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 -- Matrix 10月24日 00:51
从学习打字开始,重启人生新篇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讲述了作者因腱鞘炎引发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并决定从学习打字开始重启人生。作者详细记录了学习标准打字手势的曲折过程,包括尝试、逃避、反复练习,以及如何通过免费平台和科学方法克服困难。最终,作者不仅提高了打字速度,缓解了手腕疼痛,更重拾了自信,为人生开启了新的可能性。文章强调了微小改变的力量和坚持的重要性。

🖱️ 身体的信号不容忽视:作者因长期大量打字操作,右手腕出现剧烈疼痛,被诊断为腱鞘炎,这成为其反思生活方式、寻求改变的直接导火索。这提示我们应关注身体发出的不适信号,及时调整生活和工作习惯,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

⌨️ 学习打字的新挑战与方法:作者在学习标准打字手势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寻找资源、理解规则到反复练习的困难。通过使用免费的英文练习平台(Typingclub),作者将枯燥的练习转化为游戏化的体验,并学习了正确的坐姿、手腕摆放等健康打字技巧,克服了练习瓶颈期,最终实现了打字速度的显著提升。

💡 微小改变的力量与自我实现:通过学习打字这一看似微小的改变,作者不仅解决了身体健康问题,还重拾了读研时丧失的自信,证明了通过坚持自学和掌握新技能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文章强调,重启人生不一定需要重大的决定,日常的点滴进步同样能带来积极的人生财富。

🚀 双拼学习与未来展望:在掌握标准打字手势后,作者进一步学习双拼打字,并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体验到了高效的输入方式。文章最后鼓励读者,无论何时开始,坚持做想做的事情,运用正确的方法,都能为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


重启人生,听起来似乎可以和过去一切不喜欢的事物做切割,迎来自己新的美好人生。特别在当下,经济发展放缓,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压得每个人喘不过气,很多人决定脱离原有轨道,重启人生。备考上岸、出国留学、辞职旅居、学一门手艺……都是重启人生的热门方式,跳出原有生活环境,重新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我的重启则从一个小小的改变开始——学习打字。

疼痛来袭,身体表达无言却直接

今年上半年,我还在学校写毕业论文。大量打字、操作鼠标,让我右手大鱼际处的肌肉开始变得僵硬,手腕腕骨活动时也时常感到滞涩肿胀。由于忙着写论文和投简历,我并没有很在意这件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右手的不适感越来越强烈,每当我把手搭在鼠标键盘上,右手里就像藏着细细的针一样,在我的皮肉和关节上扎来扎去,想转动手腕放松下,手腕立马发出闷闷的“咔哒咔哒”声,仿佛一只亟需修整上油的机械手。本以为少打字休息几天就会好,可某天拎着一袋水果走在路上,右手手腕突然传来一阵剧痛,疼得我赶紧放下水果,站在路边揉手腕,右手终于不堪重负,向我强烈抗议。

按照症状上网查了之后,我发现这就是典型的腱鞘炎。

“当手腕长期、频繁、过重使用时,桡骨茎突处上的肌腱会被摩擦,造成局部水肿发炎……”“女性由于做家务、抱孩子、手洗衣服,发病率是男性的6-10倍……”

看着对腱鞘炎成因的详细介绍,我不禁后悔自己过度使用右手。可毕业在即,论文和投简历哪个也不能停,我只能多揉一揉手腕、学着康复视频里的锻炼方式缓解手腕的疼痛。

上班后,我继续和文字、数据打交道,每天要输入大量文字、经常操作鼠标。很快,右手手腕又开始疼起来。我想,这次真得改变下,还有四十年的班要上,没有个健康的身体可不行。有了改变的想法,我开始留意自己怎么使用右手。之前写论文手腕疼后,我有意识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右手的使用频率和强度,单手能做的事都交给左手,双手协作的多用左手出力。但工作是离不开右手的,特别是打字和操作鼠标。

我打字虽然不是“一指禅”,用某几根指头在键盘上点击,但也不是标准打字手势。多年使用电脑,自己摸索着养成了盲打的习惯,十根手指也能在键盘上待着,但在实际打字中,右手除了负责键盘右边的键位,还时常跨越到左边,到左手附近敲几个字母,左手只需要偶尔按下大写键、shift键,以及选字时键盘顶部几个数字字母键。此外,右手还时常需要点击挪动鼠标,这也是不小的工作量。双手分工如此不合理,也难怪右手要发作腱鞘炎了。

