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餐飲業AI發展,餐飲業POS業者iCHEF宣告iCHEF AI戰略,將以貼近店家的需求、數據分析為目標,加速國內餐飲業的AI應用,近期推出5項AI功能模組,協助餐飲業者提升來客率、提高營收,今年底還將結合資料中臺及Gemini推出餐飲業管理AI助手「春嬌」。
iCHEF參與數發部AI生態系國家級計畫,近期更新推出5項AI功能模組,包括點餐推薦模組、智慧菜單管家、多語系菜單模組、AI客服模組、分析銷售模組,iCHEF強調可讓超過1萬家餐廳,在不更換系統、投資設備下,就能升級AI點菜、菜單管理、分析銷售等功能。
其中點餐推薦模組,可根據店家最近45天營運數據,推薦熱銷或餐點建議給顧客;智慧菜單管理可讓管理者,以一句話批次更改菜品價格、套餐子選項,由AI引導管理人員調整菜單,簡化對餐廳經營管理而言,原本繁雜的菜單更新工作。
至於多語系模組,可自動偵測、翻譯多個語言的菜單,以方便來自不同國家的顧客點餐;AI客服模組,主要提供24小時iCHEF的AI客服,提供全時段的iCHEF客服支援;分析銷售模組可讓店家下載營運診斷報告,瞭解每個門店的營業客、平均客單價、來客數等等。
除了5個模組,iCHEF也與RevtelTech合作,以Google Cloud Platform結合Gemini 2.5,年底準備推出餐飲業管理AI助手「春嬌」,春嬌為AI資料中臺,可跨系統整合POS、會員、庫存等系統的資料,並且可整合iCHEF的餐飲業KM,讓春嬌如同餐廳管理的助手,管理者可以自然語言,要求春嬌幫忙分析個別門店的需求,分析營運資料,並提供建議,或是讓春嬌根據過去的資料,預測未來客流量、銷售,提供建議供管理者決策。
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表示,國內餐飲業歷經E化、M化,到現今的AI化發展,從早期改善資訊基礎建設的E化,到後來政府推動電子發票、行動網路普及帶動的M化,自從ChatGPT帶動全球生成式AI,政府加速推動產業的AI化,鼓勵資服業者研發AI,帶動國內AI生態發展,國內餐飲業相信將會在2026年進入AI元年,帶動更多的餐飲科技發展。「春嬌」的命名,如同具有豐富餐廳管理經營的資深員工,經常以經驗提供管理上的建議,目前「春嬌」正進行Fine-tuning,預計今年底聖誕節左右推出,未來將對標雲端的語言模型使用收費,依不同的使用量計費,每月收費為千元以內。
為避免AI幻覺,「春嬌」採用RAG,並且訓練不同功能用途的Agent,來處理不同的需求,例如專門用於計算的Agent,或是產生報表的Agent。
除了跨系統整合餐飲業者的內部資料,以及iCHEF的KM外,iCHEF也和天氣風險公司合作,讓春嬌能夠整合近千個微氣候觀測站的資料,例如溫度、雨量,來根據每家店附近3公里的微氣候資料,提供備料與員工排班的建議。
天氣對餐飲業的影響相當顯著,例如大雨天會影響來客量,只有少數顧客來店用餐,使得備料過多造成浪費,或是天氣變冷或變熱,可能影響特定餐點的點餐量。根據門市3公里的微氣候資料,對於門店分布較廣,容易因地形導致天氣變化,需要預估不同門店的備料、來客。
程開佑表示,未來「春嬌」整合外部的氣候資料將分為兩種,一種是整合免費使用的國際氣候資料,但較不貼近國內的天氣資訊,另一種是付費、整合國內天氣風險公司的微氣候資料,提升不同門市營運情形的預測準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