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近期网络盛传成都将试点取消中考,引发广泛关注。经核实,此为对成都市教育局近期公布的“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的误读。该试点旨在打破学段壁垒,探索12年一贯制或6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从“育分”转向“育人”,首批涉及8所学校。参与试点的学生可自愿选择不参加中考,也可中途退出,但学校将保障其就学权益。官方强调,此项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影响全市中考制度的正常实施,旨在构建“全链条育人”新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简单“免考”。
📚 **贯通培养改革并非取消中考**:近期网络上流传的“成都试点取消中考”的消息,实为对成都市教育局正在进行的“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的误读。该改革的重点在于探索一种更科学、连贯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非直接废除中考制度。
🌟 **改革目标是“育人”而非“育分”**:此次试点旨在打破小学、初中、高中之间的学段壁垒,构建12年或6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核心目标是从传统的侧重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程体系、素养培育、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个性兴趣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 **试点规模与学生选择**:该试点将在首批8所学校进行,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针对试点班级的学生。参与贯通培养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参加中考,也可在自愿申请退出后参加中考,学校会保障所有学生的就学权益。这种灵活性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 **教育模式的系统性重构**:贯通培养改革涉及教学方式(如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和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体系,关注过程、能力、思维和身心健康)的改革。其目的是通过教育结构的系统性重构,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转变,构建“全链条育人”的新生态。
2025-10-22 12:41 上海

杨旭斌/封面新闻客户端“成都市试点取消中考”“教育大改革,部分地区试点取消中考”“天塌了中考要取消了”……近日,网络上出现大量有关成都将要试点取消中考的消息,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这些消息从何而来?封面新闻记者翻阅相关视频和网帖后发现,无一例外描述的都是近期成都市教育局公布的一项改革——自2025年起,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据悉,该试点旨在从“育分”向“育人”转变,首批参与试点的学校共8所。该试点是在国家规定学制、课程和教材基础上,探索小学、初中、高中12年一贯制或初高中6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段壁垒,面向全体学生,不搞选拔掐尖,实现课程体系、素养培育、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培养。试点学校从该校小一(或初一)入学的政策性入学学生中产生,试点年级有两个班为贯通培养班,12年一贯制起点为本校小一和初一学生,普通高完中起点为本校初一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实际,自愿报名参加,中途也可自愿申请退出。也就是说,参与贯通班试点的学生可以不参加中考,也可以中途退出后参加中考,学校都会充分保障学生就学权益。10月22日,成都市教育局再次明确回应,这一改革,可以说与“试点取消中考”并无直接关联。首先从规模上来说,只有8个学校参与试点,范围极小,只是针对试点学生群体、试点学校的个性化探索,远非全市范围内的中考制度取消。其次,据官方介绍,其改革的目的也不在于取消中考,而在于探索更科学、连贯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育人方式改革,构建与实施贯通式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形成人才成长的多路径发展图谱,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个性兴趣;教学方式改革,采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价方式改革,建立贯通式学生多元评价体系,除学业成绩外,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身心健康等综合素养提升。因此,网络传言所称的“成都市试点取消中考”实为对贯通培养改革的误读,贯通培养目的在于构建“全链条育人”新生态,绝非简单的“免考”二字所能概括,而是通过教育结构的系统性重构,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转换。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推行的贯通培养试点是一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不影响全市中考制度的正常实施。成都市教育局表示,请广大家长和学生勿信谣、传谣,一切教育政策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本期编辑 邢潭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