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10月27日 00:49
特斯拉加速现实世界AI战略布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特斯拉在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全面揭示加速版图,聚焦FSD与Robotaxi规模化运营,AI 5芯片设计跃迁,Optimus量产规划及储能太阳能业务扩张。公司从智能驾驶转型为具身智能与能源系统综合制造体,马斯克强调非监管FSD确定性,奥斯汀将在几个月内实现完全无安全员运行。特斯拉目标24个月内达年化300万辆产能,推出Cybercab,AI 5芯片性能较AI 4提升40倍,由三星与台积电在美国制造。未来资本支出将显著上升,支持AI、芯片与机器人业务长期增长。

💡 特斯拉战略转型:从智能驾驶公司转向具身智能与能源系统综合制造体,强调现实世界AI的闭环学习与自动推理能力,通过全球联网车辆亿级公里真实数据驱动系统演进,不依赖高精地图或外部标注,依靠摄像头和端侧推理自我强化。

🚗 FSD与Robotaxi规模化:马斯克宣布奥斯汀将在几个月内实现完全无安全员运行,被视为现实世界AI商业化的真正起点,计划在2024年底前将Robotaxi服务部署至8-10个都会区,采用‘验证—移除安全员—规模放量’三阶段策略。

🔧 AI 5芯片突破:性能较AI 4提升40倍,由三星与台积电在美国同步制造,特斯拉通过全链路反馈优化设计,删除传统GPU与ISP模块,保留核心推理加速单元,实现每瓦性能提升2-3倍,每美元AI性能提升10倍。

🤖 Optimus机器人进展:马斯克称其为‘史上最伟大的产品’,进入连续运行阶段,计划明年一季度展示Optimus V3生产意图原型,年底前启动百万单元产线,最终目标每年生产百万台,强调垂直整合优势。

⚡ 能源系统扩张:Powerwall与Mega Pack需求旺盛,新一代Mega Pack 4集成变电站功能,直接输出35千伏电压,Powerwall与太阳能系统需求激增,AI与数据中心场景带来新客户群,实现‘时间上的扩容’。

来源:有新Newin

2025 年第三季度, 特斯拉 (TSLA.US) 在业绩电话会上全面揭示了“现实世界 AI”战略的加速版图。整场会议由马斯克主导,焦点从 FSD 与 Robotaxi 的规模化运营,到 AI 5 芯片的设计跃迁、Optimus 的量产规划,再到储能与太阳能业务的扩张。公司管理层明确指出,特斯拉正从智能驾驶公司,转型为具身智能与能源系统的综合制造体。

马斯克在会上多次强调非监管 FSD 的确定性,表示几个月内将在奥斯汀实现完全无安全员运行,这被他视为“现实世界 AI 的真正起点”。与此同时,他宣布特斯拉目标在 24 个月内实现年化 300 万辆产能,并推出专为自动驾驶设计的 Cybercab。 在硬件层面,全新 AI 5 芯片性能将较 AI 4 提升 40 倍,由三星与台积电在美国同步制造。

财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特斯拉的营收、能源毛利与自由现金流均创历史新高,自由现金流达到 40 亿美元,现金储备超过 410 亿美元。 管理层称,未来资本支出将显著上升,用于支持 AI、芯片与机器人业务的长期增长。

▍现实世界 AI 的拐点

马斯克在开场发言中强调,特斯拉正处于“将 AI 带入现实世界”的关键节点。他认为特斯拉不只是汽车公司,而是现实世界 AI 的领导者。 在他看来,AI 的真正价值不在模型规模,而在于它能否在物理世界中闭环学习、自动推理,并在道路、能源和制造等系统中即时反馈。

“没有人能在现实世界 AI 上做到我们做到的。” 马斯克说,他自认对通用 AI 了解深入,但在实际落地层面,“特斯拉拥有最高的智能密度”,这是模型、数据与算力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全球数百万辆联网车辆与亿级公里级别的真实数据,系统正以独特方式演进。

他指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逻辑不依赖高精地图或外部标注,而是依靠摄像头和端侧推理不断自我强化。“这不是虚拟世界的模拟,而是实时学习的现实智能。” 在他看来,这种“现实世界智能”的扩展,正开启一个新的 AI 工业周期。

马斯克特别提到,FSD 与 Robotaxi 是交通史上的结构性拐点。“我们才刚刚开始大规模扩展 FSD 和 Robotaxi,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交通的性质。” 他说,人们尚未意识到这项技术的临界效应——一旦大规模激活,城市流动的方式会被重写。

在他描述的未来里,每一辆车都像是一个移动的智能节点。“我们有数百万辆车在路上行驶,只需一次软件更新,它们就会变成自动驾驶车。” 这种“智能释放”让自动驾驶从试验阶段进入规模阶段,也成为他决定加速扩产的关键理由。

