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原告在小区物业官司中一审二审均败诉后,尝试通过判后答疑了解法官采信证据的依据,却遭遇法官情绪失控。在多次申请答疑未果后,当事人向法院信访并举报,最终约到法官进行答疑。答疑过程中,法官情绪激动,不仅指责当事人,还当场飙脏话,最终惊动了法院督察室和相关庭室领导介入处理。此事反映出部分基层法官在面对当事人质疑时的不当反应,以及信访举报机制在推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 案件回顾与当事人困境:某小区物业官司中,原告方因对一审、二审判决结果不满,试图通过法律途径了解法官采信证据的逻辑,但遭遇了法官拒绝回应的困境,多次尝试沟通均未果,显示出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寻求判后解释的渠道并不通畅。
📢 申诉途径与法官反应:当事人采取了信访、拨打12368热线、甚至向法院监督部门举报等多种方式,最终促使法官同意进行判后答疑。然而,在答疑过程中,法官不仅情绪激动,指责当事人,还当场爆粗口,并将当事人带至督察室,试图通过强硬方式压制质疑,这与司法公正的形象相悖。
🏢 督察介入与问题暴露:法官的不当言行最终惊动了法院督察室副书记等领导,并召集了相关庭室负责人。在督察人员面前,该法官的粗鲁言行更加明显,暴露了其作为一线法官在处理复杂情况时可能存在的专业素养和情绪管理问题,也反映了司法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启动和作用。
个人的一个案子,原告是小区物业
原本以为事实很清楚、就想试试我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法律知识,于是自己去开庭。
结果没想到,一审、二审都败诉了。
二审判决下来当天,就提交了 判后答疑申请,没别的意思,就想搞清楚法官在原告证据真实性都存疑的情况下、是什么心理来采用证据的。
结果法官不回应。
10 天后,中院信访,递交了书面的判后答疑申请和信访信
又过 1 周,拨打 12368 要求判后答疑
再过 1 周,再次拨打 12338 要求判后答疑
再过 1 周,再次拨打 12338 要求判后答疑、并在人民法院违纪违法举报中心网站举报
再过 20 天,再次拨打 12338 要求向法院监督室举报
然后法官回电,约了今天下午判后答疑。
于是我拿了材料就去了。见了法官,没说几句,法官就激动的开始指责我多次投诉他
我看他情绪这么激动,就坐看他发飙
然后他自己说,你既然在监察举报我渎职,那今天来了,我就带你去说说清楚,还喊来了 3-5 个法警
我寻思这好,有第三方介入,于是站起来就说:行,走
然后就到了中院督察室,一个副书记来处理
结果这个法官当这副书记的面、现场口飙脏字
副书记一看,安排人去叫了法官所属的房产庭的副庭长来,并让法官出去冷静
咳,这就是排名前列的大城市的中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