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头条 10月27日 00:07
科技体制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十四五期间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0。这得益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持续加大的科研投入,尤其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48%,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未来将聚焦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青年人才评价体系,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形成全社会投入格局,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显著提升国家创新能力,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高效转化。

💡 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2024年达3.6万亿元,其中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43万亿元,研发强度3.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未来将重点推进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并实现技术领跑。

👩‍🔬 优化科研人才评价体系,尤其关注青年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保障其待遇并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动力。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促进体制内外科研力量的融合与活力提升。

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重要保障作用,也要充分激励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让各种力量充分涌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其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

“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科技实力快速提升的推动力一方面来自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来自持续加大的科研投入。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体制改革催生的活力是促进投入增加、取得更多成果的重要因素。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有很多。举例来说,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使得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更加高效,完善了贯穿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制机制。

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上,数据表明,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更为可喜的是,2024年,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1.43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3.59%,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0.91个百分点。

在24日中共中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表示:《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这些都离不开科技现代化作为支撑,而科技现代化又要以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中就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这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举措。

今后,首先是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重点方向,突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现代化不是通过借鉴或跟随之后,再“创新”就可以实现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建议》提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还要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这一重要部署一方面体现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现实需要,也反映出通过原始创新实现“领跑”的需要。对此,基础性研究领域投入需要持续加大,具有原创性质研究的投入要不遗余力,从而在科技创新领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局面。

其次,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研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生产力。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尤其是要优化青年创新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要让科研人员的成果可以在资本市场得到实际回报。这不但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动能。

再次,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形成全社会投入的局面。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要看到,体制内的科研结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科研组织、科技评价、收入分配等深层次问题的制约,活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而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群体,机制上更加灵活,收入分配上更有吸引力。两者可以互相借鉴,也可以产生“化学反应”的融合。

今年5月20日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也明确,要引导民营经济组织根据国家战略需要、行业发展趋势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共性基础技术和前沿交叉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总之,“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基本途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重要保障作用,也要充分激励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让各种力量蓬勃涌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十四五规划 原始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