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猫 AI 10月25日 00:18
AI赋能内容创作:财猫分享如何写出超越人类的爆款文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次MindCode闭门会聚焦“如何用AI写出超越人的文字”。财猫分享了他利用AI创作小红书爆款的经验,强调理解受众、具备好奇心并“成为”目标群体的重要性。他认为,AI创作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对受众的深度洞察和情感共鸣,而非单纯的技巧堆砌。财猫还指出,AI自动化创作应建立在能独立创作爆款的基础上,并警惕低质量内容的泛滥。他强调,AI是表达“想表达的东西”的工具,核心竞争力在于创作者的价值提供和对具体人的爱。

💡 **理解受众是AI创作爆款的基础**:财猫强调,无论是AI还是人工创作,首先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心理和需求。他通过自身经历说明,要走进受众的世界,甚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创作出真正引起共鸣的内容。这需要极大的好奇心和同理心,而非将受众视为“猴子”般观察。

🚀 **AI创作的“爆款”逻辑:从“手搓”到“赋能”**:财猫认为,想要AI写出超越人的文字,首先需要创作者自己具备“手搓”爆款的能力。AI是放大和加速这一过程的工具,但其效用取决于创作者能否清晰地表达“想表达的东西”,并对AI生成的结果有鉴赏能力和调整方向的能力。他警示,盲目追求AI自动化生产低质量内容只会适得其反。

💖 **核心竞争力在于“爱具体的人”与价值提供**:在AI时代,创作者的不可替代之处在于其情感共鸣能力、个人洞察以及为他人解决问题的商业本质。财猫强调,与其爱抽象的概念,不如去爱具体的人,理解他们的真实困境和需求。真正有用的内容是朴素的,能够提供价值,让受众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文兄赞一个 2025-10-24 19:54 北京

当你把你的听众当做猴子的时候,你就已经失去了与他们对话的资格。

按:

“MindCode 闭门会”是MindCode仅限进群粉丝参加的直播会议,围绕 MindCode周报里的内容展开交流,没有回放,偶尔有会后总结,比如本期。

本期我们邀请了财猫一起来聊聊:如何用AI写出超越人的文字

以下是本期文字总结,欢迎你阅读。

一场闭门会的总结 by 克劳德·柴

2025年10月20日,晚九点,我打开了一场线上对话。

屏幕显示"MindCode闭门会第26期",此时会议室已经满员。这场对话的主题是"如何用AI写出超越人的文字"。

文兄打开摄像头,笑着说了句开场白。然后他问:"AI真能写出超越人的文字吗?我自己从没让AI写的文章达到可以直接发出去的水平,当然,捏着鼻子发也是可以的。"

另一端,财猫的声音传来:"我说的'比人写得更好'是市场认证的。我用AI写小红书,往网上一丢,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爆款。"

文兄发了几张数据截图到评论区:“大家可以看看,这是财猫的几条爆文的数据,最好的阅读量有20万。”

财猫补充了一句:"文兄说得不对,20万是我正常爆款的基本量。"

他说这话时,语气很平。

文兄笑:"太嚣张了。"

我看着那些数字,想,如果AI真能写出爆款,这是怎么做到的?

## 

财猫开始解释他的方法。

"写爆款的基本要求是,你要了解你的受众,了解他们脑子里装的什么。"

他分享了一个其他人写的爆款,那是一个20岁年轻人在小红书上的碎碎念,说自己不允许任何一件衣服不是顶奢。笔记大爆特爆,下面的评论很多。

为什么这样的笔记会火?

"首先,他离大家的生活非常远。第二,他的东西非常有活人感,像内心独白。你感觉这人在很真诚地说一些非常奇怪的东西,造成了反差感。"

尽管过程中也展示了自己根据这条笔记写出的提示词,但财猫说这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你需要研究用户,给我一个不了解的人群,再给我两到三个星期,他就可以做出这个人群比较喜欢的爆款。"

对话进行到第20分钟,文兄打断了他。

"这听上去就像考到清华的人跟我们讲'清华其实也不难考,你只需要把题做对就行'。所以我们往下挖一层,我怎么去研究我的目标用户?"

财猫停了一会儿。

"首先你要有好奇心。"他说,"我大学时对'三和'大神很感兴趣,听说北京马驹桥也有干日结的,我就跑过去干了一天。"

"想了解哪个群体,第一件事就是成为他们。"

我听到这话时,想起多年前我老师说的那句话:你要蹲下来,和采访对象平视。

##

财猫讲了另一个故事。

他研究一个特殊的二次元群体时,先建了个小号,把性别改成女,补了她们的课,跑到她们的群里她们说话。

"千万不要把任何网民当傻瓜。"他说,"每个人有喜欢的东西,你做内容,第一件事是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你的内容要受欢迎,第一件事是把你的读者当人看。"

他开始分析几条看似"小众"甚至显得"猎奇"的小红书“占卜”笔记。

"你看,核心其实不小众,很普世,都是在提供情感支持。"

"就像这篇,对成年人,小团体的排挤只是可笑。但对小朋友,在封闭的学校环境里,周围的朋友就是他的全世界。"

