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10月23日 18:06
分红与留存利润:散户视角下的股票价值考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探讨了股票价值的本质,强调自由现金流和支配权是价值的关键。从散户角度出发,作者认为分红是散户的最终价值所在,并对比了公司利润留存与分红对股东资产增值的数学影响。文章通过假设情境分析了在不同市净率(PB)下分红与留存利润的优劣,并结合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历史数据,探讨了不分红策略的潜在问题以及管理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的冲突。同时,文章也提及了税收政策对分红选择的影响,并鼓励投资者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

💰 **分红是散户的价值落脚点**:文章核心观点认为,对于普通散户而言,能够实际获得的分红才是其投资价值的最终体现。自由现金流只有在对股东有支配权时才有意义,而分红是实现这种支配权的最直接方式,而非仅仅是公司账面上的利润留存。

📈 **留存利润与分红的数学比较**:在理想化模型下(ROE和PB不变),若公司不分红,净资产会随利润增长而增加,股东资产价值同步增长;若选择全部分红,股东资产价值也可能增长,尤其是在分红后进行再投资的情况下,其增长轨迹与不分红的情况相同。但若分红仅用于消费,则资产增值速度会慢于复投或留存利润。

⚖️ **市净率(PB)对分红策略的影响**:当PB大于1时,公司留存利润并在内部增值可能比分红更有利,因为股份数增加的比例小于资产增值比例;反之,当PB小于1时,分红后自行再投资可能更划算,因为可以用分红买回更多股份。文章也指出,伯克希尔的PB并非总是大于1,且市场波动可能提供分红再投资的低价机会。

🤔 **管理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的潜在冲突**:文章质疑了“公司管理人绝对公道正直”的假设,指出管理人的薪酬和利益可能与公司规模挂钩,倾向于留存利润以扩大公司规模,而非以分红形式将现金返还股东。这可能导致管理人的决策不完全符合散户的最佳利益。

📜 **税收政策与分红选择**:文章提到,美国税收政策中,分红作为收入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利润留存则可以延税。作者认为,即使考虑税负,分红带来的自由现金流(可用于消费、再投资等)也可能比留存利润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在管理人能力不如巴菲特的情况下。

最近几天,聊了股票价值是什么的问题。谁得到自由现金流,对现金流有支配权,对谁才有意义,有意义才有价值。

得出结论,只有分红才是散户的价值所在。

老有人执迷于留存利润可以创造更大收益。伯克希尔不分红成为典型范例。

伯克希尔不分红真的好吗?

假设公司管理人绝对公道正直,股东,包括小股东利益,就是管理人的唯一追求。公司价值就是股票价值,就是股票持有人的价值,可以划等号。

下面从散户角度思考问题。

从数学关系上,如果ROE不变,pb=1不变,是否分红没有区别,这是确定的。

以下简化处理,不考虑折现率。

期初买入100元一股,ROE=15%不变。第一年净利润15元,不分红滚动变成净资产,每股净资产由100增加至115。第二年类似,不算了,每股变成132.5,以后各年=100(1+15%)的n次方,n是年数。公司总资产以年化15%的增长率增加,散户所占比例不变,资产价值同步增长。

同样条件,全部分红。分两种情况:1分红留自己手里睡大觉,第一年,股票价值100,分红15,合计也是115。第二年合计130,第四年145...。第n年=100+15n,加和显然比次方少,但也很可观。2.分红复投。第n年,=100*1.15的n次方。散户持有资产价值与不分红完全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点:公司总价值没变大,散户之所以资产变多是因为股份数变多的缘故,从1股变成了1.15的n次方股。

那么作为散户,你是喜欢分红呢还是不喜欢分红呢?

如果你问巴菲特喜不喜欢分红?你猜他会怎么说?你只问问他为啥自己不分红,却总是买高分红的股票或公司。

试想一下,如果喜诗糖果不把钱交给巴菲特买别的股票或公司,只顾着自己挣钱自己花,不断扩张开店,占领全世界。你猜猜现在还有没有伯克希尔的今天?

以上都是假设。

其中pb=1且不变是分不分红都一样的关键因子。

如果pb大于1,留在公司划算,因为股份数增加比例少;相反,如果pb小于1,分红划算,因为可以买回来更多。

你猜,我要是分红拿在手里会不会等到pb小于1的机会?

我搜了一下,资料不多,但是可见端倪。历史破净时期:

“1973-1975年,美国股市整体下跌,伯克希尔股价从90美元跌至40美元,跌幅达56%。

1987年股灾,全球股灾导致股价从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跌幅25%。

1990年海湾战争,股价从8900美元跌至5500美元,跌幅38.2%。

2008年金融危机,股价从99800美元跌至44820美元,跌幅达56%。 ”

数据不好找,只有这个了,2011~2020长时间破净

不分红,公司变大,股东资产跟着变大。全分红,公司不变大,但是股东资产同样变大。择机买,还有可能更多!

当然,如果所有股东都这样想,股价就会变大,或者有高价没成交量,买不进去。大多数人不买,会不会等到股价极端高,会不会获益更多?

股东可能都一样想吗?想挣钱,就得想法正确,对不对?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巴菲特说过体量太大难以找到好目标,如果体量小可以做到年化50%。以巴菲特的能力,如果不是一味追求大,股东会不会获益更多得多?

可惜的是,分红不符合管理人的利益,你只是不得不接受事实而已。你想想是不是这么一个理?巴菲特每年只领工资10万,纯粹为了乐趣。其他管理人或基金经理什么工资水平?跟公司规模挂不挂钩?你猜他会怎么想?

绝对公道正直?理想化靠谱吗?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

这里有一个情况也得说明一下,巴菲特不分红理由之一:美国没有持有一年分红免税政策。分红是收入,需要按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留在公司里不分红,个人股东也可以不交税。这确实可以算作一个正当理由,但是...。假设按照分红的20%纳税,你猜能不能还是比不分红强呢?

有分红,自由现金流,可以消费,买房买车,可以再买股票,买别的好股票。

反过来,不分红,只能留在公司里看着数字变大,留给将来做慈善?你愿意吗?碰上了这样的好票,这样的人为你打工,你舍得卖掉来改善生活吗?

哪样合适,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吗?

你买的股票管理人,能跟巴菲特比吗?巴菲特无非有点小心思,但不会眯掉股东资产,你猜你依靠的那个票也是这样吗?

肯定还会有人说,好股票难得,pb几乎都大于1!真的如此吗?

1.伯克希尔的pb并非总大于1。2.伯克希尔的生意模式并非冠绝全球,牛的是巴菲特,牛的是60年。好生意还是有的。如果没有好生意,还会有巴菲特吗?3.我不如巴菲特,但是钱少,我有机会买巴菲特不能买的好东西,你承认吗?4.只要想明白股票价值的理,大牛大熊,市场波动,会不会比只依赖一个人强?

再有一点说明,以上举例以净资产作为价值中枢,并不总对。有时pb没啥用,期初分红+分红增长率,两个参数不能说跟pb没有关系,但不是紧密相关。A股破净的好股票还是存在的。

下次,再聊聊分红一点点怎么可能赚钱。你可不要小看一点点的分红,没有这一点点的分红,巴菲特也不会有今天。

欢迎质疑讨论挑毛病!衷心希望有人说话。

自己的思考,不保证准确,但是真诚



本话题在雪球有17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股票价值 分红 留存利润 自由现金流 散户投资 价值投资 伯克希尔 市净率 管理层利益 税收政策 Stock Value Dividends Retained Earnings Free Cash Flow Retail Investing Value Investing Berkshire Hathaway Price-to-Book Ratio Management Interests Tax Polic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