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10月22日 02:51
小红书探索兴趣社交新模式:圈子产品上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小红书正积极拓展其社交领域,继快捷售卖和C2C交易功能后,近日推出“小红圈”圈主招募计划。该产品旨在构建兴趣社群,以期增强用户留存,并联动内容、电商及本地生活服务。尽管过往社交尝试未获成功,但数据显示用户对兴趣类内容的互动参与度显著高于生活指南类。然而,互联网上的“圈子”产品普遍面临运营门槛高、易“圈地自萌”及变现难题。小红书试图通过将圈主与买手电商结合来探索变现路径,但需谨慎平衡,避免圈子工具化。同时,面对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竞争,以及用户易流失至微信的挑战,小红书在兴趣社交的道路上仍需克服重重困难。

🚩 小红书正通过推出“小红圈”产品,深化其在社交领域的探索,旨在通过构建兴趣社群来增强用户粘性,并整合内容、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以期扩大商业化空间。此举是其一贯以来对社交领域尝试的延续,意图弥补以往“强分享、弱联系”的内容模式的不足。

💡 数据显示,小红书用户对兴趣类内容的互动参与度远高于生活指南类,例如群聊日活增长近70%,且兴趣类笔记评论量更高,这为“小红圈”这一生活兴趣社区的定位提供了数据支撑,预示着其在提升用户深度参与方面具有潜力。

⚠️ 尽管“圈子”产品形式经典,但国内互联网行业已有诸多失败案例,普遍面临运营难度大、易形成“圈地自萌”现象以及变现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小红书需要克服这些挑战,并在尝试将圈主与买手电商结合时,注意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圈子沦为工具。

🚀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包括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社交功能扩张,以及微信对陌生人社交的重新关注,小红书的社交尝试面临外部压力。此外,如何留住通过平台建立社交关系的用户,避免其转移至微信,也是一大关键挑战。

四处出击,或者是对小红书当下状态的最好形容。

继此前开测快捷售卖功能、支持C2C交易,大有向闲鱼“开炮”之意后,近日小红书方面又发布小红圈圈主招募计划。

据了解,小红圈是小红书即将上线的圈子类产品,首批将开放100个。而其对圈主的招募要求,则包括对圈子这类产品有强烈共鸣、有明确想要建设的圈子、希望参与初期建设,以及有足够的时间投入等。

01

众所周知,虽然已经多次折戟,但小红书对于社交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

毕竟这个业务不仅能帮助小红书进一步增强用户留存、减少用户流失,还能充当“连接器”,将内容社区、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业务链接起来,从而扩大商业化的空间和想象力。今年春节前后微信电商基于社交推出的送礼物功能,便是例证。

而且从群聊广场到找搭子,此前小红书便已多次在兴趣社交这一方向发力,如今则是升级为“生活兴趣社区”。此前在《从生活指南到生活兴趣社区,小红书打的什么算盘》一文中我们三易生活就曾指出,小红书在社交领域的尝试均未成功的一大原因,便是“生活指南”虽然可以很好地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出搜索心智,但却是“强分享、弱联系”。

相较之下,兴趣爱好则有“强交流导向”、“高频参与”等特性。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小红书群聊日活同比增长近70%,其中有超过一半的群聊与兴趣主题相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参与深度的变化,据了解,小红书兴趣类笔记平均每条产生10条以上的评论,远高于生活指南类内容。

但问题是即便已经转型,但也并不意味着小红书对于兴趣社交、对于圈子就能手到擒来。事实上,从微信圈子、支付宝圈子,到抖音圈子、知乎圈子,虽然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各类圈子产品层出不穷,但作为兴趣社交的经典产品形式,这一赛道已经阵亡了太多“前辈”,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与“圈子”有关的产品,最终均是以停运告终。

毕竟圈子类产品本身的门槛虽然不高,而且能基于“人以群分”做到“同声相应”,但在运营上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圈子往往很容易“圈地自萌”,也不愿受到外界干涉,并且不同圈子间的差异可谓是泾渭分明。这也就意味着平台难以仅靠一己之力就完成所有圈子的运营,而是需要圈内人的协助、甚至是主导。

可是在商业化已经成为互联网世界绝对主流的当下,指望一群用户来用爱发电并不现实。也就说,平台还需要为圈子提供相应的变现渠道。

如今对于小红书而言,将圈主与正在力推的买手电商结合,或许会是一种选择。但在这一过程中,同样也需要拿捏好尺度,否认圈子就很容易沦为圈主的工具,非但不能帮助他们拿下社交,反而可能惹来一身骚。尤其是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对于圈主,小红书似乎有意给予不小的权限。

02

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因找搭子而引发诸多讨论的事件,也为各平台的社交功能蒙上了些许阴影。如今在小红书中,与此相关的避雷贴、劝退贴比比皆是,显然这些非但不能帮助小红书强化社交属性,反而还有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只要求用户擦亮眼睛、仔细辨别,显然还行不通。

毕竟找搭子的用户本就是希望能够轻松高效的获得舒适、无压力的社交体验,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浏览、筛选,显然就违背了这一初衷。

再加上对社交锲而不舍的不只有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大厂也一直在虎视眈眈。甚至就连微信,在增长的压力下也再次盯上了陌生人社交场景。据了解,2024年年初微信曾一度下线“摇一摇”功能。然而时隔一年后,“摇一摇”已然悄然回归。而且随着大模型和生成式AI相关技术的突破,各类AI社交产品正在大量抢夺用户的注意力。

更何况就算小红书能够让用户通过圈子建立社交关系,可如何避免将阵地转移到微信,也是要面临的一大挑战。即使无法完全阻止因为兴趣结识的用户互加微信,小红书也需要提供一个回到自家平台的理由。

说到底,在互联网行业增量难寻的当下,社交也好、电商也罢,已经没有太过容易的路可以走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红书 社交 兴趣社区 小红圈 电商 Little Red Book Social Media Interest Communities E-commer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