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 6小时前
M5 MacBook Pro:性能飞跃,游戏与AI体验革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苹果最新发布的M5芯片为MacBook Pro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尤其在GPU和AI处理能力方面。得益于第三代台积电3纳米工艺,M5处理器在能效比上表现出色,延长了电池续航,并显著增强了图形处理能力。在实际游戏测试中,《赛博朋克2077》等3A大作在M5 MacBook Pro上实现了流畅运行,甚至接近独立显卡的表现。同时,M5内置的新一代神经网络加速器大幅提升了本地AI性能,使MacBook Pro在运行本地AI模型和视频增强工具时,能够媲美甚至超越前代更高端的芯片,为用户带来了更强大的本地AI计算能力。

🚀 **GPU性能大幅提升,游戏体验升级:** M5芯片采用先进的3纳米工艺,GPU性能得到显著增强。在运行《赛博朋克2077》等大型游戏时,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能通过FSR和帧生成技术实现稳定流畅的50-60帧表现,游戏体验已接近当年GTX 1660的水平,使得MacBook Pro成为越来越强大的游戏设备。

🧠 **AI性能飞跃,本地化部署无忧:** M5芯片为每个GPU核心配备了新一代神经网络加速器,构建了强大的10核NPU。这使得MacBook Pro在本地AI性能上取得重大突破,运行开源语言模型(如DeepSeek-R1:8b)的速度能追平甚至超越M1 Max的24核GPU,并且在AI视频画质增强等场景下同样表现出色,为本地AI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能效比优化,续航与性能兼得:** M5处理器继承了苹果在3纳米工艺上的优势,能效比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不仅让MacBook Pro的离线续航能力更上一层楼,实现了“电脑续航比人长”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在提供强大性能的同时,还能保持较低的发热量和功耗,确保用户在长时间使用中获得稳定而舒适的体验。

🤔 **本地AI的未来与挑战:** 尽管M5芯片在本地AI性能上表现卓越,但文章也提出了关于本地AI模型部署的挑战,如开源模型的复杂部署和收费工具的高昂价格。同时,随着云端AI性能的提升和价格的亲民化,本地化AI部署是否会成为影响用户购机决策的关键因素,仍有待观察。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用 Mac 打游戏」一直是网络上一个长久不衰的梗。

但是伴随着近几年苹果深耕 macOS 软件生态、开始主动加大和游戏厂商的合作力度之后,我们得以在 Mac 上见到越来越多经典 IP,「用 Mac 打游戏」听起来似乎不是那么离谱了。

而这背后的一切,除了苹果难得的主动合作态度之外,更要归功于 Apple Silicon 自身在性能和功耗方面的提升。

这不,苹果又在前两天发布了使用 M5 处理器的三款新品:iPad Pro、MacBook Pro 以及 Vision Pro。

爱范儿收到的这台 14 寸 MacBook Pro 是 10+10 核心的 M5 标准版,内存规格为 M5 所支持的最大容量 32GB,以及 1TB 的硬盘,和一块纳米纹理玻璃的抗眩光屏幕:

和今年有抗眩光涂层的 iPhone 17 Pro 相比,MacBook Pro 上纳米纹理玻璃 + 抗反射涂层的组合,无论是在泛光的室外还是充满点光源的室内,消除反光的效果都相当出色。

但 M5 MacBook Pro 的外围硬件和前代其实没有区别,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还得是机身里的这块 M5 处理器。

今年的 M5,是继 M3 和 M4 以来,苹果连续第三年推出 3nm 处理器了。M5 的制造工艺换成了 A19 Pro 同款的第三代台积电 3 纳米工艺(N3P)。

换句话说,和 A19 Pro 师出同门的新架构,让 M5 的能效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让 MacBook 原本就很强的离电续航更上一层楼,哪怕是 14 寸机型也能做到「电脑续航比人长」。

