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1日,OpenAI宣布推出首款AI浏览器ChatGPT Atlas,竞争对手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股价下跌2.37%。该浏览器以Chromium为内核,却内置ChatGPT对话与AI代理功能,意味着全球最大AI公司首次直接进入浏览器入口级市场。
Atlas基于Chromium架构,兼容Chrome扩展,外观和功能与传统网络浏览器相近,但它把ChatGPT置于操作逻辑的中心。用户访问网页时,右侧会自动弹出ChatGPT侧边栏,可即时提问、总结、翻译或执行任务。用户阅读影评、浏览菜谱、编辑邮件时,都能实时调用ChatGPT操作。
OpenAI工程主管Ben Goodger表示,Atlas的目标是让用户“与网页对话”,而不是仅仅浏览页面。浏览历史与任务记录将帮助AI形成上下文理解,从而给出更个性化的回应。与传统浏览器相比,Atlas更接近一个具备行动力的AI代理。
Atlas的代理模式,允许ChatGPT在浏览器中代替用户执行操作,例如预订餐厅或航班、修改在线文档等。目前,该功能仅向ChatGPT Plus、Pro及Business级订阅用户开放。在公告中,OpenAI开发者展示了ChatGPT如何在网上找到菜谱并自动购买所需食材。从AI代理访问购物网站,到将所需食品加入购物车,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分钟。
传统浏览器的功能顺序是:用户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返回链接,用户自行筛选。Atlas试图反转这一流程。ChatGPT成为首个接触层,主动为用户执行搜索、筛选与任务操作,信息入口从Google搜索迁移至ChatGPT对话界面。
Atlas对Google的威胁恰恰来自入口迁移。如果用户直接在ChatGPT侧边栏完成任务,他们不再需要通过Google搜索进入网页。广告展示与搜索流量的减少将直接冲击Alphabet核心收入。Atlas目前在macOS平台率先上线,计划未来扩展至Windows、iOS和Android,其Chromium内核确保兼容性与流畅体验,使用户几乎无需学习成本即可迁移。
截至9月,Chrome的用户数约为30亿,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71.9%。Google已将Gemini AI集成至Chrome,希望以此保持优势。然而,Google的AI功能仍以搜索扩展为主,未改变浏览器的根层结构。Atlas的不同在于,它将ChatGPT嵌入浏览体验的每一步,使AI成为主要交互对象。
Atlas并非唯一的AI浏览器。Perplexity的Comet、Opera的Aria、The Browser Company的Arc均有类似尝试。但OpenAI凭借ChatGPT的用户基础与模型优势,拥有更高的集成深度。ChatGPT目前拥有超过8亿注册用户,其中多数为免费用户。推出浏览器可将流量沉淀到自有平台,并为付费订阅与广告合作创造新的变现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AI浏览器功能极强,但风险也极大。它不仅使用可信的用户输入,还必须使用不可信的网页内容来形成提示。即使是论坛网站上的恶意评论,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处理敏感信息(如银行和通信)的会话最好依旧保留在常规浏览器中。研究人员建议用户将传统浏览器与代理浏览器分开,慎重对待,区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