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9家上市公司共发生131起风险事件,风险指数为110.15。其中,治理风险占比19.9%,环境风险占8.6%,社会风险占71.5%。赤天化、大众交通、贝壳ESG风险级别达Ⅲ级,赤天化旗下矿业公司事故致1人死亡,链家因劳务纠纷引关注。此外,比亚迪因产品缺陷,召回2015款唐系列及元Pro纯电动汽车共计115783辆,涉及驱动电机控制器和动力电池密封问题。大规模召回对车企而言,将增加成本、损害品牌声誉,并背离ESG原则,强调了企业将产品质量安全置于战略高度的重要性。
📊 **风险事件概览**: 2025年10月,上市公司风险事件频发,共记录131起,风险指数为110.15。其中,社会风险占据主导地位(71.5%),其次是治理风险(19.9%)和环境风险(8.6%),反映出上市公司在多个维度上面临挑战,尤其是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需要加强关注。
⚠️ **重点公司风险提示**: 赤天化(600227)、大众交通(600611)、贝壳(02423)因其风险事件的严重性,ESG风险级别被评定为Ⅲ级。赤天化旗下矿业公司发生的致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以及链家因劳务派遣导致的员工离职证明问题,均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具体案例,揭示了在安全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潜在隐患。
🚗 **比亚迪大规模召回事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显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因驱动电机控制器功能异常(2015款唐系列)和动力电池密封问题(元Pro),计划召回共计115783辆汽车。此次召回是在监管部门启动缺陷调查后进行的,凸显了产品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消费者安全不容忽视。
📈 **ESG视角下的企业责任**: 从ESG(环境、社会、治理)角度审视,产品质量与安全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石。比亚迪的召回事件以及其他公司的风险事件,都表明了企业若因技术缺陷或流程疏漏危及用户安全,将严重损害品牌声誉和市场竞争力,并与可持续发展的ESG目标背道而驰。企业必须将质量安全提升至战略高度,系统性降低运营风险,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025-10-21 13:00:00
2025年10月第2周,89家上市公司曝光风险事件131起,风险指数110.15,其中治理风险占19.9%,环境风险占8.6%,社会风险占71.5%。赤天化(600227)、大众交通(600611)、贝壳(02423)ESG风险级别达到Ⅲ级。赤天化旗下矿业公司主斜井发生事故造成1人死亡、链家因劳务派遣造成员工离职证明断档无法确认工龄等重大风险事件值得关注。
10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公告称,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其中,召回2015款唐系列汽车44535辆、元Pro纯电动汽车71248辆,共计115783辆。此次召回并非比亚迪主动发起,而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对于两款车召回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召回的2015款唐系列汽车是由于元器件设计选型问题,可能导致驱动电机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主动泄放功能异常。极端情况下,造成电路板烧蚀,车辆纯电驱动模式失效,存在安全隐患。而召回的部分元Pro纯电动汽车是由于生产制造问题,可能导致动力电池密封垫安装不到位,引起密封性下降,若长时间高速涉水,可能造成动力电池进水,绝缘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动力电池输出功率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对汽车企业而言,大规模产品召回不仅会推高维修成本、侵蚀短期利润,更可能削弱消费者信任、损害品牌声誉,进而影响市场竞争力与财务稳健性。从ESG视角看,产品质量与安全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若因技术缺陷或流程疏漏危及用户安全,将严重背离ESG原则,制约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企业需将质量安全置于战略高度,通过健全品控体系、强化供应链管理,系统性降低运营风险,方能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