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10月25日 16:41
AI游戏演示视频引发争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科技界人士马特·舒默展示了他对AI游戏开发潜力的设想,却因一段演示视频效果极差而遭到广泛批评。该视频展示了一个混乱且充满逻辑硬伤的AI生成游戏模拟画面,从士兵的视角到场景的细节,都暴露了AI在理解和模拟现实世界方面的不足。尽管舒默辩称这只是对未来AI驱动游戏发展的“窥见”,但视频的糟糕表现让许多人质疑AI在创意领域的实际能力,并认为这反映了鼓吹AI的“双重标准”。

🚀 **AI游戏演示效果不佳引争议**:投资人马特·舒默分享了一段AI生成的游戏演示视频,旨在展示AI在游戏开发领域的未来潜力。然而,视频内容混乱、bug频出,包括士兵落地异常、枪械瞄具错误、场景文字乱码、物体凭空出现与消失等,引发了大量负面评价和嘲讽。

🤔 **“窥见未来”还是“双重标准”**:舒默声称视频仅是展示AI驱动游戏发展的一个“窥见”,并非成品,并坚信五年后AI游戏将“超棒”。但批评者认为,如此糟糕的演示暴露了AI技术在创意和逻辑方面的局限性,并质疑那些极力鼓吹AI的人是否持有双重标准,对AI的瑕疵采取了过于宽容的态度。

💡 **AI创意潜力的现实审视**:这段视频引发了对AI在创造力领域真正价值的讨论。尽管AI在某些方面展现出进步,但其在理解复杂现实、保持逻辑连贯性以及生成高质量内容方面仍有待提高。视频的失败案例提醒人们,在期待AI的未来时,也需要对当前的技术能力保持清醒的认识,避免过度夸大其能力。

几乎每天都有沉迷科技的人坚称,只要我们足够坚信,AI就能决定人类创造力的未来。如今,这位“预言家”是投资人马特·舒默——他公开演示了自己对AI游戏开发潜力的设想,却很快遭到抨击,只因这一设想的呈现效果实在糟糕。

舒默是HyperWrite公司的CEO,该公司推出了“团队成员表扬生成器”“HyperWrite暖心贺卡AI慰问语生成器”等前沿AI工具。昨日,他在X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配文“AI游戏未来会超棒”。从他特意标注的“开声音观看”(语气颇显自夸)能看出,他似乎坚信这段视频足以证明“辉煌的AI未来”已不可阻挡。

但事实上,他上传的内容,是一段由AI生成的模仿射击游戏玩法的模拟画面,混乱得令人尴尬——要是看久了,甚至可能引发一种全新的、让人不适的精神状态。画面像一团不断移动的AI糟粕,唯一“亮眼”之处,就是它清晰地暴露了:那些极力鼓吹AI的人,奉行的根本是双重标准。

我们来逐段拆解这段视频。开篇是士兵的第一人称视角,他似乎从直升机上索降到曼哈顿市中心的街道,但落地时却莫名溅起一片玻璃碎片,仿佛刚撞破了一扇窗户。接着,士兵掏出一把“噩梦级”MP5冲锋枪——枪身上居然有两套机械瞄具,随后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地方清空了弹匣。子弹射出后,在枪管几英寸外炸出火花和碎屑,活像我们正贴着墙盲目射击。

我们跟着小队沿街推进。曳光弹嗖嗖飞过,却看不到开枪的人。途中经过一家店铺,招牌上的字一会儿是“DELI”,一会儿是“DELE”,一会儿又变成“DEE”,全是AI生成的错误拼写。前方看似有个地铁入口,标识却写着“Sublone”,而且台阶居然是向上延伸的。走近后,屏幕底部突然弹出三个选项——原来我们瞬间进入了“选择导向”玩法,可选择“潜入上城地铁”“从公交车后向百老汇推进”或“右转,爬上消防梯”。

光标自动选择了“潜入地铁”,但画面里根本没有“潜入”动作。我们只是正常走上台阶,而当踏上最后一级时,原本是时代广场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个露天地铁站台。之前附近的一辆公交车,莫名变成了列车,几名蒙面枪手正朝列车开枪,可我们的队友却完全无视这一幕。列车驶离时,车尾还诡异的“伸”出一架梯子,搭在轨道上。

