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10月21日 19:43
华裔钢琴家陆逸轩荣获肖邦大赛冠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来自美国的27岁华裔钢琴家陆逸轩,在有“钢琴奥运”之称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摘得桂冠。他以清晰、敏锐且情感深邃的演奏风格赢得了听众的青睐。陆逸轩的母亲是上海人,这使得他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自幼展现出对音乐的天赋,并在父母的支持下,以“宁可三年弹一首,不愿一年弹三首”的理念,追求音乐的深度与质量。陆逸轩的成功不仅是对其个人技艺的肯定,也展现了华裔音乐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卓越表现,同时他也指出,上海的古典音乐听众,尤其是年轻人,正日益增长,这得益于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发展。

🌟 陆逸轩荣获第十九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这位27岁的华裔钢琴家以其清晰、敏锐且情感深邃的演奏风格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他对获奖感到激动,称这是梦想成真的时刻,并表示此次比赛是他人生中最具挑战性的经历之一。

🤱 陆逸轩的母亲是上海人,他在上海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初10个月,并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成长于美国,他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依然存在,并乐于回到上海演出,感受到观众的热情。

👨‍👩‍👧‍👦 陆逸轩的父母,一位是计算机工程师,一位毕业于复旦大学,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也深深影响了他。父母采取了宽松的教育方式,尊重他的意愿,不施加压力,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为他追求音乐梦想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 陆逸轩在音乐学习上追求“宁可三年弹一首,不愿一年弹三首”的质量至上原则,他认为音乐需要时间来沉淀和成长。他专注于肖邦、舒伯特和莫扎特等作曲家,并将现场音乐会的互动性和沉浸感视为数字媒体难以复制的宝贵体验。

🌍 陆逸轩认为,作为华裔钢琴家,拥有东西方文化的双重根基是一种优势。他热爱篮球和足球,是勒布朗·詹姆斯的粉丝,尽管担心手指受伤而不能亲自参与,但这并未影响他从音乐中获得的快乐和周游世界的丰富经历。

2025-10-21 11:53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每5年举办一次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有“钢琴奥运”之称。

10月21日,来自美国的27岁华裔钢琴家陆逸轩,收获了第十九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冠军奖杯,也以其清晰、敏锐、情感深邃的演奏风格俘获了听众的心。

得知获奖结果的那一刻,害羞腼腆的他,一时不知所措,“感谢评审团授予我这项荣誉,这是梦想成真的时刻!”

“我全力以赴了。这是我人生中最困难的三个礼拜,可以把四轮弹完,演完准备好的大量曲目,我蛮开心的。”决赛期间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他说,这十年在舞台上,肖邦是他弹的最多的一位作曲家,此外,他也进入了舒伯特和莫扎特的世界,“三位作曲家对现在的我最重要。”

2018年、2024年,陆逸轩两次来上海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澎湃新闻都对他进行了采访。

肖赛得奖结果发布现场

肖赛得奖结果发布现场

妈妈是上海人,1岁在上海待了10个月

陆逸轩从小成长于美国,母亲是上海人,“1岁时我在上海待了10个月,我在美国爱吃中国菜,妈妈也时常和我说起上海的回忆,能回来演出很有趣。”

陆逸轩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直觉,他对音乐的喜爱遗传自父母。两人都是是计算机工程师,却都喜欢音乐,尤其是来自台湾的父亲,年轻时就爱收集古典唱片。

“古典乐一直是我们家庭的一部分。”陆逸轩的母亲谢女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陆逸轩五岁时,展现出了对钢琴的敏感和热爱。他会全神贯注地听姐姐练琴,然后主动要求学习。”

陆逸轩幼年的音乐之路,始于杨镜钏。杨镜钏是上海音乐学院校友,她以坚实的基本功训练,为陆逸轩的音乐之路奠定了基石。

父母的影响无处不在。谢女士不认为自己是“虎妈”,她有工作,没有失去自我,也没有带着极大的功利心培养孩子。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她没觉得是牺牲,反而觉得自己顺便成为了“古典音乐鉴赏家”——是儿子帮她打开了这扇窗。

