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10月23日 05:10
诺华中国: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全方位支持生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诺华中国正积极推动患者在医疗健康领域角色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通过连续举办“诺华中国患者日”活动,公司汇聚多方力量,聚焦患者需求,并启动“诺力同行”患者志愿者服务项目,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在药物研发和可及性方面,诺华不仅引入全球创新疗法,还积极与本土创新企业合作,并通过医保、商保及多元化渠道,努力提升药物的可及性,特别关注基层和边远地区患者的服务。诺华中国致力于成为最有价值、最值得信赖的医药健康合作伙伴,与患者共同应对挑战,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 **患者角色的深刻转变与患者组织的重要性**:文章指出,患者已不再是被动接受治疗者,而是医疗生态中的积极参与者、倡导者和合作者。在中国,患者组织日益壮大,在分享知识、推动规范、参与研发乃至影响政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诺华中国通过“诺华中国患者日”等平台,汇聚产、学、研、患各方,共同探讨如何系统性地识别、转化患者需求,并将其融入医疗实践与制度创新。

🤝 **诺华“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支持体系**:诺华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指导其在华发展的核心准则。除了提供创新药物,公司还通过“护心小爱”科普平台、启动“诺力同行”患者志愿者服务项目等方式,延伸对患者的关怀至生活、精神与社会层面,并鼓励员工利用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可持续支持,将此理念融入组织文化与社会价值。

🚀 **药物创新与可及性的双重驱动**:诺华在中国积极引入全球创新疗法,并与本土创新企业合作,展现了对中国医药市场的信心。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提升药物的可及性,通过与医保、商保机构合作,使近40款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积极利用零售药店、电商等多元渠道,以及关注基层市场,确保创新药品能触及更多不同地区和需求的患者,实现“用得上、用得起”。

2025-10-22 20:01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李潇潇

在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患者角色正经历一场深刻变迁:他们不再只是治疗的被动接受者,更成为医疗生态中积极的参与者、倡导者和合作者。在中国,这一趋势尤为显著——患者组织逐步壮大,从分享疾病知识、诊疗经验,到推动诊疗规范、参与新药研发,乃至影响政策制定或落地,患者声音正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

然而,仅靠患者群体的自我探索远远不够。如何系统性地收集、识别并转化患者需求,将其融入医疗实践与制度创新中,仍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长期课题。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诺华坚持将对患者的承诺融入在华发展的基因。20256月,履新诺华中国区总裁一周年的李尧带领团队发布了全新的中国愿景:成为在中国最有价值、最值得信赖的医药健康合作伙伴。在近期第三届诺华中国患者日活动上,他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中强调:这一愿景的核心,始终是患者。

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在第三届诺华中国患者日发言

从陪伴到引领,推动患者走向行业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是医药行业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但对诺华而言,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早已转化成为指导可持续行动的准则。自2023年起,诺华中国连续举办三届中国患者日,从最初播下理念的种子,到如今成长为链接医药各方伙伴的平台,这一旗舰项目也成为诺华践行患者承诺的重要标志。

1015日,以聚能患者,引领未来为主题的诺华中国第三届患者日在上海举行,会议汇聚产、学、研、患多方代表,围绕众力共策、携手共进、聚能共赢三大板块展开深度对话。区别于前两届主题的守护”“超越等关键词,本届患者日主题升级为引领,进一步彰显了患者在医疗系统的价值。

从全球来讲,患者的声音在近几年来都是越来越活跃的,在中国尤其如此。李尧注意到,中国患者的需求非常庞大,并且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和具体,而中国的患者群体组织发展非常迅速和成熟,汇聚了大量的患者,尤其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中非常活跃,患者组织中也培养出了很多专家型人才,甚至在研发和医学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

让李尧印象深刻的是,不少患者群体的组织者,不仅带来很多关于患者需求的信息,分享自身的最佳实践,还能在国际的舞台上分享经验,与不同国家的患者组织互相交流。

在李尧看来,除了提供创新药物,药企对患者的关怀也应延伸到患者治疗之外的多个层面,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对话,识别并探讨患者在生活、精神与社会层面的真实需求,从而在治疗之外,提供更实际的支持。