更重要的是,今年 M5 处理器的升级大部分集中在 GPU 上。N3P 工艺优秀的能效比,让这一次 MacBook Pro 的性能释放更加大胆。

就拿 macOS 平台上最主流的 3A 大作《赛博朋克 2077》来说,M5 的 MacBook Pro 使用游戏默认的「for this mac」配置时,能够在大部分画质选项为中或高的前提下实现离电 30 帧的表现。

而打开 FSR 和帧生成后,2077 则可以以接近游戏默认的「中画质」配置里跑到稳定 50-60 帧左右,同时维持你在星巴克的座位不变,不用接电源。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 App Store 上的《控制:终极合辑》,以及爱范儿编辑部最近都在玩的《逃离鸭科夫》中。只需要一点点画质微调,M5 MacBook Pro 都可以稳在 60 帧以上:

换个角度看,这个体验其实已经接近了当年 GTX 1660 的表现。App Store 和 Steam 上越来越丰富的游戏库,满足了 Mac 用户在出差高铁上也能玩玩搜打撤的愿望。

另一方面,M5 最大的升级点还在于它为每颗 GPU 核心都内置了「新一代神经网络加速器」,相当于让 M5 有了个 10 核的 NPU。

这样一来,M5 的 AI 性能——尤其是本地 AI 性能,就有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以苹果在官方视频中演示过的 Msty Studio 为例,作为一款功能类似 Ollama 但模型库更丰富的「开源模型本地化部署工具」,Msty Studio 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让你的 Mac 在断网情况下跑语言模型。

我们以最体现性能的「首词元响应速度」表现为标准可以看到,纯本地运行的 DeepSeek-R1:8b 在 10 核心 GPU 的 M5 上运行时,对于相同的一段生成指令,它的速度追平了 24 核 GPU 的 M1 Max

相当于 M5 用不到一半的核心数量,就可以获得与两三年前 Pro 甚至 Max 规格的 Apple Silicon 相当,同时发热量和功耗还控制在一个相当优秀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类似的表现也可以在其他本地化的 AI 场景中复现。

比如在纯本地运行的 AI 视频画质增强工具 VidHex 中,在进行视频细节增强时,10 核的 M5 同样出现了追平甚至反超 24 核 M1 Max 的现象。

但在测试过这么多本地 AI 工具之后,我们也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惑:

开源的本地 AI 模型虽然免费,但部署起来比较麻烦,其中很多也没有非常直观的图形界面、必须在终端里面用 CLI(命令行界面)去微调——

而那些收费的本地 AI 工具,实际上就是在卖一个打包好的 GUI(图形界面)。现在云端模型不仅性能更强,价格也逐渐亲民,你觉得「本地化部署和运行 AI 模型」能够对你的电脑购买决策产生影响吗?

总之,对于 M5 的端侧 AI 性能,爱范儿认为:苹果官网上宣传的「相比 M1 有四到六倍的提升」是比较贴切的,不仅是可以稳定的「10 核打 24 核」,同时还有更优秀的发热和功耗控制。

M5 这样一来,就很难不让人期待明年 M5 Pro 和 M5 Max 的表现了,或许可以催生另一批多台 Mac Studio 组网做超算的潮流。

不过就在前两个月,M4 家族的 MacBook Pro 刚刚经历过一轮国补,新的 M5 基础款并不能和 M4 Pro/Max 形成替代关系。

因此今年值得升级 M5 基础版 MacBook Pro 的,更多还是那些仍在坚守 M1 或 M2 系列的老用户,就比如爱范儿编辑部那位还在用 M1 Max 的编辑。

至于爆料中那个模具更新、去除刘海的新 MacBook,则至少要到明年的 M6 机型才有希望了。如果你是 M4 家族的用户,那么小挤一管牙膏的 M5 并不是具有说服力的换机理由。

总之,爱范儿今年对于 M5 MacBook Pro 的结论,依然与前两代相同:

Mac 依然是一个「你必须非常明确自己的需求」才值得入手的优秀工具——如果你不确定自己需不需要一台 Mac,那么就是不需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M5 MacBook Pro Apple Silicon MacBook Pro AI性能 游戏体验 本地AI Mac游戏 M5 M5 Processor AI Performance Gaming Experience Local AI Mac Gam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