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10月24日 01:37
上坤地产退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坤地产因未能按时发布2023年年报和持续停牌,被香港联交所除牌。公司因核心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员工离职,以及审计材料准备不足,导致年报“难产”。股价从上市初期的2.28港元/股暴跌至0.013港元/股,市值从45.6亿港元锐减至2694.82万港元。退市反映了企业经营失序与债务危机,其快速扩张模式在市场调整期暴露问题,债务高企且现金流紧张,最终陷入困境。

📉上坤地产因未能按时发布2023年年报和持续停牌,被香港联交所除牌。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员工离职,以及审计材料准备不足,导致年报‘难产’。

📈股价从上市初期的2.28港元/股暴跌至0.013港元/股,市值从45.6亿港元锐减至2694.82万港元,反映市场对其信心的崩塌。

🌪️公司快速扩张模式在市场调整期暴露问题,高周转、高价拿地埋下隐患,债务高企且现金流紧张,最终陷入经营困境。

🏢业务收缩与持续亏损导致高管层频繁变动,董事会成员从多至少,业务收缩与持续亏损被认为是与管理层变动有关。

🤔退市后,上坤地产能否走出债务困局、实现业务重整,仍是个未知数,成为民营中小房企在行业调整期的一个缩影。


财联社10月23日讯(记者 李洁)曾风光上市的上坤地产(06900.HK),在香港上市不到五年,便以退市黯然收场。

香港联合交易所近日宣布,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规定,上坤地产上市地位将于2025年10月27日上午9时起正式取消。

该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已暂停买卖,由于未能在2025年10月1日或之前履行联交所的复牌指引并恢复股份买卖,上市委员最终决定将其除牌。

至此,这家2020年年底才登陆资本市场的房企,在短短四年多时间里,走完了从敲锣上市到退市历程,成为行业调整期部分房企生存困境的一个缩影。

退市导火索

上坤地产的退市,始于年报“难产”与持续停牌。

由于未能按时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和年报,上坤地产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点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暂停交易,直至公司发布全年业绩公告为止。

对于延期发布2023年年报的原因,上坤地产方面表示,由于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员工的离职,以及审计材料准备不足,严重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进度。

尽管联交所后续发出复牌指引以及额外复牌指引,要求其公布所有未刊发的财务业绩、公布业务更新及复牌进展等,上坤地产仍未能达成相关条件,也未能披露2023年及2024年年报。

最终,因未能在2025年10月1日截止日前达成复牌条件,上市委员会对其作出退市决定。

该公司停牌前的股价,折射出市场对其信心的崩塌。截至停牌前,上坤地产股价报0.013港元/股,总市值仅2694.82万港元,与其上市初期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2020年11月17日,上坤地产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当日开盘报2.28港元/股,总市值45.6亿港元。

分析人士指出,上坤地产的退市,表面看是年报延迟导致,实则是快速扩张中企业经营失序与债务危机的必然结果。

2022年11月,上坤地产因一笔美元票据交换要约未获足够持有人同意引发违约,进而导致2023年到期的13.5%优先票据交叉违约。2023年1月,因未能偿还1.602亿美元本金及利息,上坤地产债务违约。

“优先票据违约,叠加无力偿还银行借款及其他债券本息,市场对其信心崩塌,退市成为必然结局。”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从盈利到巨亏的断崖式坠落

上坤地产成立于2010年,由前建业地产副总裁朱静创办,最初在上海开发住宅项目,2016年首次进入苏州,开始在长三角进行布局,2017年先后进入安徽浙江广东,并在2018年进军湖北河南市场。

2019年上坤地产提出赴港IPO计划,并于2020年11月顶着“新锐房企”光环成功上市。在上市前的2020年,其一年新增24个项目,耗资超百亿元。

彼时其财务数据尚显亮眼,营收保持增长态势,2019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75.35亿元、81.9亿元、83.4亿元。上市后该公司仍快速扩张,2021年新增24幅地块,合约销售额达248.4亿元,一度跻身行业百强。

然而,高周转、高价拿地的扩张模式也埋下了隐患。

伴随2022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上坤地产经营急转直下,2022年营收骤降至30.34亿元,同比下滑63.61%,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9.12亿元。同时,上坤地产2022年销售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公司销售额从2021年的248.4亿元降至82.9亿元,2023年又降至30.1亿元。

其利润端的波动幅度也不小。2019年至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亿元、3.56亿元、2.5亿元,2022年巨亏19.37亿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金额为3.54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该公司业务快速扩张,使得企业债务高企,在市场调整期未能妥善管理好流动性,加之现金流持续紧张,成为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截至2023年6月末,上坤地产未偿还借款总额高达约103.48亿元,而现金及等价物仅约7.48亿元。

为缓解压力,上坤地产开始出售项目股权,但回笼资金有限。2022年其先后出售郑州上坤置业60%股权及杭州上坤置业全部股权,仅获现金339万元、3345万元,相对于百亿债务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2022年起,上坤地产被迫开启“自救”,持续裁员优化,员工人数从2021年的1083人缩减至2023年上半年的525人。

高管层也频繁变动,2023年至今,多位公司董事会成员先后辞任,包括独立非执董周喆谢骏、林朝虹、郭少牧和欧阳宝丰,执行董事盛剑静,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张启昌。

截至目前,上坤地产的董事会成员仅剩执行董事朱静(主席)和非执行董事林劲峰。公告未明确说明高管变动原因,但业务收缩与持续亏损,被认为与管理层变动有不小关系。

从区域黑马公司到退市房企,上坤地产的历程成为民营中小房企,在行业调整期的一个缩影。退市之后,其能否走出债务困局、实现业务重整,仍是个未知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上坤地产 退市 房地产 债务危机 市场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