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前天 12:47
时尚新词迭出,旧元素换名再包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时尚界近年来频繁出现新词汇的现象,例如“琥珀流光”(shimmer core)和“美拉德”风格的演变。作者指出,许多新潮风格,如Balletcore、Gorpcore,以及颜色上的“Barbiecore”,本质上是对过往流行元素的重新包装和命名。文章批评了时尚圈为相似元素赋予新名称的做法,并以“丁达尔穿搭”为例,质疑其必要性。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时尚行业在信息爆炸时代争夺用户注意力、创造营销噱头的策略,并建议消费者应关注自身需求而非盲目追随潮流,从而建立真正的个人风格。

✨ **时尚趋势的“命名游戏”**:文章指出,近年来时尚界热衷于为相似的流行元素创造新词汇,例如将“美拉德”风格包装成“琥珀流光”,或将学院风称为“miumiu风”,将露腰短上衣称为“bm风”。这种现象通过加入“core”后缀或改变颜色名称来吸引眼球,如Balletcore、Gorpcore、Coastal Grandma core等,让旧元素焕发“新”生。

🎨 **颜色与风格的“量子叠加”**:作者通过“美拉德”到“琥珀流光”以及“Barbiecore”的例子,说明颜色和风格的本质并未改变,只是通过新的话术赋予其不同的解读和力量感。文章还提到了“丁达尔穿搭”等新词,批评其为描述渐变色系穿搭的过度包装,并讽刺性地提出了“薛定谔的猫系穿搭”概念,以反映现代人的精神内耗和时尚界的造势常态。

💡 **营销策略下的消费主义**:文章分析了时尚界频繁造词的深层原因,与互联网获客成本上升和信息爆炸有关。新的、炸裂的概念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吸引用户注意力。作者认为,这种模式下,时尚行业可能更侧重于营销而非创造美,并通过“高级细分的新概念”和“顶级流量带货”来制造爆款,促使用户购买“感觉”而非实际需求。

👗 **建立个人风格的重要性**:作者鼓励读者反思购买行为的本质,区分是真正需要某件物品,还是需要它所带来的“感觉”。文章强调,风格是内心世界的体现,当消费者能够看穿营销套路,学会建立自身的时尚判断力时,便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摆脱盲目追逐潮流的困境。此外,文章还提到古着升级为Vintage、胶囊衣柜成为可持续时尚等,说明旧概念也常被重新包装。

📈 **“旧衣新穿”的经济学**:文章暗示,时尚行业通过不断重新命名和包装旧元素,让消费者在无需大量添置新衣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站在时尚浪潮之巅”。这反映了一种“0成本”的时尚参与方式,但也可能暴露了时尚行业本身在创新力上的某种停滞,例如Archive款的热度不减,可能源于新品不如以往吸引人。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这几个月,频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新鲜字眼:shimmer core,中文雅称“琥珀流光”。心想:这是啥?点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新的时尚流行词汇,大意就是,“棕色系基调里加入浅色和光亮感元素,拥有琥珀般韵味醇厚的光芒和能量”,还附带各种引经据典的解释,但我只有一个疑惑:这和几年前的美拉德有多大的区别?
不光是“琥珀流光”,这几年我有个感受:时尚圈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每年为相似的流行元素们想出一个新名字,再卖出天花乱坠的噱头? 



文|Eloise Ji

编辑|王海燕

时尚趋势的“量子叠加态”

有一次看《春风不化雨》的电影点评,如此形容电影里女校学生打扮:那时候就有miumiu风了啊。我心里嘀咕:什么miumiu,这就是学院风啊。还有人在一张王菲的老照片底下评论:天后这么早就穿上bm风了。我感到无语:不就是一件露腰设计的短上衣? 

《春风不化雨》剧照

时尚圈取名越来越像在玩填空。啥风格后面加个“core”(核),就成了新风尚。把芭蕾元素穿上身?不,叫Balletcore。户外机能风?不,叫Gorpcore(Gorp源于徒步者吃的零食缩写),连“奶奶去海边度假”的描述也诞生了Coastal Grandma core,滨海祖母风。

“core”作为万能后缀是一种起名方式,颜色也是改名重灾区。“美拉德”进化成“琥珀流光”,这个风格突然就头顶圣光了。还有一个案例是,《芭比》播出后,刷屏的Valentino粉一下变成了充满力量的Barbiecore?甚至被品牌直接命名为“PP Pink”(Pierpaolo Piccioli Pink),仿佛一下就从传统的女性气质刻板颜色,变得有了力量感。但无论话术怎么包装,两者本质是同一个色系。

《芭比》剧照

去年还冒出过一个词,“丁达尔穿搭”,指的是“通过渐变色系或邻近色系的搭配,模拟阳光穿透胶体时形成的光影渐变效果”。但直接说渐变色系穿搭烫嘴吗?

这还没完,今年的趋势新词还在猛烈新增,比如“可露丽风”、“薄荷曼波风”、“帕斯蒂尔风”,中翻中,就是棕色+彩色、绿色系、低饱和浅色系。在此强烈建议,明年发布一个新趋势:薛定谔的猫系穿搭,一种兼具穿和没穿、慵懒和精致、老钱和社畜、理性和感性、内卷和躺平、寻死和求活的量子叠加态,完美呼应现代人的精神内耗,解决“不想打扮又怕太邋遢”的核心矛盾,还能满足时尚圈不断造势又立刻推翻重来的常态。

从这个角度,时尚圈给我们普通人的感觉是,他们已经不在意创不创造美了,他们眼下更需要的或许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学术词典,来为新趋势的起名提供永无止境的灵感。而我们的衣柜里的衣服也不需要换新,只需等待潮流给旧衣服们改个名,你就0成本站上了时尚的浪潮之巅。

古着以前叫二手衣服,现在通通升级为Vintage;胶囊衣柜以前叫没几件衣服可穿,现在叫可持续时尚;但时尚行业本身却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这些年Archive款热度不减,还不是因为新衣裳没原来漂亮了。

英国演员Carey Mulligan在2024年奥斯卡红毯上穿了一条巴黎世家1951年的复刻高定裙装

资本与生意,有的是手段和力气

你可能会问,好好说话不行吗?可能还真不行。

根据2025年小红书《互联网行业种草用增价值白皮书》,移动应用的获客成本,已从2019年的约2美元升至2024年的接近4.5美元。当无限的消费发生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已变一场战场时,营销的逻辑也彻底改变:新的新名字和概念需要越来越炸裂,才能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并被二次传播。

2008-2021年潘通流行色卡

比如同样作为一个春季穿搭风格,“低饱和薄荷绿”变成了“薄荷曼波”后,达人们的春季户外草地穿搭vlog,办公室薄荷绿通勤look也变得仿佛更有网感了。除了在造词上作妖,还大力加码情绪价值。穿上玛丽珍鞋,你买的是Miu Miu广告里,毫不费力成为富家女的承诺;拥抱Clean Fit,你也拥有了低调奢华的松弛感。

非要总结的话,这些每隔几年就翻红的core单品们共享一套逻辑: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单品 + 一个听起来高级细分的新概念 + 顶级流量带货 + 社交媒体传播 = 一个让你觉得不买就落伍的爆款。

《穿Prada的女王》剧照

所以不妨问问自己:我是真需要这个东西,还是需要它带来的那种“感觉”?风格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显,当你学会笑看所有套路,就是成功建立时尚耐受的时刻,你也就拥有自己的风格了。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球球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q3B59shmyX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时尚趋势 命名学 消费主义 个人风格 营销策略 Fashion Trends Nomenclature Consumerism Personal Style Marketing Strateg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