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新闻 前天 01:44
中国企业科创力报告:行业竞争与研发投入分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面对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和行业竞争,中国企业正加速研发投入并加强科创传播。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对7065家中国上市公司及部分未上市企业进行了科创力评估,涵盖44个一级行业。通过分析研发投入(资金、人员、强度)、研发产出(专利、标准、科技奖项)及公司发展(营收、利润、市值)等约30项指标,研究中心发布了各行业的科创TOP10榜单。报告揭示了各行业科创的独特性和企业在研发创新上的亮点,例如在消费电子及电气业中,小米凭借大幅增长的研发投入和强度,超越美的跃居榜首,其汽车业务成为研发投入的主要驱动力。

📈 **企业科创投入与竞争加剧**: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和行业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并重视科创活动的传播和营销,以应对“不科创,无未来”的紧迫感。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通过对7065家中国企业进行评估,旨在量化各行业的科创实力和表现。

📊 **多维度指标构建科创评估体系**:研究中心综合运用约30个指标,涵盖了企业披露的研发投入(如资金、人员、强度)、研发产出(如专利、标准、科技奖项)以及公司发展状况(如营收、营业利润、净利润、市值)等多个维度。通过将各指标项得分累加,构建了全面的科创力评估模型,并据此排出了各行业的科创TOP10。

🏆 **行业科创特色与企业亮点**:报告指出,各行业的研发密集度、资金密集度和人才密集度存在差异,导致科创各有特色。例如,在消费电子及电气业中,小米以显著增长的研发投入和强度,超越美的成为行业翘楚,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汽车业务上的大力投入,显示了企业在特定领域创新驱动的战略成效。

编者按:

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行业竞争螺旋升级。
在“不科创,无未来”的紧迫感中,中国企业一面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上游;一面加大对科创的传播和营销,对其科创活动和表现各有表述。从行业看,各家企业的科创力和科创表现究竟如何?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把截至2024年年底、运营主体/控股股东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港股和美股,多地上市情况按照“A股—港股—美股”的优先级,仅保留一家),以及少数未上市、但持续披露经第三方审计年报的公司合计7065家,划入44个一级行业。
综合企业披露的研发投入(资金、人员、强度)、研发产出(专利、标准、科技奖项)和公司发展(营收、营业利润、净利润、市值)等约30个指标,每个指标项以行业最高值为分母、各企业数值为分子,计算各自的得分,再将各指标项的得分累加,我们排出了各行业的科创TOP10。
各行业的研发密集度、资金密集度、人才密集度不一,科创各有特色,企业也各有精彩。

责任编辑:黄金萍

小米跃居榜首,明年还能保住第一吗?| 消费电子及电气业

南方周末研究员 曹妍

2025年度,消费电子及电气业共有397家入库企业,其中有371家披露研发投入合计2706.31亿元,TOP10企业研发投入合计1285.73亿元,占比接近一半。

对比2024年度,本年度上榜企业基本维持不变,其中九家还在榜上,仅有台达电替换了TCL科技。不过,除工业富联外排名顺序都有所改变。

最大变化就是榜首易位,小米超过美的跃居首位。双方差距主要来自研发投入,小米以51.93分高出美的(42.43)近10分,也领先其他八家。

2024年,小米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5.93%至240.5亿元,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9.04%至2.12万人,研发强度达到6.57%。相比之下,美的研发人员(2.37万人)略高于小米,但研发投入(162.33亿元)和增幅(11.31%)、研发强度(3.99%)均不及小米。

汽车业务,是小米研发投入的最大引擎。自2021年3月官宣造车以来,小米2021-2024年的研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企业 科创力 研发投入 行业竞争 南方周末 小米 消费电子 Innovation R&D China Industry Analysis Xiaomi Consumer Electronic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