徘徊——尝试,逃避,再次尝试

在意识到必须改变打字习惯后,我在浏览器里输入 “如何培养打字标准手势”,在弹出的海量信息里找寻起来。其中,有不少标榜几分钟学会打字手势的视频,点开一看,往往是一双手搭在键盘上,背景音简单说几句摆放手指的方式,就开始噼里啪啦打起字来,几个视频看下来,毫无帮助,直让人心头火起。

退出视频,我开始看打字相关的文字教程。逐一浏览帖子后,我意识到,标准打字每个键位都有其对应的手指操控,形成打字标准手势的肌肉记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投入少则一周、多则一月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练习。深吸一口气,看着花花绿绿的键盘分区图和下面写的对照说明,我的眼睛在键盘和屏幕之间来回穿梭,试图在键盘上寻找每个手指应该控制的键位。原来,每个手指都有好几个键位要负责,由于键位并非按照字母表顺序在键盘上排列,每个键位代表什么字母,它的附近是哪些字母,这些都需要重新学习!

晕头晕脑地关掉浏览器,我像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一样,刷起了手机。“手腕疼?小事罢了,都是可以忍受的。”“练习打字太浪费时间了,现在还有这么多工作,不值得。”我在心里这样想,为自己的逃避行为找借口。

工作几个月后,我越来越感到这份工作对我活力热情的吞噬,想找到可以逃离的方式。但人还是要挣钱吃饭的,在小红书上,想辞职的人、待业的人,都会被推荐去写网文作为过渡。写网文,要想拿到保底收入,每天最少得写3、4千字。按照这个强度,以我原来的打字方式,没挣上钱,就先得养伤了。

偶然一次,我看到有人发文章讨论五笔打字和双拼打字的优劣,这是我第一次详细了解五笔和双拼。五笔是键位对应不同的笔画,相当于用键盘“写字”,不需要会读,会写字就能打出来。双拼和全拼类似,用键盘“拼读”出汉字,会读就能打出来,只是这样久了,难免会提笔忘字。全拼多数键只对应一个发音,而双拼首次击键是声母,二次击键是韵母,两次击键构成一个字。对比之后,我觉得双拼可以在拼音基础上进阶,相比五笔的学习成本低,我不是专业录入,只是想比以前的打字速度快一点,综合来看学习双拼性更合适。

上网找了一个双拼的键位分布,有官方记忆口诀,我很快就背下键位和韵母的关系。经过一天艰难的练习后,我发现,用自己原来的方式练习双拼,是越练越乱。练习双拼,必须熟悉键盘上每个键位的分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练习标准打字手势。绕了一圈,依然是要从最基础的标准打字手势练习开始。

一个人的“打字升级”之路

工作后,再想学习新技能不是件容易事。我每天只能在工作间隙找时间练习,下班之后,再挤出时间练习。为了记录自己的变化,练习开始前,我先在英文测速网站上测试每分钟打字数量,只有12-13wpm(每分钟12-13字),换到中文网站,用全拼测试,竟然也只有43字/分钟。这个结果让我非常惊讶,用了键盘十几年,我的打字速度竟然这么慢。一阵悲愤,啥也别说,开始练习吧。

起初,我在一个中文打字平台上练习,不仅不好用,而且没练几节课就要收费,作为刚毕业的穷学生,只得再找其他练习资源。很快,我找到了一个界面简洁的英文免费练习平台(Typingclub),练习过程中,我还惊喜的发现,开发者准备了很多小短片,讲解标准键位的由来、如何在键盘上摆放手指、什么是正确的坐姿、使用电脑注意休息……此外,每当练习结束,页面上会出现一排小星星,当速度和准确性都达标后,就能点亮一排星星;而满足练习时长、练习速度有突破或坚持练习几天,网站就会弹出大大的奖励话语和徽章。我能坚持练习下去,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平台把枯燥的打字变成了一个好玩的游戏。

好用,可惜账号用混了,好多奖励找不到了

在纠正了手指位置后,我开始疑惑手和胳膊该怎么放。我工作用的是个大的外接键盘,也比较高,我的手腕会自然抬起打字;下班回去后,我用笔记本自带的键盘练习打字,手腕会习惯性放在金属面板上。我以为两者没有区别,可我用笔记本打字久了,手腕就会疼。一番对比,我发现手腕放在金属面板上时,要移动双手,就会弯曲手腕。