“我们从未给陆逸轩施加压力。我们尊重他的个人意愿,让他自由发展自己的音乐才华。”这种教育方式,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他们夸奖陆逸轩的父母是最好的那类父母——肯付出,少控制。陆逸轩在追求音乐梦想的路上,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热情。

一些天才琴童因为父母的控制和打压而放弃音乐。“我始终提醒自己,不要给孩子压力,不要用付出感去绑架孩子。”她说,“我们和陆逸轩的亲子关系是比较轻松的。”这种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为陆逸轩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

陆逸轩在肖赛决赛现场

陆逸轩在肖赛决赛现场

宁可三年弹一首,不愿一年弹三首

2013年,陆逸轩考入柯蒂斯音乐学院,成了郎朗和王羽佳的学弟。

2015年,17岁的他参加第17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得第四名。2018年,20 岁的他从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凯旋而归,收获冠军奖杯。

冠军的身份,为他带来全球范围的发展机遇,包括伦敦,巴黎、柏林、上海,也让象牙塔里的他见到了音乐商业的一面,“一个钢琴家专业的日常安排很有意思,我还要学着处理和不同人的相处,这一切对我来说是有挑战的,但也是我想要的。”

陆逸轩登台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多,曲目都是自己选,有时也会咨询老师,“宁可三年弹一首,不愿一年弹三首。我希望提高质量,而不是数量。音乐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你陪着它一起成长,各方面都需要花时间去琢磨。”

2018年12月,陆逸轩来到母亲家乡,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了在上海的第一场独奏音乐会。2024年10月,陆逸轩再次来到上海,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两次演出期间,他都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

时隔六年,上海的观众依然是他心目中“最好的之一”。他特别提到,在演奏复杂的古典曲目时,观众的专注和投入让他感到惊喜,“上海交响音乐厅是一个比较小的空间,我甚至能感受到观众们的呼吸声。”

他还发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成为古典音乐的听众,这一现象在欧洲和美国并不常见。他认为,这得益于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发展,古典音乐更容易被年轻人发现和接触。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让探索和分享古典音乐变得更加便捷,也为寻求新鲜体验的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平台。

陆逸轩在上海大剧院开独奏音乐会

陆逸轩在上海大剧院开独奏音乐会

他喜欢篮球和足球,是詹姆斯的迷弟

陆逸轩目前定居在柏林,因为这座城市浓郁的古典音乐氛围。

他认为,现场音乐的互动性和沉浸感是数字媒体难以复制的。古典音乐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触动人心,这也是他选择在音乐厅完成独奏的原因。

他建议听众多听古典音乐,尤其是走进现场听音乐会,“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人放下手机,真正聆听和思考的时刻。”

“音乐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场演出都是一个即时的快照,反映的是音乐家当时的状态。”这位腼腆而专注的音乐家说:“就像我年轻时的演奏,也许显得青涩,但那种年轻的、新鲜的表达,也是无法替代的。”

亚裔的身份会对自己有影响吗?

陆逸轩说,华人钢琴家的成长有目共睹,越来越多成功的例子让全世界知道,华人可以和任何一个国家的音乐家媲美,“劣势当然也有,但我会选择忽视,尽量做到最好。对我来说,两种语言、两种文化是一种优势,因为我同时拥有了东西方文化的根基。”

音乐之外,私下里的陆逸轩喜欢篮球、足球,是勒布朗·詹姆斯的迷弟,不过他不太会去打球,因为怕手指受伤,只能看看NBA解解渴。

不能像普通男孩一样打球,他也不觉遗憾,“音乐让我有机会周游世界,去那么多地方,见那么多文化,这是我快乐的源泉之一,我没有任何遗憾。”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人物|华裔钢琴家陆逸轩的上海情结》


辑 邢潭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陆逸轩 肖邦国际钢琴大赛 钢琴家 古典音乐 华裔 Lu Yixuan Chopin Competition Pianist Classical Music Chinese-America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