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未来手机品牌将清晰地划分为两大阵营:拥有自研芯片的品牌和不具备此能力的品牌。他强调,自研芯片并非孤立的技术,而是赋予品牌底层芯片能力,从而实现软硬件深度融合,带来更佳的用户体验。卢伟冰以iPhone为例,说明了芯片、操作系统和生态掌控的协同作用,并描绘了小米未来通过自研芯片、澎湃OS以及人车家全生态,结合AI技术,为用户提供主动智能体验的愿景。
🚀 未来手机品牌格局将出现分化,核心在于是否拥有自研芯片。卢伟冰认为,掌握自研芯片技术的品牌将与否者拉开差距,形成鲜明对比。
💡 自研芯片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芯片本身,更在于其带来的底层能力,能够推动软硬件的深度融合,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 卢伟冰以iPhone为例,说明了芯片、操作系统和生态掌控三者结合带来的优势,并以此为蓝图,设想小米未来构建基于自研芯片、澎湃OS以及人车家全生态的主动智能体验。
本文来自快科技
快科技10月22日消息,“未来手机品牌分成两类,有自研芯片和没有自研芯片”,卢伟冰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被问及“自研芯片对小米的未来有多重要”,卢伟冰直言,在自己的认知中,未来手机品牌分成两类,有自研芯片和没有自研芯片。
自研芯片不只是自研的芯片本身,它带来的是底层的芯片能力。这个的好处就是,能够推动软硬件深度融合,带来更好的体验。
比如iPhone的功耗控制很好,就是既有芯片,又有操作系统,还有自己对生态的掌控,这三层耦合到一起的结果。
“你可以简单设想一下,底层是小米的自研芯片和澎湃操作系统,上层是人车家全生态,通过AI可以给用户提供非常完整的主动智能体验。 ”卢伟冰说。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朝晖
文章内容举报]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