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10月24日 01:35
快递企业开拓小众场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快递企业在双11后面临增量天花板,纷纷通过挖掘细分场景创新。顺丰推出新车牌寄递服务,德邦提供车辆托运,京东强化节日送礼配送。这些企业通过拓展文旅、会展、逆向物流等领域,寻求反内卷、锤炼核心能力并把握政策机遇,实现从规模到价值竞争的转型。

📦 顺丰推出新车牌寄递服务,通过App选号后直接邮寄车牌车证,覆盖全国近150个城市,打通B2G2C业务链路。

🚗 德邦推出全国返程轿车运输服务,提供取送、装载固定及全程监控,依托大件物流基础,满足长途托运需求。

🎁 头部快递企业布局“快递+文旅”,顺丰提供行李寄递、特产直邮等服务,京东强化旅游行李寄递,中通、申通推出特产极速寄。

🌍 快递企业加速国际化,顺丰加密国际航线,圆通建设海外枢纽,开辟服务中国制造出海的新赛道。

🔍 特色场景成为快递企业服务品质的“试金石”,如“以旧换新”场景锤炼出AI图像检测技术,实现2小时全流程闭环管理。

双11的快递增量,确实遇到天花板了。

从水果到鲜花,从月饼到大闸蟹,从端午到国庆,快递企业几乎以一产品一更新的速度来挖掘细分垂直场景需求,甚至做到一产品一配套。

520送礼,京东推出“京尊达”,专人专车配送表白礼物;618国补,快递企业压缩“送新取旧”时效至2小时;国庆自驾游,德邦推出“车辆托运”服务,完美避开返程高峰;年底提车,顺丰上新“新车牌寄递服务”,不用再去车管所排队人挤人……

快递企业为何执着于“解锁”创新寄递场景?未来还有哪些场景待开发?快递又将会对社会生活渗透到何种程度?

01 持续解锁小众赛道

2025年,快递企业们纷纷开始“整花活”。

顺丰闷声干大事,锁定新车牌证这一高频、标准化场景,打通B2G2C(政府到消费者)业务模式链路,和“交管12123”合作,推出新车牌、车证寄递服务。

从11月1日起,车主通过App完成选号后,不用在车管所线下“摇号”排队等待,可以直接选用顺丰邮寄,目前顺丰“牌证寄递”服务已经覆盖全国近150个城市。

亿豹网发现,相比顺丰只是送车牌车证,德邦已经开始直接“送车”。

双节期间,德邦启动全国返程保障机制,在全国返程高峰期推出轿车运输服务,从车辆取送、装载固定到全程可视化监控,像寄一个包裹一样,去“托运一辆车”。当然,德邦之所以敢这么干,还是依托此前在大件物流领域的运营基础。

另一方面,体现了德邦对于用户需求场景深度挖掘的潜力,正如用户所言,将近2000公里的车程,自己要开一天一夜,还可能堵车,托运反而更省心。

至于“快递+文旅”服务场景模式,头部快递企业们更是“轻车熟路”。

顺丰、京东、德邦、中通、申通等企业,都已经布局,推出各类服务产品,针对“空手出游”用户需求不停地“挖呀挖”,从行李到特产如今到自驾游的轿车,全都包干。

其中,顺丰有“行李寄递”、“特产直邮”、“沉浸式邮局”;京东有“旅游行李寄递”;中通和申通则分别是“特产极速寄” 和“开学季行李”;德邦在今年双节期间,在上海迪士尼、重庆洪崖洞、西安博物馆等热门旅游景点都提供“即买即寄”服务。

展会物流近年来也成为快递企业解锁小众特色赛道的方向之一。

亿豹网获悉,顺丰、京东、圆通、德邦目前在展会物流领域比较活跃。其中,顺丰和京东都参与了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物流服务保障,德邦则通过与专业平台“展瞬达”合作,推出“展会大件发德邦”,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提供服务。

圆通则依托其国际供应链和智慧物流技术,参与了多项国际级、国家级的重要展会和体育赛事的物流服务保障工作,包括2022年的亚运会、今年的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还牵头起草《在华国际体育赛事通关和货运管理指南》,成为跨境物流与关务服务标准制定与参与者。

此外,针对各种520、七夕、圣诞等“节日送礼”这一场景,快递企业也开始发力。

京东在520期间升级“京尊达”服务,重点强化在时尚奢品和礼品配送场景中的应用,采用专人专车配送、定制化包装及专属客服服务模式。数据显示,在5月20日当天,该服务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六一儿童节当天,订单增幅接近80%。

02 三大理由探索创新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3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较去年提前37天达成这一里程碑。

亿豹网认为,在快递业务量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探索小众特色寄递场景已经成为快递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是反内卷、寻增量的必然选择。想要不受低端低价竞争的束缚,摆脱“量增价跌”的困境,快递企业必须“另寻他路”,通过开拓文旅、制造业、会展、逆向物流等细分市场来寻求新增量,是跳出同质化竞争、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的关键出路。

传统电商件业务利润微薄,而特色新场景的定制化、高附加值服务,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空间和更强的客户黏性。

与此同时,相较于仓配、无人机、无人车等需要长期大规模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场景的开拓能够更快转化为实际订单,实现投入与产出的高效循环。

其次,特色细分场景是快递企业服务品质的“试金石”,可以锤炼核心能力。这些细分垂直领域就像是快递企业的“练兵场”,通过应对各种特色需求,能够有效锻炼企业的需求匹配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

比如在“以旧换新”这个寄递场景中,需要有“智能核验系统”作为技术支撑,通过AI图像检测与数据验证技术,快递企业才能实现“送新取旧”全流程闭环管理,将签收时效压缩至2小时内完成。这种在细分场景中锤炼出的精准服务能力,能够转化为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顺应政策导向,把握结构性增长机遇的关键。政策层面,一直是积极鼓励快递企业“下乡、进厂、出海”,同时“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也催生新的物流需求。

比如在“出海”方面,顺丰加密国际航线、圆通建设海外枢纽等举措,表明头部企业正加速国际化布局。这些企业并非简单与国际巨头正面竞争,而是开辟了服务于中国制造出海或区域贸易的新赛道。

综合来看,快递行业正经历从规模竞争到价值竞争的重要转型期。开拓小众特色寄递场景,不仅是应对当前行业困境的权宜之计,更是构建未来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通过深耕细分市场、锤炼服务能力、把握政策机遇,快递企业才有望真正走出“量增价削”的发展困境,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快递观察家”(ID:exobserver),作者:亿豹网,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快递企业 细分场景 创新服务 国际物流 价值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