指导线等标准的制定。

更关键的是,“下限”抬升,有望形成逐级传导效应,对于所有劳动者都不是坏事。

03

“涨工资”,为何越来越重要了?

长期以来,“涨工资”被视为企业与个体之事,对于个人当然很重要。

今年一系列文件出台,标志着“涨工资”,已上升到国之大事、民之大事的高度。

“涨工资”关乎的不只是民生,更是扩大消费、刺激生育、打破通缩、重塑预期乃至长远发展的大局。

这从顶层文件的涵盖范围就可见一斑:“改善民生”、“提振消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没有收入增长作为根本支撑,提振消费、刺激内需就无从着手。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今年从上到下的促消费文件,不再简单着眼于发券,而将“增收”放在于首位。

生育同样受到“收入预期”与“养育成本”的双重拉扯,增收与减负缺一不可。

更为可喜的变化是,今年9月,倡议多年的育儿补贴终于落地,直达个人账户。

用官方的话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真金白银,意义不容低估。

其实,涨工资不局限于直接增收,减负本身也是增收。 

提高农民的养老金、减轻中产的个税负担、推进学前教育免费……都可视为广义上的“涨工资”。

只要收入能保持增长,每个人都有对于未来的增长预期,消费意愿的提升、生产-消费循环的畅通都不在话下。

从“投资于物“到”投资于人”,这场大变局才刚刚开始。

本文授权转载自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文 | 凯风

热点视频推荐

美财长贝森特:美方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的关税。

点赞关注钛媒体视频号,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请大家动动手指,为钛媒体点亮“星标”吧!

巴伦中文网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

更是价值的联结者

加入我们,与智者同行

成为会员了解最新投资动向

我知道你在看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最低工资 工资上涨 居民增收 经济发展 消费提振 Minimum Wage Wage Increase Income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umption Boos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