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日因多名学童轻生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2020年至2024年间,香港已有超过130名学童轻生。面对这一严峻局面,香港教育局已在全港中学推行“三层应急机制”,旨在及早识别和支援有较高轻生风险的学生。然而,教育局承认目前无法提供关于学生轻生未遂或有计划轻生的详细数据,仅能统计已发生的死亡个案。局长蔡若莲表示,学童轻生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精神健康、心理因素、人际关系及学业压力等。关于增加学校社工人手的提议,教育局回应称,公营小学已实现“一校一社工”,中学为“一校两社工”,目前暂无计划增加常额社工人手,但鼓励学校灵活运用现有资源购买额外支援服务。
💔 **学童轻生问题严峻,数据亟待完善:** 2020年至2024年间,香港已有超过130名学童轻生,其中中学生占比较高。教育局承认无法强制通报学生轻生未遂或有计划轻生个案,导致相关数据缺失,但已要求中小学校呈报学生身亡个案,近四年共录得93宗死亡个案,中学生占约93%。
🧠 **多重因素交织影响,非单一原因导致:**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强调,学生轻生是精神健康、心理因素、人际关系及学业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应简单归因于单一因素。这种复杂性需要多维度、综合性的支持策略。
🏫 **“三层应急机制”已推行,旨在及早干预:** 为应对高风险学生,香港教育局自2023年12月起在全港中学推行以学校为本的“三层应急机制”,旨在及早识别和支援有较高自杀风险的学生,并承诺将继续加强对学校的支持。
🧑💼 **社工资源配置现状与弹性使用:** 目前公营小学实行“一校一社工”,中学为“一校两社工”。教育局暂无计划增加常额社工人手,但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运用现有津贴灵活购买额外的辅导或相关支援服务,以补充专业人力。
📈 **数据缺失凸显信息收集挑战:** 教育局无法提供关于学生轻生未遂或有计划轻生的具体数据,这一信息缺口进一步凸显了在精神健康危机干预中,建立全面、准确的数据收集和通报机制的重要性。
严峻学业压力下,香港2020年至2024年间有130多名学童轻生,教育局表示已在全港中学推行“三层应急机制”支援有较高轻生风险的学生,暂无计划增加学校社工人手。
据香港媒体星岛头条报道,香港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星期三(10月22日)询问过去三年有学生轻生死亡及轻生未遂个案,以及其中有多少学童有特殊教育需要,或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轻生个案的成因为何。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承认,当局无强制要求学校通报学生企图或有计划轻生的个案,因此无法提供相关数据。不过,教育局一直要求中小学校呈报学生身亡的个案。从2021/22至2024/25学年,全港中小学校共录得93宗学生死亡个案,其中中学生约占93%,小学生约占7%。
蔡若莲指出,学生轻生行为受精神健康、心理因素、人际关系及学业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不应简单归因于单一因素。
她续指,政府自2023年12月起,在全港中学推行以学校为本的“三层应急机制”,旨在及早识别并支援有较高自杀风险的学生。政府将继续加强对学校的支援,共同应对学生的精神健康挑战。
对于有意见要求增加学校社工人手,蔡若莲回应称,目前公营小学已推行“一校一社工”,中学则为“一校两社工”。政府暂时无计划增加常额社工人手,但学校可运用现有津贴,根据需要购买额外的辅导或相关支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