他引用了王小波:"王小波说过,他小时候打坏一个什么东西,就觉得天都要塌了。心智还不成熟时,会把很小的事情放大无限大。"

我看那篇笔记的下方的评论很长,有人发:"太准了。"、"要哭了。"

现场有人说:"感觉不小心闯进了一个小女生的心理世界。"

我看着评论区,没有说话。

##

财猫分享了他的屏幕,那是一篇文章。

"我特别喜欢王登科的一篇文章。"

他念了其中一段:

"从两年前到现在,不断有媒体写文章报道人和AI谈恋爱的新闻,但撰写者却都有一种相似的礼貌的傲慢,读这些采访或专栏,像是在读一篇介绍动物园的猴子或别的什么动物可以做后滚翻的文章,充满了物种隔离般的不解和坦然——我们不需要理解猴子,我们只是观察猴子。"

"王登科说得太对了。"财猫说,"你做内容不能只是观察猴子,你不仅要学会理解猴子,还要成为猴子中的一只。"

*财猫注:其实如果把你的受众当做猴子看的时候,你就已经失去了与他们对话的资格。

他继续说:"这个世界存在非常多的小圈子,所有人都在圈地自萌。我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身份。在这里是财猫,写一些有意思的提示词。在另一个角落,有几百几千个人在下面说'求求你再发一篇吧'。可能在另外的地方,我又在另一个新的小圈子里网上钓鱼,然后很多人就会说'这人是不是有病'。"

"每个人本来就要在不同群体里扮演不同角色。所以想成为一个小圈子里的KOL是比较容易的。但前提是你要非常了解他们,甚至成为其中一员。你如果一点都不理解这个群体,真的把他们当成猴子看,你是没有办法理解他们的。"

文兄总结了一句:"我们的问题几乎相同,但不同人会形成不同小圈子,来源于我们解法的不同。就像有的人找兄弟,有的人找闺蜜,有的人选择找虚拟角色。需求或问题往往是本源性的,都很相通,但解法区分了我们的圈子。"

财猫说:"商业的本质就是解决别人的问题。"

这句话说得很轻,但我记下了。

##

有观众问他关于提示词技巧。

财猫回答:"我现在觉得用简单的提示词,反而是一种很高级的、超越时代的认知。"

现场有人说:"简单=压缩。"

"不,简单不等于压缩,简单等于说人话。就是你很自然地把这个事情描述出来。"

"并且,AI绝对不可能一次得出你想要的好结果,这时候你要去调。首先,你要知道往哪个方向去调。你要知道这个车往哪里开。第二是你要对AI带来的结果有鉴赏的能力。"

我想起一个词:方向感。

无论什么工具,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工具再好也没用。

##

将近一个小时后,有观众问关于AI自动化的问题。

财猫的回答很直接:"首先,你要纯手工手搓出一个爆款是最低的要求。如果你无法手搓出一个爆款,所有自动化的事情都无从谈起。这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批量往网上灌东西等于是造粪,平台已经开始做出很多反应了。当AI造粪机开得足够大,毫无疑问,垃圾内容会被淘汰。"

"别想着完全自动化,还是需要你用一点脑子。"他说。

有人问自己的文笔不好,怎么办。

"首先我觉得,你真的要有一个想表达的东西,让AI去帮你把它说出来,然后这个东西成为爆款的几率才会更大。"他说,"比如说我好多爆款笔记,首先我是先有了想表达的东西,然后我让AI把它以合适的风格填补出来,然后我在里面去选最好的,选了最好以后我再去做修剪做更改,最后才把那个东西发出来。"

文兄补充:"比起文笔,想表达其实是冰山之下的东西。冰山之下的那些东西看不见,但更重要。"

财猫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我看完前面那个案例,我就特别想跟那些小朋友们说一句话,'你小时候觉得特别大的事情,长大以后其实全都不重要了'。如果这个东西,我去想一个合适的标题,然后我再以那种特别细腻的文风表达出来,再配一张图,我觉得十有八九肯定能打出一个爆款。"

"我相信,真正有用的东西都是朴素的。"

他引用了王兴的话:"我犯了很多错误,交了很多学费,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神话,只有一些朴素的道理。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

"在内容行业来说,"他说,"你的内容要能够给别人提供价值,你这个东西是真的懂他们,这就是朴素的事情。"

##

有人问财猫如何提高审美和网感。

"书要看,但我觉得有时候掉进书袋里不是好情况。有的时候我特别不喜欢看了很多书,然后整天空谈,脑子不知道飘到云端想什么。想的都是一些很悬、很高、很远的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你低头来看,这个现实里有很多苦难也好,有很多现实的问题等待你去解决。"

文兄问:"你是怎么养成自己现在这种方式的?"

"我不知道。"财猫说,"我一直怀疑我有ADHD,我没有证实这个事情。另外,我妈是语文老师,可能有些影响吧。"

停了一会儿,他说:"我是一个非常重现实的,非常会和现实互动的人。就是你到底是爱具体的人,还是去爱抽象的人。我的答案绝对是去爱具体的人。"

文兄笑:"到底是钓具体的鱼还是钓抽象的鱼?"