除了诺华中国患者日这种每年一次的聚会,诺华还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持续支持患者。比如,诺华在心血管领域支持发起的护心小爱项目,作为聚焦心血管健康的大众科普平台,已覆盖超千万人群。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患者日活动期间,诺华宣布启动诺华患者志愿者服务项目——诺力同行。该项目将通过建立系统化、长期化的员工志愿者机制,鼓励诺华员工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深度融合患者实际需求,为患者群体提供可持续的支持,这也标志着诺华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延伸至组织文化与社会价值层面。李尧表示,他本人也非常期待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用实际行动服务患者。

从药物研发到多元可及,诺华系统构建患者支持生态

诺华对患者的支持,外显于理念倡导,内固于产品根基。对诺华而言,支持患者不仅体现在文化理念与平台建设中,也贯穿于从药物研发到药品可及性的全链条。

过去四十年,诺华已累计带来超过100款创新药及新适应症。今年至今,诺华就有9款新药和新适应症获批。在创新疗法的本土落地上,诺华走在了跨国药企前列:不仅首个将小干扰RNAsiRNA)药物引入中国,也即将成为国内首家落地放射配体疗法的企业。

除了积极将全球的创新成果引入中国,诺华还怀着开放的心态与本土创新势力合作,融入中国医药健康生态。2025年以来,多家跨国药企与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达成大额BD交易,让中国创新药成为全球市场的焦点。而实际上,更早之前,诺华已经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中国医药行业和市场的肯定和信心。比如2024年初,诺华与舶望制药就RNAi疗法达成两项独家许可与合作,充分展现出这家跨国药企巨头在华投入的远见与执行力。李尧表示:得益于一系列支持政策、人才等条件,我们已经看到目前中国的创新和整个生物科技产业,基本达到了全世界最先进国家的水平,目前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创新药物管线是来自中国创新企业,我们也看到中国创新药企的管线中,大约有19%是具备First-In-Class/Best-In-Class潜力的药物。

上述决策和成果的达成,背后都是对中国患者需求的持续倾听和快速响应。一方面,诺华通过与患者组织的深度沟通,精准发现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将其传递至研发部门,确定创新研发的方向和优先级;另一方面,诺华还会将患者声音适当融入到临床试验设计中,确保药物研究更贴近患者实际期待,同时优化患者在临床试验中的体验。李尧表示:通过聆听患者的声音,可以推动我们开展更前瞻性的合作,确保我们在新疗法落地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更好的服务。

引进来只是服务患者的第一步,诺华正积极破局下一步的难题——如何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在本届患者日期间,有患者代表提到,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北京、上海无法代表全国情况。这种真实的观察和声音再次击中了李尧的内心:必须与医保、商保等机构加强合作,支持不同区域的患者,减轻负担,提升药物的可及性。

2017年以来,诺华已有近40款药物及新适应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多款药物列入各地惠民保特药目录,其中凯丽隆®晚期乳腺癌适应症曾进入37个惠民保项目。2025年,国家医保局首次提出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对此,李尧也表达了期待的态度:商业保险的补充对提升患者可及非常关键。

除了院内市场,诺华还在零售药店、电商等多渠道发力,力求让创新药品触及更多患者。李尧认为,中国在药品服务方面应该是最便捷和灵活的市场之一,尤其在中国有很多新兴的电商渠道。对诺华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我们的药物在不同渠道中的可及性。无论是实体药店,还是电商渠道,诺华都在尽一切所能,一方面保证创新产品的供应,另一方面共同促进患者在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提升。

不仅在北京、上海等中国一二线城市,诺华长期以来还在关注中国基层市场。目前,诺华的团队已经和超过1000家县域零售药店开展合作,为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及时的服务。

李尧认为,患者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并在健康管理与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性。随着多元化、个体化的医疗需求的发展,相信在未来,行业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落实,更好地支持中国的患者及患者组织,共同提升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从搭建患者交流平台到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从药物创新到提升药物可及,诺华所践行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本土化战略,更是一种与患者同行、与中国医疗生态共进的长期承诺。正如李尧所言:我们始终在思考如何为患者创造更多价值。每一点改变都有意义,我们也一定能做得更好。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诺华中国 患者为中心 医疗健康 患者组织 药物可及性 创新药 Novartis China Patient-Centric Healthcare Patient Organizations Drug Accessibility Innovative Dru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