几番查找,最后一个康复医生的视频解开了我的疑惑:打字时,手腕要和键盘在水平高度上要接近,大臂和手始终保持在一条线上,当需要挪动手到键盘其他区域时,由大臂带动小臂和手移动,而不是手腕弯折到其他区域,手腕如果长期弯折,出现腱鞘炎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这个重要的健康提示,我从来没有在打字经验贴或视频里看到,然而,当我在打字平台上继续练习,才发现后面一个短片里,讲解了怎样正确摆放手腕和胳膊。

练习盲打,要从找准基准键开始。其中,“F”键和“J”键上有凸起的小杠,对盲打确定手和基准键的位置很有帮助。左手“F”“D”“S”“A”,右手“J”“K”“L”“;”,这一排基准键是食指到小指在键盘上的基础位置,手指在这一排上下左右挪动打字,打字间隙,也在这一排休息。两个拇指悬停在空格键上。基准键的练习,最难的是无名指和小指单独用的时候少,在键盘上打字使不上力气,需要着重练习。

基准健练习结束后,开始练习上面一排键位,原本有点灵活的手指再次变得无比僵硬,大脑和最末端的手指仿佛失联了一样。像“R”和“T”,“Y”和“U”,在键盘上是紧邻的字母,它们分别由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敲击,手指稍微偏移就会打错;练习基准键时,无名指和小指就很差劲,现在增加了更多需要敲击的键位,表现更是惨不忍睹。这段练习中,时常手指一动,一连串红色错误提示就显示在屏幕上,简直是一串扎心的飞镖,放弃的冲动时常涌现。

更让人绝望的是,在努力练习两周后,当我把每个键都练习到40wpm的速度,自认为手指已经可以熟练在基准键和上排键位之间来回穿梭,没想到在整体测试中,我的打字速度只能维持在25wpm,准确性也不高。这种结果实在让人灰心丧气,我开始反思哪里出了错,是练习的方法不对,还是到了练习中的瓶颈期?

回到最基本的原理,打字是建立大脑和手指间的肌肉记忆,但肌肉也是会累的。几周的练习下来,我的手指头时不时会刺痛,眼睛也干涩发红,确实需要缓一缓。放平心态,我暂缓了两天练习,留出时间出门散步和做家务。再次开始练习,我减少了单次练习时间,多休息眼睛和肌肉。重新练习,我发现手指从基准键到上排键位其实并不熟练,又经过一周的协调训练,我的整体打字速度终于成功突破40wpm,达到了48wpm。跨越最难的上排键位和瓶颈期,掌握下排键位真是小菜一碟,又练习了3天,我终于能略微生疏地用标准手势打字,键盘仿佛成为手指的延伸。

微小改变,敲出人生新篇章

从生疏到熟练,标准打字的优势逐渐显现。我的打字速度有了明显提升,并且手腕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出现疼痛,同时,我在练习中适应了键盘打字输出英文,现在自己能不看键盘,随心打出简单的英语句子。

除此之外,学会标准键位本身就是一项出色的成就,证明我用能力坚持自学并学会一项新技能,这有效帮我找回读研时丧失的信心。

数十个小时的投入,不断敲击键盘,建立手指和每个键位间肌肉记忆,内化掌握键位布局是个大任务。我几次都被练习所需的时间成本吓退,又或者,被自己想象中的困难吓退。

开始练习后,按部就班跟进平台课程,每次只练习2个键位,大量复习旧内容后才学习一点新内容,练习数据提供及时的反馈、掌握单个键位的短期目标和掌握整体键位的长期目标相结合……所有这些,都是在践行如何科学学习,把原本难以实现的大目标,被拆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在每日练习中逐步向前推进,最终达成大目标。

我刚开始练习用的键盘是办公室常见款,对于手小的人来说,这种键盘间距大,键帽回弹不好,练习难度比较大。我的大脑不断诱惑我先暂停练习,等买到合适的键盘再练习。以前有无数次,我兴冲冲提前准备好一大堆觉得学习新技能要用的东西,但凡稍微遇到点困难,就去买新东西辅助学习,而大多数物品,从来没上过,久而久之,不光浪费了钱、时间和精力,也消耗了我的学习新技能的心力。这次,在大脑提出要买一把新键盘再开始练习后,我断然写下“决不买键盘”,贴在书桌上。当我坚持练习下去,越练习越顺利后,买新键盘的想法再也没有出现过。