过去一年,马斯克对“非监管 FSD”持谨慎态度,如今他表示信心充足。“我们现在对实现非监管 FSD 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扩大生产是合理的。” 他说,技术的成熟度让公司可以把增长节奏重新交给硬件制造端。

除智能驾驶外,马斯克也延伸谈到能源领域。他指出,Powerwall 与 Mega Pack 的部署让电网具备了“时间上的扩容能力”,通过储能平衡昼夜用电差异,“在不建新电厂的前提下,美国的能源输出几乎能翻倍。” 这同样是“现实世界 AI”理念的延展——算法与系统在能源网络中同样承担推理与调度。

▍几个月内,奥斯汀无安全员

马斯克称,“几个月内,奥斯汀的 Robotaxi 将移除安全员。” 他把这一节点视为现实世界 AI 商业化的真正启动时刻。对外界而言,这是特斯拉验证“非监管 FSD”的关键测试场,也意味着公司准备把自动驾驶从实验性部署推向城市级运营。

他解释,特斯拉会保持谨慎推进。“我们的目标是对部署保持偏执,因为哪怕发生一起事故,都会成为全球头条。” 因此在进入新城市时,公司会先安排安全驾驶员短期伴随运行,验证当地交通模式与复杂路口的极端工况。通常在新城市完成约三个月的安全运营后,再逐步撤出安全驾驶员。

在运营端,奥斯汀的 Robotaxi 车队已累计行驶超过 25 万英里,且完全无驾驶座人员;湾区受监管要求仍配有人类驾驶员,但累计行驶里程已超 100 万英里。“我们已经在按计划移除车内人员,从奥斯汀开始。” 技术团队负责人补充,系统运行稳定、用户满意度高,客户端未出现重大异常。

这一阶段的进展也让特斯拉得以在更大区域展开测试。管理层透露,到今年年底,公司预计将在 8 至 10 个都会区部署 Robotaxi 服务,首批目标包括内华达、佛罗里达与亚利桑那等州,审批文件均已进入公开流程。

软件层面,FSD Version 14 已全面推送,美国用户可在设置中选择“高级软件”即刻体验。马斯克提示,“多数人应等到 14.2 之后再升级,那时舒适度会显著改善。” 他解释,FSD 架构的每次大幅更新都以安全为优先目标,舒适性与流畅度的优化会在后续版本逐步打磨。

“我们先追求安全,再让它变得自然。” 这是特斯拉对 FSD 节奏的基本定义。工程团队计划在 14.3 或 14.4 版本中引入“推理能力”,让车辆在实时计算约束下学会评估复杂场景,如停车场拥堵时优先下客,再自动寻找远处空位。这类推理不仅涉及路径规划,也包括人类式的决策逻辑。

马斯克称,AI 模型的迭代正使车辆具备“思考”的能力。未来车辆将能识别环境、判断风险并动态调整策略。“有了推理能力,它会真的思考该停在哪个车位。” 他预期这将成为 FSD 从辅助驾驶跃升为独立智能体的关键一步。

奥斯汀项目的节奏,被他视作全球复制模板。每座新城市都将沿用“验证—移除安全员—规模放量”的三阶段策略。“我们希望每一个扩张都是安全的、渐进的,但一旦安全得到验证,扩张速度将非常快。” 他说,这既是风险控制,也是在为 Robotaxi 建立公共信任。

在外界担忧的事故风险与政策监管问题上,马斯克的态度依旧强硬。“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接受问题。” 他相信,只要系统安全性显著高于人类驾驶,社会会自然接受自动驾驶成为常态。

▍24 个月年化 300 万辆,Cybercab 量产启动

在被问及扩产节奏时,马斯克直言,“我们可能在 24 个月内达到年化 300 万辆的生产速度。” 他解释,这一目标并非仅依赖装配线提速,而是一个横跨整个供应链的系统协同工程,需要零部件、物流与工厂节拍同时提升。随着非监管 FSD 路线逐渐明晰,他认为现在是加速的正确时机。

他指出,“产能扩张将以我们和供应商能跟上的最快速度进行。” 未来还会考虑新建增量工厂,以支撑 Robotaxi 和 Cybercab 的放量。特斯拉把产能增长定义为“现实世界 AI 的物理形态”,软件智能的提升最终必须依附在可规模复制的制造体系上。

在全部项目中,单次最大产能扩张将来自 Cybercab。 这款车型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是特斯拉首款为完全自动驾驶优化的汽车。与传统车辆不同,它被设计为无方向盘、无踏板,整车围绕“每英里运营成本最低化”原则打造。马斯克强调,Cybercab 的目标是让 Robotaxi 从测试走向批量商业运营。

