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随着冷空气南下,秋高气爽时节,多地中小学迎来“春秋假”。这一政策旨在优化假期结构,提振服务消费。与传统寒暑假相比,春秋季气候适宜,更利于出游,也有助于错峰出行。专家认为,春秋假不仅能增加假期数量,更能通过消费时间再分配、需求结构升级及区域经济平衡,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产生显著增量。然而,政策的有效落地需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配合,包括落实家长带薪休假、合理安排课程进度,以及提供必要的课后托管服务。中小学春秋假的推行,有望成为推动全社会假期福利完善的起点。
📚 **政策背景与目的**: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调整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此举旨在优化假期结构,提振服务消费,并强调在不改变总教学时间和放假天数的前提下进行科学调整,以适应气候条件和生产安排。
📈 **经济与消费潜力**:专家认为,春秋假作为优化假期结构的探索,其对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是系统性的,涉及消费时间再分配、需求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平衡。短期内可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约0.4%~0.6%的增量,长期则有望提升至1%~1.66%,并有助于分流传统假期高峰客流,提升游客满意度。
🤝 **落地挑战与配套措施**:政策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支持春秋假,但也担忧家长带薪休假和课程安排问题。部分地区已开始尝试为学生提供免费托管服务,以解决家长看管难题,且托管服务侧重看护与课外活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 **假期福利的延伸**:中小学春秋假的推行,与国家层面关于保障休息休假权益的政策(如落实带薪年休假、弹性错峰休假)并列。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通过多方面举措,促进全社会假期福利的完善,使“假”真正成为休息和消费的有效时机。
澎湃美数课 2025-10-23 14:36 上海

冷空气南下,让不少地方一夜入秋。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今年,多地的中小学生还将迎来可以在秋天出游的新假期——“秋假”。今年 9 月,商务部等 9 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其实, “春秋假” 并不是新概念。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就提出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具体到地方,杭州地区自 2004 年实施中小学“春秋假”至今,已有 21 个年头。到了 2025 年,更多地方开始落实中小学生“春秋假”,其模式基本是与清明、五一、国庆等小长假连休。值得一提的是,乌鲁木齐市还在今年将 12 月 1 日至 12 月 5 日定为“雪假”,并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滑雪的机会。相比于传统的寒暑假,春秋季天气不会过热或过冷,气候适宜,更加适合出游。此外,由于幅员辽阔,各地入春入秋存在时间差异,不同地方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春秋假时间,为错峰出游创造了条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前所长杨宜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行春秋假作为优化假期结构的重要探索,其对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并非简单的“假期数量增加”所能概括,而是涉及消费时间再分配、需求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平衡的系统性影响。杨宜勇指出,2024 年国庆假期全国旅游人数达 8.26 亿人次,但游客满意度仅为 78 分(满分 100 分),低于平日均值 10 分。而春秋季(3—5 月、9—11 月)正值旅游淡季,气候适宜且避开传统高峰,若增设 3—5 天春秋假,可分流约 30%的长假客流。根据杨宜勇的测算,从短期(1 至 2 年)看,春秋假可以贡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 0.4%~0.6%的增量,长期(3 至 5 年)则可提升至约 1%~1.66%。如果要放好“春秋假”,不止是多增加几天假期,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 2024 年进行的一项有 1333 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71.3%的受访者支持在更多大中小学放春假,但同时也有很多受访者认为要把放春假落到实处——有 58.7%的受访者认为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带薪休假,55.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要安排好课程进度和课程时间。此前广西、四川南充等地统计部门也针对职工家庭做过春假调研,多数人表示支持,少数反对声音也集中在类似的现实顾虑上。今年春假期间,针对部分家庭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杭州市多个城区设置了托管服务点,为春假期间家长看护有困难、有托管需求的学生提供免费托管服务。托管服务以看护为主,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资源设施,提供阅读指导、文体活动、兴趣拓展等服务,不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也表示:“对于促进春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最重要的一点是鼓励带薪休假制度持续落地。如果孩子放假了,家长没有假期,那大概率孩子还是在家待着,春假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2025 年 3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中小学春秋假放在了“保障休息休假权益”章节内,和“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实现弹性错峰休假”“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等并列。中小学生“春秋假”的落地发芽,或许能成为一个起点,助推全社会假期福利的更进一步。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