学会标准打字手势后,我的大脑可以有效指挥手指敲击字母建,全拼问题不大,而双拼是在全拼的基础上形成独立的打字口诀,我还要继续学习双拼。虽然免不了初学的磕磕绊绊,但现在的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篇文章就是我用还不熟练的双拼打出来的。坚持做想做的事没有那么难,接下来,除了学会双拼,我还想重新捡起以前放弃的爱好。

重启人生,可以是改变人生走向的重大决定,也可以是每天日常里的微小改变。做出果断的抉择固然可贵,但每天坚持拿出一点时间来投资自己也十分难得。时间的复利滚滚向前,尝试做最想做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相当客观的人生财富。

后记

标准打字手势是年初练习的,天特别冷。毕业后,在办公室再次体会到了《送东阳马生序》里:“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读书确实改变命运,但远不如时代大手有力。

3月份起了记录自己练习打字的想法,忙着继续双拼的练习,搁置了。小鹤双拼口诀是在练习标准打字手势之前就背了,试了好几个网站,最后用“纸砚”练习,“纸砚”的好处是里面有好文章可以对着敲,网页审美好,免费无广告。逐渐将双拼融入日常工作,基本每天都能感到进步,一个月后明显感觉打字快多了,现在偶尔用全拼是真不适应,心想怎么会这么落后,比不上双拼一点简单和高效。

最喜欢打汪老《昆明的雨》,勃勃生机,趣味盎然

大半年过去,口诀忘得差不多了,全靠肌肉记忆打字,偶尔会出错,但想一下也能纠正过来,普通打字提速够用。打字和学外语类似,都是长尾效应很强的技能,推荐有想法的朋友尽快开始,但什么时候学都不晚,做好每件小事,信心自然会增强。

这篇稿子6月写出来,本来想投稿挣稿费买个好看键盘,没投中,整理整理,发出来,也算是个记录,再不发都明年了……

记录至此,欢迎互联网朋友们来交流!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打字 腱鞘炎 重启人生 自我提升 学习方法 Typing Tenosynovitis Life Restart Self-Improvement Learning Methods
相关文章
学习获得快速进步的一个关键是:尽快承认自己不行。 承认自己不行,不是指丧失自信,而是以一种白纸心态,从零开始。这是一种不小看对手的谦逊心态。 很多人是相...
近期学到的一个技能: 相信别人已经做过。 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过。一定有这个世界上某个团队某个人已经思考的非常透彻非常成熟,可能在书籍...
“人物传记学习方法”。 神作《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谈“如何学习”讲到:(唯一一篇公开访谈) “先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去读人物传记、回忆录、史...
Comment on Breaking – CoinMex to Launch Its Own Token for Exchange and Become First Crypto Exchange to Support ONG Introducing CT by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медициналық университетінің оқу ақысы 2023
客观来说,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贫穷,如果你真的穷,你做好一件事情,我一年给到你100万,如果你拿不到钱,我给你。 什么事情呢?一年365天,你每天去锻炼、减...
六经注我,一切牛人都是我的谋臣而已 我最近在梳理这10年影响我最多的三个人,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世界没有完美的老师,最好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谋臣。 听多数人的...
在读各学科书籍时, 有一个小技巧, 找到那个学科根子上的那个概念, 然后遇到一团乱麻的复杂局面或者一个高深复杂的理论时, 就回到那个概念上, 重新分析, 经常会有...
给男孩子的建议 1、普通男孩,翻盘的第一张牌,必须去更好的圈子,去认识更高层次的人。而更好的圈子,只能是工作、学校、或者由家境带来。至于什么酒吧、高档酒...
猴子心态VS僧人心态 Monkey Mind:被细节困扰 过度思考 抱怨比较批评 短期满足 苛刻专权 自我中心执迷不悟 被愤怒等情绪掌控 寻求应急之道 Monk Mind: 专注问题...
不好说什么,如果自己都没有什么变好的欲望的话,那就只能无病呻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