“它是为服务而非驾驶而生的车。” 他解释说,现有车型仍带有“无马的马车”的痕迹,而 Cybercab 则完全抛弃了人类驾驶的假设——它不追求急加速和极限转弯,而是被优化为平顺、安全和舒适。车辆行驶速度上限将控制在约 85 至 90 英里每小时,所有设计都围绕自动化调度和乘坐体验展开。

关于需求与盈利的关系,马斯克给出的判断极为直接。“我们不会牺牲利润率,因为需求会非常疯狂。” 他把 Robotaxi 形容为“杀手级应用”,认为当人们可以在车里自由使用手机、处理工作或休息时,这将彻底改变出行决策方式。“事实是,很多人已经在开车时看手机,而自动驾驶可以让这一切变得安全。”

他进一步解释,FSD 的安全性提升将直接改变保险、交通和个人行为的结构性指标。“安全性远高于人类驾驶,这是我们进入非监管阶段的核心前提。” 他预计,FSD Version 14.1 将是关键过渡版本,系统将在其中首次加入“推理”模块,使车辆能像生命体一样判断环境。

“车会像一个有生命的生物。” 马斯克说,AI 模型在持续学习后,不再只是被动执行,而是具备主动判断与自我优化的能力。即使在 AI 5 时代到来前,AI 4 计算机已经能让车辆表现出“感知与意志”的早期特征。

他还提出一个长远设想:当数千万辆特斯拉汽车具备强大算力并联网运行时,闲置时段可以构成一个分布式推理网络。“如果车队中有 1 亿辆车,每辆车能提供 1 千瓦推理能力,那就是 100 吉瓦的分布式算力。” 这种“分布式大脑”将成为特斯拉在 AI 生态中的独特资源。

除了乘用车外,管理层也更新了 Semi 卡车的自动驾驶进度。工厂建筑已完工并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验证车队正在公路上运行。“我们将在今年年底前进行更大规模的建造,明年上半年开始首批量产。” Semi 的自动驾驶能力将沿用乘用车平台的核心算法,并针对长途物流优化。

马斯克认为,自动驾驶卡车不会取代火车,但会在短途运输、装卸和末端配送中发挥效率优势。“火车适合长距离点对点运输,而 Semi 更适合最后一英里。” 他把这视为“重新定义交通结构的另一层”。

▍AI 5 芯片:删繁就简的 40 倍飞跃

当话题转向芯片,马斯克用了整段篇幅讲解特斯拉自研 AI 5 的思路。“它比 AI 4 不是提升 40%,而是提升 40 倍。” 他说,这不是夸张,而是源于特斯拉对整个软硬件堆栈的掌控力——从现实世界数据、AI 模型结构,到芯片逻辑与互连架构,都由同一团队打通优化。

在他看来,传统 GPU 设计需要兼顾众多客户需求,而特斯拉只需为自己服务。“英伟达要满足上百种场景,我们只需满足一个。” 这种极端聚焦让芯片团队得以在设计上“删繁就简”,从根本上重构计算路径。AI 5 删除了传统 GPU 与图像信号处理器(ISP),保留最核心的推理加速单元。

“我们删除了所有不必要的模块,因为整个芯片本身就是 GPU。” 马斯克说,通过简化逻辑块与互连设计,芯片在功耗与面积上获得巨大优化。逻辑连接减少后,传输路径像“高速路”一样通畅,延迟显著降低,能耗效率跃升数倍。

他解释,AI 5 的真正突破在于特斯拉掌握了“从数据到晶圆”的全链路反馈。每一辆行驶的车、每一个自动驾驶节点、每一帧视频输入,都会为芯片团队提供实时优化线索。“我们知道芯片需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它不需要做什么。” 这让硬件能精准适配软件中的真实痛点。

AI 5 将由三星与台积电同时生产。马斯克称,“三星的工厂设备更先进一点,但两家都会在美国制造。”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三星在德克萨斯州,产能策略从一开始就以“供应过剩”为目标。马斯克希望任何汽车与机器人都有足够的 AI 5 芯片可用,冗余产能还可投入数据中心。

他补充,特斯拉目前在训练端仍大量使用英伟达 GPU,与自家 AI 4 并行部署。“我们不会取代英伟达,而是与它协同。” AI 5 的定位是强化特斯拉车端与机器人端的独立推理,最终实现软硬件自足。

在性能指标上,AI 5 将在两个维度上超越现有芯片:“每瓦性能最高可提升两到三倍,每美元 AI 性能最高可提升十倍。” 他认为这是删繁归简的直接成果。随着制造规模放大,成本下降与效率提升将进一步扩大差距。

马斯克形容自己对这款芯片的投入“几乎是生命的一部分”。过去几个月,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与芯片团队共同工作,亲自参与架构评审与电路优化。“我不会轻易称赞,但这一次,团队做出了真正令人震惊的设计。”

