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评标审查输出格式优化方案
问题分析
当前问题
根据审查模板要求,系统输出应为纯JSON格式,但实际出现了"JSON + 总结"的混合输出,影响数据自动化处理。
根本原因
- 指令遵循偏差:模型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自发添加解释性内容任务复杂性:评标审查需要深度分析,模型倾向于补充说明以辅助决策
三级解决方案
第一级:提示词优化(立即实施)
在现有提示词基础上增强输出控制:
<output-control> <strict-format> <rule>输出必须且只能是纯粹的、符合上述json-schema的JSON字符串</rule> <rule>禁止在JSON前后添加解释性文字、标记或代码块</rule> <rule>禁止使用引导语如"输出如下:"等</rule> <prohibition>严禁输出任何非JSON内容</prohibition> </strict-format> <consequence> 如无法生成完整JSON,返回标准错误JSON对象而非自由文本 </consequence></output-control>第二级:技术后处理(工程保障)
建立可靠的数据提取机制:
import reimport jsondef extract_json_from_response(ai_response_text): """从AI响应中提取纯净JSON""" json_match = re.search(r'\{.*\}', ai_response_text, re.DOTALL) if json_match: json_str = json_match.group() try: return json.loads(json_str) except json.JSONDecodeError: return {"error": "JSON解析失败"} return {"error": "未找到JSON对象"}优势:
- 不依赖模型完美输出确保最终数据纯净易于集成到现有系统
第三级:系统级优化(长期规划)
API参数优化
- 使用
response_format={ "type": "json_object" }在系统提示词中强制JSON格式要求模型微调
- 针对"指令-标准JSON输出"场景训练专用模型提升格式遵循的稳定性
代理工作流
- 分析Agent:负责内容理解格式化Agent:专司JSON生成降低单任务复杂度
实施建议
推荐方案:组合策略
提示词优化 + 技术后处理
- 提示词优化:解决90%的格式偏差问题技术后处理:提供100%的数据纯净保障
预期效果
- 输出完全符合预定JSON Schema支持自动化数据处理流程提升评标审查效率与可靠性
此方案兼顾立即改进与长期稳定性,是构建生产级AI评标系统的最佳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