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0月23日 16:45
公职人员旷工被辞退引关注,健全管理机制是关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湖南永州两名公职人员因连续旷工超过十五个工作日被辞退,引发社会舆论关注。此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反映出对于占着编制却不履职的“躺平”现象,相关部门正在采取行动。此前,多地也曾出现公职人员“吃空饷”等问题,暴露出“铁饭碗”模式的弊端。专家指出,应探索公职人员的“退出机制”,加强考核与奖惩,以提高行政效率,减轻财政负担。在当前财政压力下,“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已成为政府重点工作,激活公务员辞退条款,对“存量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 公职人员因连续旷工被辞退:湖南永州两名公务员因连续旷工超过十五个工作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被辞退,引发舆论对公职人员管理的关注。

💼 “铁饭碗”模式显现弊端:长期以来,公职人员因其稳定性和福利待遇被称为“铁饭碗”,但也暴露出部分人员怠于工作、“躺平摆烂”甚至“吃空饷”的问题,影响公共服务质量。

⚖️ 健全奖惩与退出机制:专家建议探索公职人员的“退出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和约束力度,实现权责相等,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减轻财政供养压力。

💰 财政压力下的改革:近年来,各地政府面临经济下行和财政负担加大的双重压力,“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成为重要任务,激活公务员辞退条款是“存量优化”的实践。

🌱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社会大众期待公职人员能够认真履职,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改革“铁饭碗”,打破“躺平”心态,有助于提升整个公职人员队伍的积极性,最终惠及社会。

2025-10-23 15:59:29

近日,一地辞退公职人员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2025年10月17日,中共永州市零陵区委组织部在当地媒体发布《辞退公告》,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辞退规定》,唐某某因连续旷工超过十五个工作日,经研究决定对其作出辞退处理。《辞退公告》写道,因无法联系到本人,现依法公告送达辞退通知书,而如果公告之日起六十天内逾期未领取通知书的则视为送达,如对决定不服则可申请复核或申诉。

从《辞退公告》来看,唐某某被辞退的原因是连续旷工超过十五个工作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59条第17款规定,公务员不得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第88条规定了公务员可以辞退的情形,其第5款为“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唐某某被辞退,依据的正是这一条款。

永州零陵区此次辞退的公务员一共有两人,另一人郑某的辞退原因与唐某某相同,都是连续旷工超过十五天。两人长期旷工的原因不明,有可能是忙着别的私事,但也有可能就是坊间所说的“躺平”“混吃等死”乃至于“吃空饷”。而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占着公职人员的编制却不做事,予以辞退理所应当。

事实上,类似“吃空饷”的新闻在全国范围内不时出现。2023年,媒体报道,山东莱州一事业单位公益岗位的男子在入职之后,长期不在岗,考勤表显示当年3月份他已经请假16天,第一季度累计请假40天,而他的全年应休假期只有5天,而这些“休假”也都没有提前履行请假手续,都是之后补假。当有领导不批他的补假时,竟然还威胁领导。相比之下,永州零陵区此次被辞退的两名公职人员甚至连补假都懒得补,“摆烂”心态可见一斑。

当代公职人员因其稳定与福利博得了外界“铁饭碗”的美誉,乃至成为年轻人渴求“上岸”的职位。铁饭碗,顾名思义就是哪怕做不好也可以继续做下去,享受“体制内”的各项福利待遇。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现其弊病。

公职人员的使命是做好公共服务,对得起纳税人的财政供养。如果公职人员怠于工作,甚至“躺平摆烂”的话,影响的是公共服务的质量,这不符合大众期待。进而言之,各级政府对“躺平摆烂”的公务员如果没有相应奖惩机制的话,那么势必增加系统熵值,降低其他公职人员认真履职的积极性,这对整个公职人员队伍建设是不利的,容易招来负向激励,继续降低公共服务水平。

社会大众需要什么样的公职人员?当然是能够认同公共服务精神、了解社情民意、知晓社会运行方式的公职人员。“铁饭碗”观念的流行与“躺平摆烂”思维的传播还会带来另一层负面激励:年轻人在不曾在民营企业与竞争性行业里从事“生产性努力”的情况下,在尚不能很好领悟社会运行方式的情况下,就纷纷投入“分配性努力”的“铁饭碗”编制队伍,这不利于他们真正做好公共服务。

应该探索“铁饭碗编制”的“退出机制”,改革相应的管理方式,加大对于公职人员队伍的考核、奖惩、约束等制度建设,让公职人员权责相等,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公务体系。不仅如此,改革“铁饭碗”还出于更为迫在眉睫的理由,那就是减轻财政供养负担,避免人浮于事,用好公共预算,尽可能降低附着于“编制”上的“经济租”,同时取消过度管制、不当管制,释放市场与社会的活力。

近年以来,各地政府面临经济下行与财政负担压力加大的问题。国务院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指出,2024年全国广义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9%,支出却增长2.7%,收支差高达10.4万亿元。财政供养人员已超过8000万人,相关支出非常沉重。报告也提到,“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已被列为2025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

清退编外人员,聘任制改革,在编人员“增量控制+存量优化”,都是已经拿上桌面的改革方案。近年来,各地政府也有相应的初步改革实践,如哈尔滨计划五年清退20%编外人员,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转企业,等等。此次湖南永州辞退两名旷工公务员,给外界的启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里有关“辞退”的条款应当进一步激活,为“存量优化”的目标服务,精兵简政,对纳税人的钱负责。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公职人员辞退 旷工 铁饭碗 财政供养 管理机制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