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韩国经济日报报道指出,AI技术正驱动存储行业进入一个可能比以往更持久和强劲的“超级周期”。主要内存供应商如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上调DRAM和NAND闪存价格高达30%,以应对AI应用带来的存储芯片需求大幅增长。这一轮涨价由AI驱动的结构性升级、海外大厂大规模锁单以及训练向推理侧的应用过渡等多重因素驱动。NAND闪存方面,企业级eSSD加速替代HDD,QLC SSD可能面临短缺;DRAM则因原厂优先分配产能给服务器和HBM,导致旧制程产品价格显著上涨。尽管有扩产计划,但考虑到AI带来的巨大需求,存储市场预计将持续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趋势有望延续至明年。同时,不同存储厂商采取不同的库存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而美光退出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供应,可能使国内存储产业链公司受益。
📈 AI驱动存储需求爆发,预计2025年Q4存储芯片价格将大幅上涨:三星、SK海力士等主要供应商计划上调DRAM和NAND闪存价格高达30%,以应对AI技术带来的存储需求激增,预示存储行业进入超级周期。
💾 NAND闪存和DRAM市场均呈现供应紧张态势:企业级SSD加速替代HDD,QLC SSD或将出现短缺;DRAM方面,由于原厂优先供应高端服务器和HBM,传统PC和移动端DRAM产能受限,导致价格上涨。
🏭 存储厂商扩产计划旨在应对长期需求,但短期内供不应求局面难改:尽管ASML和LAM等设备商指出AI投资带动存储需求增长,且NAND升级需求将持续,但短期内新增产能有限,难以快速弥补AI带来的巨大需求缺口。
🤝 不同的库存策略反映了存储厂商的业务模式和战略考量:高库存策略的企业旨在抓住价格上涨机会,并加强与原厂的合作;低库存策略的企业则更注重资金周转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 美光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国内存储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由于未能通过中国政府的网络安全审查,美光将停止向中国数据中心供应服务器芯片,这为国内如长鑫存储等企业提供了填补市场空白的机会。
2025-10-24 15:00 广东

10月23日韩国经济日报报道,AI 驱动的存储“超级周期”或将比以往的繁荣时期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主要内存供应商将在2025Q4向客户调整报价,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幅度将高达30%,以满足AI驱动的存储芯片需求激增。
1、存储板块股价依然强势昨日美股:闪迪+14%,希捷+5%,西部数据+4%,美光+4%海外闪迪美光持续走高背后的本质:一是AI驱动的结构性升级,二是海外大厂对于原厂大规模锁单,三是海外应用端侧等崛起,训练向推理侧过渡;
2、关于涨价:环比提速强化产业叙事近期25Q4合约价议价在即,原厂释放30%环增预期(企业级产品),保底20%+落地,确保涨价势头环比提速。- NAND Flash:企业级eSSD加速向HDD渗透,QLC SSD或将缺货。服务器领域,企业正在积极构建 “热数据(HBM)- 温数据(DRAM/SSD)- 冷数据(HDD / 大容量 SSD)” 的分层存储体系。由于AI基建的爆发,传统作为海量数据存储基石的Nearline HDD(近线硬盘)已出现供应短缺,促使高效能、高成本、大容量的QLC SSD出货可能于2026年出现爆发性增长。- DRAM:全面涨价。由于三大DRAM原厂持续优先分配先进制程产能给高阶Server DRAM和HBM,排挤PC、Mobile和Consumer应用的产能,2025Q4旧制程DRAM价格涨幅依旧可观,新世代产品DDR5涨势相对温和。3、关于扩产:现在提出扩产是beat宏大叙事逻辑而非利空- 上周ASML:AI投资热度持续上升,带动先进逻辑与DRAM领域的资本投入加速。- 本周LAM:当前NAND位增长超预期,升级需求将贯穿至2026年,预计未来数年NAND升级投资规模约400亿美元。根据AYZ和其它第三方估算,2025年GPT-5产生9.13 EB DRAM和200 EB NAND需求。保守假设2026年tokens增长100%和Google等其它大模型需求,存储需求翻倍到18.26 EB DRAM和400 EB NAND。对比行业供给:2026年全球DRAM 42.8 EB和NAND 1,035 EB。GPT-5需求占2026年43%和39%。由于2025H1的token量少,供给短缺从Q3末开始,价格上涨。制造商按传统~20%年增产,会导致严重短缺,形成超级周期,价格上涨可能持续强劲。