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10月27日 00:07
Wi-Fi模拟拨号上网声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位名为Nick Bild的博主通过巧妙设计,让Wi-Fi网络数据发出类似老式拨号上网的声音。在DSL和光纤互联网普及前,所有数据通过电话线传输,需用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声音)。90年代人们熟悉的连接互联网时的尖叫声,是两台计算机协商通信协议的“握手”信号,连接建立后变为“沙沙”声。Nick Bild使用树莓派3和USB Wi-Fi适配器收集网络流量,通过Adafruit QT Py微控制器将数据转为特定振幅的模拟信号,再经放大器和小型扬声器播放。他还添加随机振幅和频率调整,使声音更生动,但所有数据均来自真实Wi-Fi流量。

📡 Nick Bild通过树莓派3和USB Wi-Fi适配器收集目标计算机的Wi-Fi网络流量,重现了老式拨号上网的声音体验,让现代网络技术回归怀旧感。

🔊 他使用Adafruit QT Py微控制器将数据转为特定振幅的模拟信号,再经放大器和小型扬声器播放,将抽象的网络数据转化为可听的声音。

🎶 添加了随机振幅和频率调整,使声音更具趣味性,同时保留所有数据均来自真实Wi-Fi流量的真实性,平衡了技术创新与怀旧氛围。

📜 在DSL和光纤互联网普及前,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声音),90年代连接互联网时的尖叫声是计算机协商通信协议的‘握手’信号。

🔗 该项目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展示了如何通过现代技术(如树莓派和微控制器)让老技术体验焕发新生,吸引科技爱好者和怀旧人群。

一位名叫Nick Bild的博主不愿让拨号上网这段历史体验消失,他通过巧妙的设计,成功地让Wi-Fi网络数据发出了类似于老式拨号上网的声音。在DSL和光纤互联网普及之前,所有数据都必须通过电话线传输,由于电话线不是为数字信号设计的,互联网公司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以传输的模拟信号(即声音)。

上世纪90年代及更早出生的人们所熟悉的连接互联网时的怀旧尖叫声,正是两台计算机协商通信协议的“握手”信号,一旦连接建立,尖叫声就会变成实际数据传输时的“沙沙”声。

为了重现这种声音,Nick Bild使用了树莓派3和一个辅助USB Wi-Fi适配器来收集来自目标计算机的网络流量。

这些数据随后被发送到一个Adafruit QT Py微控制器,该控制器将数据转换为特定的振幅,并通过一个板载DAC输出模拟信号。

输出的模拟信号随后被馈入一个小功率放大器,由一个2W的小型扬声器播放出来。

Nick Bild在他的Hackaday项目中透露,他添加了随机的振幅和频率调整,以使输出的声音听起来更有趣,但所有数据都来源于真实的Wi-Fi网络流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Wi-Fi 拨号上网 怀旧技术 树莓派 声音模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