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0月23日 13:59
年轻人热衷“旅游搭子”:情感消费降级与旅行新趋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旅游搭子”经济的兴起,指出这是年轻人旅行情感消费主动降级的一种表现。年轻人倾向于寻找志同道合的“旅游搭子”组队旅行,以避免与熟人旅行时的迎合与退让,从而获得更纯粹的旅行快乐。文章分析了年轻人疏远熟人旅行的原因,如父母扫兴、朋友需迁就、同事存戒心,导致旅途留下遗憾。同时,文章也阐述了年轻人选择旅游搭子的三个主要原因:不打破个人边界、探索更多未知旅行以及分摊旅行费用。尽管“旅游搭子”需求旺盛,但文章也指出了其商业变现面临的安全保障和期望落差等挑战,并鼓励旅游行业积极探索创新。

🌟 年轻人青睐“旅游搭子”,是主动寻求旅行情感消费降级。他们不再愿意忍受与熟人旅行时的迎合与退让,而是选择与志同道合的搭子临时组队,以在短暂旅途中获得更纯粹的快乐,这反映了他们对旅行体验的个性化追求。

🤔 年轻人疏远熟人旅行,源于熟人提供的情绪价值日益减少。父母的扫兴、朋友的迁就、同事的戒心,都可能导致旅途中的妥协和遗憾,使得年轻人渴望一次100%由自己主导且愉快的旅行体验,不愿再牺牲个人感受。

🤝 选择旅游搭子有三大优势:一是无需打破个人边界,交际范围仅限于旅行本身,实现“相对占有,绝对自由”,易于“解约”且成本低;二是能帮助探索更多未知领域,通过不同搭子实现滑雪、踏青、潜水、徒步等多元化旅行,延伸旅行边界;三是能够分摊旅行费用,降低长途或极限旅行的经济压力,保障旅行安全。

⚠️ “旅游搭子”经济在商业化进程中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在于安全保障和期望落差。网络社交的“滤镜效应”使得识别真实意图困难,搭子可能涉及情色交易或“杀猪盘”陷阱,过往“登山陪爬”的案例也暴露了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亟需行业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去年以来,围绕着“旅游搭子”这个新风口的旅游新业务日益增多。前有“登山陪爬”爆火一时,后有年轻人旅行“拼车、拼吃、拼住”流行,再有爱彼迎社交功能落地,本质上都是围绕着如何为年轻人旅途提供更多精准情绪价值而进行的新业务探索。

“旅游搭子”经济兴起,是年轻人的一次旅行情感消费的主动降级,他们不想再忍受与熟人共同旅行时的种种迎合与退让,与其委屈自己,不如消费降级,干脆找个志同道合的旅游搭子临时组队,在短暂旅途中寻求完全满足极的欢愉与快乐。

而这也将成为旅游业未来的大势所趋。

01

为什么年轻人愈发讨厌与熟人一起旅行了呢?

还不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熟人给年轻人提供的情绪价值越来越少了呗。

父母易扫兴、朋友要迁就、同事存戒心。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自己一年到头好不容易攒起一趟宝贵的旅行,无论是关系多么亲近或者要好的熟人,在旅途中总归要在某些方面让自己不得不去妥协和忍让,这样才能最终营造出一幅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美好和谐局面。

然而旅途结束后这些年轻人却发现,自己的旅途中总会因为照顾熟人情绪留下一些小遗憾:

即便只是一次错过的日出、一顿小脏摊的宵夜、一张来不及拍的照片……

或许这些细节再小不过,但是却能让很多年轻人感觉这趟旅行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远低于预期。

有年轻人曾在社交媒体感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几年大家活得太压抑,导致旅行的时候情绪敏感且脆弱,即便是亲爹亲妈,发小闺蜜,旅行中一旦出现意见相左的时候,自己愈发不想妥协了,为什么一定要牺牲我的体验来照顾所有人?

这不公平。

我想要一次100%让自己开心的旅行,不用迁就任何人,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有人将年轻人的这一心态解读为“旅行情感消费的主动降级”,他们想通过这种情感消费降级的方式,选择更加志同道合的旅游搭子,来短暂满足自己的旅行消费体验。

这一心态在年轻人中愈发普遍。

02

也有人质疑:

家人朋友同事这些熟人都提供不了的情绪价值,作为陌生人的旅游搭子就能满足了?

