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发布了202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的科创力榜单。交通运输行业呈现“双雄争霸”格局,顺丰控股和京东物流以微弱分差位列前茅,其中京东物流在研发投入和人员方面表现突出,技术驱动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优势显现。农林牧渔业中,牧原股份稳居榜首,通过数智化创新和全产业链掌控实现显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温氏股份排名上升,并在创新战略上持续发力。种业领域,隆平高科与荃银高科的差距收窄,显示出行业内部竞争的动态变化。
🚢 **交通运输业格局:**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创力榜单中,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以微弱分差占据前两位,显示出头部企业在研发投入和创新上的高度集中。京东物流凭借其技术驱动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及净利润增长方面表现尤为亮眼。
🌱 **农林牧渔业创新:** 农林牧渔业中,牧原股份以显著优势稳居榜首,其通过全产业链数智化创新有效降低了成本并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温氏股份排名第二,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并持续加强创新驱动战略。种业领域的隆平高科与荃银高科的科创力差距显著收窄,显示出行业竞争的加剧。
📈 **行业头部效应与新势力:** 两个榜单均体现了头部企业在研发投入和资源上的绝对主导地位。交通运输业的TOP10公司研发投入占行业63.54%,农林牧渔业的TOP10公司研发投入占行业80.94%。同时,宁波港、青岛港以及亚盛集团、国投丰乐等新进入者,以及研发投入增幅显著的公司,预示着行业格局的动态演变。
📉 **业绩分化与挑战:** 尽管多数头部企业经营业绩向好,但盈利质量存在分化。交通运输业的招商公路与山东高速成为利润下滑的少数企业,面临传统业务的挑战。农林牧渔业的种业公司在研发投入和人员增长态势上也呈现出差异,显示出不同企业在创新投入和战略上的侧重点不同。
2025-10-25 10:00:00
双雄争霸,两分之差的胜负
南方周末研究员 罗仙仙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创力榜单呈现“双雄争霸”格局,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以微弱分差占据前两位。全行业共171家公司,115家披露研发投入金额,共173.77亿元;研发人员共3.88万人,营业收入合计30057.39亿元。行业的研发资源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TOP10公司的研发投入合计110.42亿元,研发人员共2.11万名,营业收入共11421.30亿元,分别占行业的63.54%、54.38%、38.00%。

顺丰控股排在第一,京东物流以两分之差紧随其后。京东物流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均为行业最高值,35.71亿元、4510人,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07.23%,可见其技术驱动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在降本增效上的显著优势。
顺丰控股的研发投入同比下降8.02%至30.94亿元,但在参与国家、行业标准以及专利等研发产出的指标上扳回一局。以京东物流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营收增长,明年谁坐榜首,可就不好说了。TOP10中的前八家公司,排名与上年完全一致。宁波港和青岛港首次上榜,分列第九、第十位,取代了上港集团和中国外运。

宁波港、青岛港两家公司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同比增幅分别为55.36%、34.38%,为TOP10中第一、二大的增幅;而上港集团、中国外运今年分别跌至第十二和第二十,它们的研发投入均出现显著收缩,降幅约为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从经营业绩来看,TOP10企业的营业收入全部实现增长,但盈利质量分化明显。京东物流营业利润增幅达376.60%,领跑行业;同为物流业务的顺丰控股、满帮集团分别增长30.74%和148.14%;上榜的两家航空公司——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受益于航空市场复苏,营业利润分别增长了64.28%、173.81%,经营航运、港口的中远海控、宁波港、青岛港该指标增幅分别为102.30%、11.34%和4.74%。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招商公路与山东高速成为前十中仅有的利润下滑企业,降幅分别为15.66%和2.15%。传统公路业务在平行线路分流压力和新能源车普及背景下,亟需拓展新的增长点。
牧原、温氏分差不小,隆平、荃银差距收窄
南方周末研究员
罗仙仙
农林牧渔,看似传统产业,但也越来越离不开科技创新。2025年,农林牧渔业共有53家公司,其中有49家披露研发投入,披露比例超九成。行业研发投入合计48.42亿元,研发人员共1.39万人,营业收入4852.42亿元。行业头部企业是研发创新的绝对主力,TOP10公司的研发投入合计39.19亿元、研发人员合计1.04万人,分别占该行业的80.94%、74.82%;另外,前10的营业收入合计2957.04亿元,占比为60.94%。

牧原股份稳居行业榜首,其科创力评分领先第二名达25分。2024年,牧原股份研发投入17.47亿元,并拥有6486名研发人员,在行业中的占比分别为36.08%和46.54%。
牧原股份通过对全产业链的深度掌控和数智化创新,从种猪育种到屠宰加工全自主,在智能饲喂、猪舍环控等环节推进数智化创新,有效降低了人工和饲料的浪费率;同时通过自建饲料厂和自主研发营养配方,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能力。2024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3%,而净利润增长了554.07%至178.81亿元,扭转了上年的亏损局面。温氏股份相较上一年排名提升1位,位列第二。其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49.24亿元;净利润也实现大幅增长,同比上升250.43%至96.11亿元。在研发方面,其研发投入为6.77亿元,同比增长13.99%,约为行业榜首投入规模的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温氏股份在2024年成立公司创新委员会,提升创新驱动战略定位,完成管理创新顶设和技术创新顶设。随着两家养猪行业巨头均在科创上持续加码,未来双方将如何展开竞争、又将如何重塑行业格局,着实令人期待。隆平高科由上年的第二降至第三,与第四位的荃银高科分差不足4分。两家种业龙头在行业科创力得分上的差距,较上一年度的17分显著收窄。

从研发规模来看,隆平高科2024年研发投入为6.93亿元、研发强度为8.09%,并拥有712名研发人员,均为荃银高科的数倍,其中研发投入约为后者(1.71亿元)的四倍。但从增长态势来看,荃银高科展现出更强的进取性,其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同比分别增长21.78%和20.47%;而隆平高科在上述两项指标上则呈现负增长,分别为-15.16%和-4.56%。行业排名第五到第十位的公司,较上一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亚盛集团、国投丰乐(原丰乐种业)、立华股份、巨星农牧四家是首次上榜,分别排在第五、六、八、九位,益生股份排名上升1位至第七,上一年排名第四的农发种业掉到第十。上年入榜的华绿股份、北大荒、圣农发展、獐子岛等4家公司,今年均掉出TOP10,分别排到了行业的第十一、十二、十八、三十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