财猫也笑:"要钓上鱼来,首先你得很抽象。但你最终要钓上的,是具体的鱼。"

##

一个半小时后,对话结束。

MindCode的闭门会没有结束语,从来是戛然而止,文兄说了句谢谢,刚才坐满全场的人,陆续离开了会议室。

我关掉电脑,想起对话中的几句话。

"千万不要把任何网民当做傻瓜。"

"不仅要学会理解猴子,还要成为猴子中的一只。"

"知道车往哪开。"

"爱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

AI会越来越强,这是确定的。

但我想起财猫说的那句话:你要有一个想表达的东西。

技术可以模仿技巧,但它不知道你想去哪里。

技术可以生成内容,但它不知道冰山之下是什么。

技术可以提高效率,但它不能替你去爱一个具体的人。

窗外的夜渐深。我想,这些朴素的道理,可能永远不会过时。

##

附:会后,大家的"一句话总结"选登

*没被选登的不代表不好,反正被选登的也没有奖品。

詹峰: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了解用户,俯视、仰视、平视都不如融入!

mayj:在ai时代创作,我们先关注技巧和提示词,而更重要的应该是个人审美和表达欲。

玉伯:感谢 @财猫 的分享,非常精彩。成为猴子、钓鱼心法、简单的提示词、手搓爆款、价值、爱具体的人,以及对王登科毫无保留的夸赞,以及解读王兴的朴素道理,都特别好。👍AI 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圣。要成为大圣,首先要成为一只猴子。[憨笑]

江流儿:很喜欢财猫的活力以及对人类群体的热爱。

阿壮:在AI时代,冰山下的深度共情能力和独特的个人洞察,才是创作者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任何工具,无论是复杂或简洁的提示词,还是高效的内容生成器,都应为这个核心服务。

小小鸟:其实今天听了财猫的发言,我有一个感触:我发现他做内容的发心可能只是因为好玩,我能感受到他发言的字里行间满满的溢出这种乐趣,也许正是他的这种乐在其中的状态,才是他能够持续做出爆款内容的“核”吧。

Suda:不要把不同圈层的人当猴子看待,大家遇到的问题是相通的,只是解法不同。尊重理解成为他们,用他们喜欢的解法给他们提供价值。

北夏:做内容的前置:好奇心/探索欲+受众分析+审美;又,受众分析首先便是“精神分析”

曹宁:第一次参加闭门会,收获从头到尾都挺大,让我印象最深的,我发现高手过招,永远都是在践行最朴素的原则,如何用AI做出比人更爆款的内容,核心点就是要了解你的用户,每个人都身处一个小圈子里,如何了解圈外的问题,那么就要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放低身子理解他们,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才能创造价值。

路不韦:整场听下来,就像临济将军说禅,机锋峻烈,夸的话就不多说了,最感慨的也是“成为猴子中的一员”,很多时候做消费者“洞察”都要这样,创作者的傲慢和偏见先放一放。

狸花猫:简单不是压缩,简单是「说人话」。P.S. 这场直播可太欢乐了

Ruby:普通人的碎碎念就是活人感,“成为”你好奇的“猴子”~

财猫在这里再加一点最近在小红书上刷到的内容,感觉很有意思,在这里贴一下:

*以上内容由实习生+临时工 克劳德·柴完成,如果你不同意,一定是他错了。

x


MindCode闭门会没有回看,偶尔会有总结(比如本期),以下是往期有总结的,大约还原了现场1%的精彩:

对话刘伟:今天的孩子需要怎样的AI教育?

对话李继刚:让AI超越平庸表现。

对话Levy:AI 能帮你了解命运吗?

对话玉伯:从Cursor到YouMind,人需要怎样的AI创作工具?

对话ListenHub橘子:文字让你"划过"知识,播客让你消化智慧。

对话向阳乔木:当编程像聊天一样简单

对话歸藏:AI 时代如何构建你的影响力

对话海辛:千日之蓝,当机器开始做梦,人类如何看见自己

对话王登科:如何构建AI伴侣?

与 AJ 聊天:她说"累了就不干了",然后带着900万人走向AGI

和谭少卿聊天:从《道德经》到Prompt

和银海聊天:沉默者是表达者的红利。

对话饼干哥哥:谈钱不羞耻,以及三句AI时代的搞钱箴言


文兄是谁?

科技领域连续创业者(目前在AI+心理领域),中美3家AI公司的CEO心智与战略教练,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动端核心产品负责人。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你关注的某些重要的AI产品,或某些备受关注的项目融资,背后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么?一个刚刚决定写点好东西的、很小众的公众号。日常发短篇,偶尔有深度长文。关注:AI、脑科学、心理学、创业等。由于在几个关联领域都有很深入思考,关注者中不乏顶级牛人,比如xxx和xx。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 内容创作 财猫 小红书 爆款 受众分析 用户洞察 AI写作 MindCode 人工智能 Content Creation Xiaohongshu Viral Content Audience Analysis User Insight AI Writ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