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Talk - 微信公众号 10月26日 23:09
中国科技发展引人瞩目,硅谷反思现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美国社会对中国在桥梁、高端科技等领域的成就表现出的迷恋,可能隐藏着对中国发展动力的误判。文章认为,这种“新崇拜”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了解的不足,也暴露了其对自身现状的失望。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与硅谷的代际差距正在缩小。阿里通义推出的通义万相2.5视频大模型,以及无人车、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都表明中国已不再是简单的“复制者”,而是效率和规模的代名词。a16z创始人马克·安德森认为,掌握实体制造和供应链的中国,在“有形的AI”时代掌握了未来的一部分。文章还提到,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以及DeepSeek等公司推出的高性能聊天机器人,都加速了这场全球科技竞赛。过去被视为硅谷专属的创新圣地,如今也面临着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竞争,预示着一种积极的角色互换和相互学习的时代。

🚀 **中国科技进步显著,缩小与硅谷差距:** 文章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制造业、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AI技术上,与硅谷的代际差距明显缩小。阿里通义推出的通义万相2.5视频大模型,以及无人车、工业机器人等的高速发展,都证明了中国在实体制造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已不容小觑。

💡 **“有形的AI”时代,中国掌握制造优势:** a16z创始人马克·安德森认为,未来的智能机器是“有形的AI”,即硬件与AI的结合。中国在所有实体制造相关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掌握制造力和供应链的国家,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一席之地。

🔬 **全球科技竞赛白热化,中国企业崭露头角:** 中国经历了自身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在芯片业加速发展。OpenAI的ChatGPT发布后,中国紧随其后推出DeepSeek等低成本高性能的聊天机器人,各大公司纷纷涌现,科技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未来创新不再局限于硅谷。

🔄 **角色互换与相互学习:** 过去,中国在学习硅谷;如今,随着中国在制造力和创新上的崛起,双方进入相互学习和竞争的阶段。这种变化被视为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全球科技生态正在经历重塑。

原创 池建强 2025-10-26 11:46 北京

当中国以机器般的速度流转货物、人员和信息时,我们正被困在过去

纽约时报

早上看到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这么说的:人们对中国能建成那些美国难以做到的事物——无论是桥梁还是高端科技——所表现出的迷恋,隐藏着一种危险的误判:误判了推动中国前进的真正动力。如今美国社会中兴起的这股对中国的“新崇拜”,一方面暴露出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仍然浅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自身的失望。

我看完还以为是媒体 YY 呢,找了下原文,确实是这么写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硅谷是这个世界的创新圣地。它决定了科技的走向,也定义了“未来”的模样。现在《纽约时报》说:“硅谷陷入了对中国的痴迷与羡慕。”(当然有夸张的成分)

这话听起来就很像段子,不过,抛开情绪看事实,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环境的状况。

过去几年,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制造业、机器人等领域都有长足的进展。2022 年看中美的 AI 技术,还天差地别,现在代际差明显缩小了。昨天试用了一下阿里通义推出的通义万相2.5(wan 2.5)视频大模型,涵盖文生视频、图生视频 、文生图和图像编辑四大功能,首次实现音画同步的视频生成能力,支持高清1080P、24fps视频创作,能生成匹配画面的人声、音效和音乐,做出来的效果真是很强,还没咋宣传。

其他的无人车、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都在高速发展,至于支持全球的供应链、国内支付系统和高铁之类的基础设施就不用说了,中国企业不再是“复制者”,也是效率和规模的代名词。

对岸应该是重新审视这个被低估很久的地方了吧。

Andreessen Horowitz(a16z风投公司)在博客里写道:“当中国以机器般的速度流转货物、人员和信息时,我们正被困在过去。” 这句话包含了一种焦虑情绪。曾经硅谷引领了世界的“创新—制造—出口”模式,如今真正掌握制造力和供应链的是中国。

马克·安德森(a16z创始人)说:“如今的机器是软件的硬件形态,是人工智能的实体化体现。汽车不再只是钢铁和玻璃——它是有轮子的机器人。而中国在所有实体制造相关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硬件与 AI 的结合,让硅谷意识到:如果未来的智能机器是“有形的 AI”,那掌握制造的地方,至少掌握了未来的一部分。2018 年中国经历了自己的“斯普特尼克时刻”——美国制裁逼得中国芯片业全面加速。2022 年,OpenAI 发布 ChatGPT,我们还在被疫情困扰之中,知道了那一天是“ChatGPT 时刻”。

两年后,中国的 DeepSeek 推出低成本高性能的聊天机器人,现在各大公司百花齐放,这场科技竞赛,谁都没有喘息的机会。

过去硅谷相信未来只会在加州诞生,如今却要面对一个现实:未来也可能在北京、深圳、杭州、广州……

文章中说,这种情绪在美国社会蔓延。游客拍下中国高铁、桥梁、城市夜景的视频,传到社交媒体上,泛起阵阵涟漪。民众希望美国重新学会“造东西”。问题是,美国的结构已经变了。制造业外包、监管繁琐、基础设施老化、移民政策收紧,硅谷的领袖们一边呼吁复兴,一边支持让复兴更难的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在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我们希望把 AI 落地到制造、物流、医疗等每一个角落。

就像中国企业家当年研究乔布斯、马斯克和《从 0 到 1》,也许硅谷也在研究和学习中国企业家。这是一种角色互换——过去中国在学习硅谷,如今大家相互学习和竞争。我觉得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去年 DeepSeek 之所以让世界震动,不只是因为模型强大,而是因为它以“低成本、高效率”完成了曾被认为只有顶级硅谷公司才能做到的事。

《纽约时报》:“他们在创造未来,我们却困在过去。”这个世界越来越好玩了。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科技 硅谷 人工智能 制造 科技竞赛 China Tech Silicon Valley AI Manufacturing Tech Ra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