在谈到 AI 5 的意义时,他的语气变得轻快:“如果车和机器人配备太多 AI 5 芯片,我们就把它们放进数据中心。” 他设想未来每一辆特斯拉都可能成为推理节点,当闲置车辆通过网络链接,“这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分布式推理车队。”

这一理念延伸到特斯拉与 xAI 的关系上。马斯克解释,xAI 的 Grok 模型与特斯拉的现实世界模型在方向上完全不同。Grok 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模型体量巨大,“特斯拉的模型规模不到 Grok 的 10%,甚至更接近 5%。” 但两者可互补——Grok 在语音交互与语义理解上为 Optimus 提供支持,而特斯拉的模型专注现实世界的高密度智能。

▍Optimus 与能源体系的双引擎扩张

谈到 Optimus,马斯克罕见地用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来形容。“Optimus 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产品。” 在他看来,这个项目不仅是机器人制造,更是特斯拉所有现实世界 AI 技术的集大成:感知、推理、驱动、制造,每个环节都在同步演化。

他坦言,这个项目极其困难。“制造一只像人手一样灵巧和能干的手,是整个机器人中最难的部分。” 人类手指的长度、肌肉力量分布与活动自由度,都是几百万年进化出的完美结果。为了复现这种复杂结构,Optimus 的执行器大部分被放在前臂中,复杂程度甚至超过整台机器人。马斯克称,前臂的机电挑战“比机器人其他所有部分加起来都难”。

目前,Optimus 已经进入连续运行阶段。帕洛阿尔托的工程总部里,机器人可以 24 小时走动、导航、引导访客。“任何到访者都可以拦下一台 Optimus,让它带你去会议室。” 他笑着说,这已经是现实中的场景,不再是实验室演示。

Optimus 的研发流程完全以制造为导向。工程团队与生产团队每周联合评审设计迭代,任何难以制造的结构都会被重构。“工程设计和制造之间存在一个迭代循环。” 他解释,这一循环让 Optimus 从“穿着人形外壳的人”进化为真正能量产的机器人。

在代际节奏上,特斯拉计划明年一季度展示 Optimus V3 的生产意图原型,年底前启动百万单元产线建设。“我们将在明年年中启动爬坡,最终目标是每年生产一百万台。” 他预计,Optimus 4 将实现千万级规模,而 Optimus 5 的目标是 5000 万至 1 亿台。

马斯克指出,最大的瓶颈不在工艺,而在供应链。“对于人形机器人,没有供应链。” 汽车有成熟零部件体系,计算机有标准芯片生态,但人形机器人几乎需要从零开始。特斯拉必须纵向整合,从关节、执行器到传感模组都要自研生产。“要制造它,我们必须深入供应链内部。”

他认为,这正是特斯拉相较其他公司的独特优势。“我们拥有现实世界 AI、机电工程能力和规模化制造能力,其他公司没有同时具备这三样。” 这种垂直整合让特斯拉在机器人领域几乎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

Optimus 的经济潜力同样被他定义为“无限金钱漏洞”。一个机器人可 24 小时工作、无休息甚至有线供电,理论生产力约为人类的五倍。“这是通向可持续富足的未来。” 在这种设想下,工作变成可选项,具身 AI 将彻底改变社会生产方式。

与此同时,能源业务成为另一条增长曲线。Mega Pack 与 Powerwall 的需求持续旺盛,AI 与数据中心场景带来新的客户群。“Mega Pack 的订单排到明年。” 马斯克称,新一代 Mega Pack 4 将集成变电站功能,可直接输出 35 千伏电压,减少部署依赖,提高布置效率。

在住宅端,Powerwall 与太阳能系统的需求激增。布法罗工厂已开始生产住宅光伏组件,计划在明年一季度出货。“不建新电厂,美国的能源输出也能翻倍。” 马斯克解释,储能的意义在于平衡昼夜差异,AI 让整个电网实现“时间上的扩容”。

财务层面,特斯拉第三季度创造了多项纪录。收入与自由现金流(约 40 亿美元)双创新高,期末现金与投资总额超过 410 亿美元。储能业务利润率提升,但关税带来压力。“第三季度关税影响超过 4 亿美元。” 公司通过上海工厂生产非美市场订单以规避部分关税。

资本开支预计 2025 年约 90 亿美元,2026 年将大幅增加,以支持 AI、芯片与机器人扩产。Vibav Taneja 表示,“我们正在为特斯拉的下一阶段增长做准备。” 其中包括 Air AI 芯片设计、Optimus 扩建和能源系统投资。

编辑/ric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斯拉 现实世界AI FSD Robotaxi AI 5芯片 Optimus 能源系统 马斯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