当然。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自己的旅行更愿意找旅游搭子原因有三:

其一,不需要打破个人边界。因为自己和旅游搭子只是因为一个短期目标暂时组队旅行,因此不存在谁迎合谁,谁迁就谁的问题。你不用知道我的过往,我也不打听你的故事。大家的交际范围牢牢限制在共同感兴趣的旅途这一个点上。

旅游搭子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陪伴。

按照流行的说法,旅游搭子是对个人的一种“相对占有,绝对自由”。

即便双方存在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也能快速“解约”,双方付出的情感、时间、金钱成本无限趋近于零,不会过度影响情绪价值。

其二,探索更多未知的旅行。现在的年轻人旅行兴趣愈发广泛,你的好朋友或许在这次旅行上与你高度同频,但在下一次旅行中有可能南辕北辙。在这个时候,旅游搭子可以帮助你实现对于未知旅行的深度探索。

从这个维度来说,年轻人是在通过旅游搭子延伸旅行边界。A陪你冬天滑雪、B陪你春天踏青、C陪你夏天潜水、D陪你秋天徒步……

透过不同的旅游搭子,年轻人的旅行走得更远,获得的情绪价值更足。

其三,分摊旅行费用。这也是旅游搭子出现的经济基础,很多长途旅行,尤其是涉及到出境目的地、极限旅行玩法的旅行规划,对于年轻人而言一个人承担所有费用过于昂贵,如果能够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旅游搭子,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个人旅行花费,而且还能组团保障旅行安全。

在社交媒体上,纵观寻找旅游搭子的帖子,大部分都明确带着分摊旅行费用的目的。

不过最近也有一种趋势,那就是很多年轻人对情感陪伴的需求开始高于分摊旅行费用的需求。简而言之就是,我旅行并不差钱,只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同行者,如果你是那个合适的人,我甚至不介意多分摊点费用。

这或许是中国走向孤独社会的过程中,年轻人旅行情感需求的一种必然变化。

03

旅游搭子需求如此旺盛,未来是否会成为一门赚钱的好生意呢?

实际上,旅游业内不少人持悲观态度。

一方面,“搭子经济”在国内火了好多年了,隔几年就会爆出一轮舆论热潮,但始终未在商业领域有大的突破。

另一方面,这些年马蜂窝穷游等旅游攻略社区、携程等OTA,甚至包括不少大平台都曾推出过主打“旅游搭子”的功能或者业务,但是陆陆续续都没有了下文。

从“旅游搭子”商业变现逻辑来看,有两个致命的难题始终无法破局:安全保障与期望落差。

“旅游搭子”经济的A面是诱人且美好的,但B面亦是黑暗与龌龊的,经常与情色交易和杀猪盘陷阱紧密相连。年轻人在各个平台上如何分辨哪些人是志同道合的旅游搭子,哪些人是带着面具的骗子,这几乎是个人与平台都无法有效解决的难题。

由于现在互联网天然存在“滤镜效应”,你在网络上看到的这个人与现实中的那个人重合度到底有多高,这是年轻人前期很难把控的,也根本无从查验。

例如,今年暑期“登山陪爬”爆火后,曾有几个女孩花高价雇佣一堆腹肌帅哥陪爬,后者不但全程陪伴加油鼓励,还在女孩爬山劳累时公主抱爬山,可谓情绪价值拉满。然而等其他女孩也跟风报名后却发现,从陪爬小哥质量到情绪价值提供,不能说一模一样,简直是毫无关系,由此再度引发一轮热议。

旅游企业如果眼馋这块肥肉,少些抱怨,多思考如何破局才是王道。

勇于尝试总好过犹豫不前。

不仅是行业巨头,一批小创业者也已经瞄上旅游搭子赛道,各类新APP、新社群、新玩法开始在社交平台披露。

希望旅游创业者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期待旅游社交这个领域能跑出更多惊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旅游搭子 年轻人 情感消费 旅行趋势 社交 经济 Travel Buddies Young People Emotional Consumption Travel Trends Social Econom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