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0月26日 23:21
白裤瑶:古老传统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中国白裤瑶族的生活习俗、服饰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独特之处。白裤瑶族以其黑白为主的服饰,特别是男子膝盖上方绣有五条红色条纹的白裤,象征着瑶王的英勇事迹。他们的服饰纹样丰富,蕴含着瑶王传说和对丢失大印的纪念。文章还深入探讨了白裤瑶族的婚姻习俗,从保留原始氏族特点的自由恋爱,到由舅舅决定的婚姻待确定阶段,再到婚后进入父权制家庭,展现了母系向父系社会过渡的特征。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人类文明活化石”的民族,白裤瑶族在传承古老文化的同时,也正迈入现代社会,实现生活方式的跨越。

服饰特色鲜明:白裤瑶族以黑、白、蓝为主色调的服饰极具辨识度。男子身着黑衣白裤,裤脚包边,膝盖上方绣有象征瑶王血手印的五条红线;女子则穿着黑衣和蓝黑百褶裙,衣身上的方印图案丰富多样,包含动植物、自然元素和几何造型,这些纹样均源自瑶王传说。

独特的婚姻习俗:白裤瑶族的婚姻制度在恋爱阶段保留了群婚特点,父母为女儿建造“偏厦”供其自由恋爱。婚姻的决定权在女性的舅舅手中,体现了母权制的遗留。婚后女性则进入父权制家庭,承担家庭责任。

社会文化过渡的活化石:白裤瑶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民族之一。他们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社会文化信息,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现代生活的新跨越:尽管生活在重山之中,白裤瑶族已逐步搬出深山,住进新楼房,实现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们依然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如打陀螺、年街节等,为游客提供了体验其独特民族文化风情的机会。

2025-10-26 21:00:00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年街节上,瑶族同胞参加打陀螺比赛。打陀螺是瑶族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在里湖瑶族乡,不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打陀螺(谢佩霞/图)

瑶族分支众多,不同分支的差异在传统服饰上表露出来。在广西南丹、贵州荔波的大山之间,有一支瑶族因男子穿着白裤,而被称为“白裤瑶”。这个瑶族支系人数较少,总人口约4.8万。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白裤瑶男子的裤子上绣有五条红色的条纹,象征着瑶王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留下的血手印(谢佩霞/图)

白裤瑶族的服饰以黑、白、蓝为主要颜色。男子穿黑衣和白裤,白裤长及膝盖,裤脚用黑布包边,膝盖上面用红丝线绣着五根线条,形似手印。女子夏装的上衣由前后两块黑布连接,没有衣袖,手臂外露,胸前和背后的黑布均用彩色丝线绣一块方印图案,纹样丰富,包含动物、植物、自然元素、几何造型等。下身则穿蓝黑两色为主的百褶裙。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集市上漂亮的瑶族服饰吸引了几位妇女(谢佩霞/图)

男子服饰的手印纹和女子服饰的方印图案皆源自瑶王的传说故事。相传莫氏土司通过结亲的方式骗取了瑶王大印,瑶王在夺回大印的战争中与敌人激烈搏斗,英勇负伤,最终寡不敌众,带领族人逃往大山深处,自己则因伤势过重而牺牲。后世为了纪念瑶王,将他逝世时的穿戴作为民族服装,又用方印图案纪念丢失的大印。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屯,三名白裤瑶男子坐在家门口聊天,旁边晾晒着传统的服饰 (谢佩霞/图)

生活在重山之中,白裤瑶族群相对封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严格地实行族内通婚的原则。白裤瑶族将同一祖宗的亲属称为一个“油锅”组织,通婚在不同油锅之间进行,同一油锅内的成员不能通婚,也不能与外族和白裤瑶族以外的其他瑶族支系通婚。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几名白裤瑶妇女在纺布(谢佩霞/图)

白裤瑶族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罕见地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生活形态。恋爱阶段保留着原始氏族群婚的特点,父母会为未婚女儿在房屋旁边建造一间“偏厦”,供其自由恋爱。当未婚女性看中了某位男性,便会在圩日或节日聚会上走到他的身旁,拿走他身上的腰带或其他小物件,转身而去。如果男性有意愿,就会跟上她。感情再进一步时,女性会邀约男性去“偏厦”过夜,如果她不打算带男性去见父母,男性便要在天亮之前离开;如果她选中了这名男性,就会在天亮后带他去“认亲”。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一位白裤瑶妇女用画铲蘸煮开的粘膏汁在白布上作画(谢佩霞/图)

在婚姻待确定阶段,做决定的是女性的舅舅,这样的舅权某种程度上又是母权制的转代形式。结婚后,女性又进入了父权制的家庭生活,她归属于男方家庭,服从丈夫的命令,并承担着繁重的家庭劳动。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屯,一位老人查看房前晾晒的布料(谢佩霞/图)

白裤瑶族不仅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又是中国仅有的两个直接由原始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民族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白裤瑶族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称之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如今,在白裤瑶族主要聚居的南丹县,群众已搬出深山,住进了新建的楼房,实现步入现代社会后的再跨越。游客来到白裤瑶族乡,依然能感受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绣着米字花纹的花绑带。蜘蛛吐丝结网的形态被抽象为米字纹,成为白裤瑶族生存智慧的象征(谢佩霞/图)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年街节上,瑶族同胞参加射击比赛(谢佩霞/图)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白裤瑶年街节上的长桌宴(谢佩霞/图)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男人们在观赏鸟儿。白裤瑶男子都喜欢养鸟,观鸟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一部分(谢佩霞/图)

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屯,前往集会的白裤瑶妇女(谢佩霞/图)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白裤瑶 瑶族 民族服饰 婚姻习俗 文化传承 White-Pants Yao Yao Ethnic Group Ethnic Clothing Marriage Customs Cultural Heritag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