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的遗体告别仪式于10月24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以一首手书短诗表达哀思,诗中写道“港岛悲闻坠大星,满天秋雨叶飘零。先生原本仙乡客,归去犹留百世馨”。莫言回忆起与杨振宁的四次会面,并提到两人曾就爱迪生穿越时空来到现代最意想不到的发明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是手机。杨振宁先生于10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 纪念杨振宁先生: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于10月24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各界人士前往悼念。
📝 莫言手书悼诗:中国知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以一首充满深情的短诗表达对杨振宁先生的哀思,诗中将杨振宁比作陨落的巨星,赞颂其不朽的贡献。
💡 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文章回顾了杨振宁与莫言曾于2013年在北京大学进行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对话中,两人就现代科技,特别是手机,给时空穿越者带来的惊喜进行了探讨,展现了跨领域的思想交流。
💔 缅怀与追忆:杨振宁先生于10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其遗孀翁帆也发文表达了对先生多年陪伴的感激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切的怀念。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遗体告别仪式星期五(10月24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知名作家莫言以手书短诗表达悼念。
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莫言手书短诗写道:港岛悲闻坠大星,满天秋雨叶飘零。先生原本仙乡客,归去犹留百世馨。落款是“晚生 莫言”。
莫言还写道:“惊闻杨振宁先生仙逝,忆起与先生四次相见情景,书短句以寄哀思,将来或可再写长文。”
报道说,杨振宁与莫言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当时91岁的杨振宁问:“如果把爱迪生请来,在这个世界生活一个礼拜,哪一个东西是他最意想不到的?” 莫言接话道:“手机,我觉得是手机。”
杨振宁说:“我也同意是手机,用这个东西,我们就能和远在美国的人通话,多神奇啊。”
杨振宁因病于上星期六(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其遗孀翁帆隔天刊文缅怀,感慨“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