下一个选项弹出,我们选择“登上上城列车”——可上城列车不是刚开走吗?没错,但就在我们向前冲刺时,另一辆列车居然从前方的墙里“挤”了出来。队友对着列车后门开了几枪,那模样仿佛陷入了存在主义式的恐慌。

我们走进列车车厢。窗外的物体飞速掠过,模糊不清;而透过前方的敞门,能看到列车正停在一个陌生的站台(和我们刚上车的地方完全不同)。车厢内的液晶屏显示下一站是“Canuial St.”。一名队友抓住扶手,他的前臂血管暴起,看着有些诡异。地板上放着一个东西,既像燃烧弹,又像灭火器。这时,一个男人从前门走进车厢,伸手去拿那个东西——它先凭空消失,再重新凝聚在男人手中,随后男人又把它放回原地。显然,AI觉得这里该有一场爆炸,但又忘了逻辑:男人转身抬手,从掌心射出一道火焰,撞在车厢壁上炸开。

又一个选择出现。我们决定“在下一站从前门下车”,而现实逻辑就此崩塌:我们在身前挥了挥手,车厢间的门打开的瞬间,我们所在的车厢突然变成了站台。我们没有穿过列车,而是从侧面钻进了另一节车厢。车厢里有一辆轿车和一个男人。我们举起MP5(枪的外形又变了)开了一枪——结果受伤的却是我们自己,整列地铁还像玻璃一样碎裂开来。前方出现一个出口楼梯,两台无人机从台阶里钻出来,还伴随着红色全息能量。它们悬停在空中时,我们选择“走上台阶,爬上脚手架”。

视角突然切换到第三人称。地铁出口直通屋顶,我们还轻轻跳了一下。屋顶对面有个敌人,我们朝他开了一枪示警,接着却转身瞄准了墙上两个连在一起的空调外机。屏幕弹出一个环形菜单,选项全是乱码,比如“Condemt”、“Lergevhtiepsappe”“Guwht dade”——我们无视这些,选择了下一个行动选项“躲到空调外机后掩护”,结果画面里的动作却是“朝空调外机开了一枪霰弹”。看来,我们的MP5现在还能当霰弹枪用。

我们的举动似乎赢得了屋顶敌人的“尊重”——他从腋窝里掏出两个备用弹匣,以此“致敬”。又一轮选项弹出,我们选择“跳下屋顶逃生”(真的能逃掉吗?)。我们从屋顶荡下来,还不忘开一枪霰弹“庆祝”,最后落在一个垃圾桶旁,而垃圾桶里装满了几秒前还不存在的混凝土块。

我们走向一扇敞开的门。手中的枪又变了模样:像AK、法玛斯和M16的“缝合怪”。系统提示时,我们选择“切断铁门,向北推进”。镜头向左一转,我们的身体突然“留在原地”,视角切换到了另一个人的第一人称。这里果然出现了一扇铁门,我们剪断了门锁。

视角再次切回第三人称,眼前有一辆面包车,车里坐满武装人员——他们似乎懒得理我们,但我们还是选择“压制面包车里的敌人”,对着车头盖开枪。这毫无作用,倒是上方的消防梯突然冒出浓烟,还慢悠悠掉下来一堆碎屑。

显然,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再次切回第一人称,选择“逃进下水道”——但我们没走眼前的下水道井盖,而是钻进了面包车底下突然出现的一架梯子。我们以一种人类永远做不到的姿势爬下梯子,落在一条通道里。通道右侧,一群人被关在带铁栏的门后,身处一片灰色虚空之中。视频结尾,无线电里传来声音:“他们派直升机盯上我们了”——活脱脱的游戏桥段。

正如一位用户在评论区所说:“兄弟,这玩意儿糟透了。”

这段视频引发铺天盖地的嘲讽,之后舒默回应称,大家“没get到”他这类演示的核心意义。

“这些不是成品……只是让大家窥见未来的样子,”舒默说,“现在这能算3A游戏吗?当然不算。但5年后,AI驱动的游戏会变得超棒吗?绝对会。”

可问题在于,“窥见未来”从定义上来说就不是“必然发生”。有人可能觉得这是科技进步的“垫脚石”,但另一些人只会看到:AI的所谓进步,不过是承诺能生成“稍微好看一点的废话”罢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游戏 人工智能 游戏开发 技术演示 AI争议 AI Ar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me Development Tech Demo AI Controvers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