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10月27日 05:52
JWST发现异常碳行星挑战行星形成模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一颗位于黑寡妇脉冲星系统中的异常行星PSR J2322-2650b,其大气几乎完全由碳构成,与现有行星形成模型相悖。该行星由脉冲星剥离伴星物质形成,但JWST光谱数据显示其碳氧比和碳氮比远超预期,且观测到西风现象。这一发现可能促使科学理论转变,为理解极端行星环境提供新视角。

🔭 这颗异常行星PSR J2322-2650b位于黑寡妇脉冲星系统,由脉冲星剥离伴星物质形成,其轨道周期仅7.8小时,呈现出潮汐锁定状态。

🌫️ JWST光谱数据显示该行星大气几乎完全由碳构成,以分子三碳(C3)和二碳(C2)形式存在,碳氧(C/O)比超过100,碳氮(C/N)比超过10000,远超地球的C/O(约0.01)与C/N(40)。

🌪️ 尽管部分物理特性符合模型,如观测到高速自转行星应产生的西风现象,但其极端的碳含量完全出乎科学家预料,现有行星形成模型无法解释。

🔥 该行星白昼面温度超过2000℃,呈现明显化学特征,夜间面可能覆盖黑色烟尘,显示其极端环境与预期形成过程相悖。

💡 这一发现可能促使科学理论转变,为理解极端行星环境提供新视角,表明科学进步往往源自无法被当前认知框架解释的数据。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近日发现了一颗“几乎完全由碳组成”的异常行星,这一发现对现有的行星形成模型提出了挑战。据报道,科学进步往往源自那些无法被当前认知框架解释的数据,而这次的研究便可能成为一个促使科学理论转变的新契机。

本次发现的行星位于一个罕见的“黑寡妇”脉冲星系统内,其母星PSR J2322-2650是一颗通过吸取伴星物质而释放强大能量的毫秒脉冲星。在此过程中,脉冲星以强大的引力和辐射剥离伴星的外层,使得原始伴星最终变成一个高温、致密、类似木星大小的残骸。最新研究显示,该残骸行星(PSR J2322-2650b)围绕脉冲星公转,轨道周期只有7.8小时。

JWST的光谱数据揭示,这颗行星的大气并非如预期般以氦为主,而是几乎全部由碳构成,以分子三碳(C3)和二碳(C2)等形式存在。这类高含量的碳分子此前主要见于彗星尾部或地球上的火焰中,在行星大气中如此普遍尚属首次。在这颗潮汐锁定行星上,白昼面始终朝向脉冲星,温度极高(超过2000℃),并呈现出明显的化学特征,而夜间面几乎没有特征,科学家推测可能覆盖着黑色烟尘。

据分析,该行星的碳氧(C/O)比超过100,碳氮(C/N)比超过10000——远高于地球的C/O(约0.01)与C/N(40),显示其碳含量极高。如此丰富的碳大气与黑寡妇系统预期的形成过程相悖:按照模型,大气的外层应被母星吸收或辐射烧蚀,导致碳含量不应如此之高。尽管有理论认为类似现象可由“双碳星”白矮星并合产生,但也无法解释其极端的C/O比例。

此外,JWST还首次观测到科学模型预测的西风现象:高速自转行星应产生强劲西风,实际观测发现该行星最热点位于中心以西约12度,验证了这一理论。尽管部分物理特性符合模型,碳异常却是完全出乎科学家预料的谜团。

编译自/ScitechDaily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异常行星 碳行星 黑寡妇脉冲星 行星形成模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