4、关于库存:抓住β才是根本存储板块Q3季报之际,围绕库存的讨论一直持续。市场有部分观点认为,底部屯库存只为了一次性收益;但也有部分观点认为,低库存会影响公司后续的业绩释放。实际上,二者都是片面的。库存之增减,取决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模式,我们在此解读如下:1)高库存战略以德明利为代表的企业,选择在周期底部囤货+帮原厂消化产能,雪中送炭,可以促进和原厂的战略合作。后续也有望向虚拟IDM转型。此外,底部屯多库存,也可以拉高公司的库存周转天数。假设公司库存周转天数为180天,那么他们可以可以在行业上行期,买入现货之后,隔上半年再卖出,畅享半年左右的价格涨幅,业绩弹性也更大。2)低库存战略:以香农芯创为例,公司Q3库存环比下降,不少买方理解为负面。但我们认为,香农作为虚拟IDM,在颗粒获取这块是极为顺畅的,但流动资产却相对有限,所以必须提高资金的周转率。类似于餐饮业,在场地有限的前提下,提升翻台率,就可以放出业绩。真正理解香农的业务模式,不能只看库存、而要看流动资产,即现金+应收+存货。加快流速可以有更好的业绩表现。综上,我们梳理了两大代表性存储公司的库存战略。- 高库存,可以在上行期放大经营杠杆,也可以维护上下游关系,更是考验企业认知决断的试金石。- 低库存,则是在供给无压力的情况下,提高流速。提升翻台率,进而稳健释放业绩。所以,如何正确的理解库存呢?在景气度上行期,无论何种库存战略,只要是具备战略执行力,产业洞察力的优秀企业,都会把握这一轮机遇,获得高增长。存储本就是个大β,一起涨才叫好。5、美光退出,长鑫链公司有望受益1)美光计划停止向中国数据中心供应服务器芯片,主要系2023年该业务未能通过中国政府的网络安全审查,其芯片在中国的"关键基础设施"中被禁止使用。2)长鑫作为国内DRAM产业链核心企业,有望填补部分需求缺口。长鑫已覆盖LPDDR、DDR4等主流规格,并加速过渡至DDR5、HBM3等先进产品,日前已进入IPO辅导验收阶段。存储原厂喜欢怎样的合作伙伴?对于长存长鑫海力士三星这样的企业而言,影响利润的最大变量是稼动率。周期底部时,原厂需要合作伙伴,无论是渠道商还是模组厂,帮忙消化产能。周期上行时,原厂自然也会对这样的企业予以更多的优待。原厂喜欢的合作伙伴,是底部雪中送炭的,而不是景气度好起来都来要货的。理解了这一点,自然就能理解德明利的优势,公司不只是眼光独到,在底部囤了很多库存。更多是和国产原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后续可以期待德子和国产原厂的更多联动。6、从台系厂商看存储,供需紧俏有望延续至明年根据Trendforce数据,DRAM由于三大 原厂优先将产能给高阶伺服器,排挤消费型电子应用的产能;第四季预估整体一般型 DRAM 价格将季增 8-13%。NAND供应商的库存水位已降至健康标准以下,在北美AI及通用型伺服器需求持续成长下,NAND Flash第四季各类产品合约价平均涨幅达5%~10%。- 力积电:存储代工维持紧俏格局,受HBM与DDR5产能排挤,利基型DRAM量价齐升;SLC NAND在韩系大厂减产下涨势温和;NOR Flash受AIoT与工控带动,低功耗、高可靠需求明显增长,价格持续上扬。第三季投片意愿已转强,第四季投片量与代工价格将走高,供需紧俏有望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华邦电:DDR4 客户需求强劲,预期价格上涨延续到明年,SLC NAND 也因供给紧张,将推动价格上涨。CUBE 产品将于 2026 年下半年进入大量工程样品阶段,将带来营收贡献,并预计在 2027 年开始放量成长。- 南亚科:南亚科25Q3营收季增78.4%,年增130.9%;DRAM平均售价季增约四成多,出货量季增约两成。AI需求强韧、Non-AI市场供给偏紧,DRAM景气回升明确;AI应用并将由云端逐步外溢至边缘与客制化场景。结论:过去几轮存储周期主要由供给侧限缩带动价格上扬,因此周期持续性较短。本轮周期除了供给侧调整外,叠加云AI需求扩散至边终端需求,带动整体存储供不应求。我们认为此轮存储上扬周期有望延续至明年,重点关注存储大Beta机会。7、存储大周期如何演绎?本轮存储大周期正沿着“AI驱动需求爆发-供给结构性倾斜-全产业链价格普涨”的路径持续演绎,我们认为本轮周期的本质是AI从训练向推理端落地、从云端向边缘端延伸所引发的结构性产能重构与价值重估。存力有望复刻算力,如果端侧逐渐起量,存储一定是下一个景气大周期;从dram涨价到nand(QLC+SLC)到nor flash,本质都是AI需求强劲带来的结构性涨价,而应用侧起来后我们认为这个幅度会加剧,应用将由云端向边缘端延伸在此过程中,企业级&消费级存储都将受益。美股对上述产业变化反馈良好,闪迪美光等龙头原厂股价持续新高。至于三季报,近期市场充分学习产业逻辑,对于三季度模组厂惜售&主动垒库动作已有充分预期,财报前后未必大跌。四季度重点关注:25Q4合约价环比加速、原厂/设备厂对扩产/capex表述。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