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乡谈 10小时前
洞悉中美政治差异与中国经济信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剖析了美国两党政治的核心矛盾——联邦权与州权,指出民主党倾向联邦主导,共和党侧重州自治,这才是理解其在LGBT+、堕胎、禁枪等议题上分歧的根本。同时,文章驳斥了对美国“小政府”的片面理解,指出其雇员和预算规模庞大,管辖范围却相对较小,治理效率与中国相比存在差距。在反腐方面,文章批判了“全球清廉指数”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并指出中国持续高强度的反腐行动表明其认真对待腐败问题。最后,文章引用民意调查数据,展现了中国民众对国家国际地位的积极看法及对国内经济的普遍乐观情绪,强调网络悲观声音可能无法代表整体现实。

🇺🇸 美国两党政治的核心分歧在于联邦权与州权之争。民主党倾向于将更多议题纳入联邦层面解决,强调联邦政府的统一管理和议程设置;而共和党则更侧重各州的自治权,主张由州自行制定相关规则。这种根本性的权力分配差异,是理解他们在LGBT+、堕胎、禁枪、移民、社保、医保等具体议题上立场差异的关键。例如,民主党将LGBT+权益、堕胎权和部分枪支管控视为联邦层面的普适性议题,而共和党则倾向于让各州自行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规范这些领域。

🧐 美国政府的“小政府”概念存在误解。尽管其理论上强调政府的有限干预,但实际上,美国政府在雇员数量和预算规模上都极为庞大,远超许多人的想象。然而,其管辖范围和实际执行的管理职能相对较小,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在以更高的社会资源(人员和经费)占比下,仅实现了中国政府一部分的管理职责,存在严重的冗员、冗官、冗费问题,且腐败问题普遍存在,这使得西方社会在理论上倾向于主张“小政府”和“无政府”。

📊 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在评估腐败问题上存在局限性。该指数主要依据主观打分,并且侧重于制度的透明度而非实际的腐败情况,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中国持续高强度查处贪腐官员,恰恰说明其在进行实质性反腐,而非将腐败合法化。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可能在表面上查处较少,但这并不代表不存在腐败,而可能是由于制度设计或执行上的差异。

📈 中国民众对国家发展和经济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支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并对中国未来的强大地位充满信心。同时,高达84%的受访者对当前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状况非常好或良好。这种普遍的积极情绪与网络上流传的悲观声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统计数据与部分个体感受之间的差异,以及网络声音可能无法完全代表整体民意。

⚖️ 无论是哪个国家,腐败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人性问题。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能力和意愿进行长期高强度的反腐败斗争。能够查处腐败高官,说明政府在认真对待腐败问题,这是比查不出来腐败更优越的做法。美国民众对政府腐败的担忧程度较高,将其视为对国家利益的严重威胁,这表明腐败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值得高度警惕和持续治理。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发展,信息的确多了,但反而阻碍了一个人学习真东西,因为识别信息的难度更大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坑。

比如小镇昨天在《》,小镇中间插了一点,简单澄清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根本矛盾。如果只关注简单的新闻报道,就容易产生误判,觉得民主党支持LGBT+、堕胎、禁枪、移民,而共和党反对,这对了三分、错了七分。

美国自建国开始,最深层次的矛盾就是联邦权与州权,当前民主党代表联邦权,共和党代表州权,所以在上述LGBT+、堕胎、禁枪、移民乃至社保、医保等等选民高度关注的问题上,两党核心区别在于由谁来制定规则,民主党主张纳入联邦议程,共和党坚持各州自治。这才是根本区别,了解到这一点,就有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说到美国,还有一个经常有读者提到的所谓“小政府”问题,这一问题背后是西方社会对政府充满警惕,倾向于让政府少管事。

本质原因很简单,就是西式政府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时间很短,在漫长的中世纪,社会治理职责主要由教会、行会等承担,封建贵族是只会使用暴力和享乐的野蛮人。直到19世纪,英国才开始参考中国,探索文官治理体系,将治理权纳入政府职权,这才两百年而已,又能有多少积累?科技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掩盖了治理不足的问题。

美国更是典型,美国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小政府,庞大指的是雇员数量、预算规模极为庞大,小政府指的是管辖范围小、干的事少。


说得直白点,美国以远比中国更高的政府人员和经费占比,仅仅实现了中国政府一部分的管理职责。如果拿中国的标准要求,美国政府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冗员、冗官、冗费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

正是因为西方社会很清楚自家政府是什么烂样子,管这么一点事都消耗了如此庞大的社会资源,更出现了极为严重和普遍的腐败问题,像一个贪婪的巨兽,无底线地侵吞社会财富,所以西方社会尤其理论界才会主张“小政府”“无政府”。

但如果美国政府或者欧洲等其他政府,能够达到中国政府的高治理水平,西方学者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谁的效率更高。就比如美国今年流行的“丰饶议程”,就大谈中国政府的制度优越性。

所以,学习西方理论的中国人必须搞清楚,西方理论中谈到的那个“西式政府”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能硬套中国,不顾客观情况,刻舟求剑的说政府效率低,这不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

说到腐败,小镇预判会有人拿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说事,还可能以中国大量查处贪腐官员来论证中国的腐败问题。

有这种质疑的,大概率没有研究过“全球清廉指数”是如何打分的。

透明国际这个组织于1993年由世界银行前区域总监彼得·艾根创办,自称是为了“推动全球反腐败运动”,主要关注所谓的“透明度”,但偏偏这个组织本身很不透明,而“全球清廉指数”主要是主观打分,依据来自世界银行、环球透视、英美智库专家以及居民、商业领袖等,客观性还不如英国的QS全球大学排名。上述机构是什么倾向,就不多说了吧。

还要注意,这个“全球清廉指数”是一个低水平的廉洁情况标准,只关注制度的透明度,不关心实际腐败情况,这确实符合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水平,因为很多国家连基本的反腐败制度都没有。但这一指数,难以评估高标准的反腐败水平,比如实质性反腐,而且就算根据这一指数,也要明白,目前最拖中国评分后腿的,恰恰是民营经济不透明。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就很清廉啊,也没见年年抓出来这么多贪官。小镇不由得想起来十几年前一些中国学者的主张,他们拍脑袋认为贪腐占GDP的比例在3%,然后统计中国当时查出来的腐败案值,就说中国查出来的腐败案还不到3%GDP的1%,于是得出了“中国腐败查处率只有1%”的荒谬结论,进而推论出中国反腐会导致GDP增长严重下滑,主张要给贪官减负,大规模特赦贪官。

比如有知名教授说“为了建立长久有效的反腐败制度,中国人必须牺牲一次、宽恕一次”“腐败是历史形成的,是制度性腐败,有些人被裹挟进来了,这些人是可以争取的”等言论。具体可以参见《》。

但小镇很好奇的是,为什么这些专家不把这套理论套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呢?哪怕如这些专家拍脑袋认为的,发达国家贪腐程度低,那哪怕按照1%GDP估算潜在腐败呢?考虑西方国家腐败抓的极少,如果按照同样的算法,发达国家查办的腐败案件连1%都没有,那么到底谁更腐败呢?

实际上,美国民众对腐败问题已经忍无可忍了。今年7月,美国芝加哥议会组织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已经将政府腐败视为美国面临的最严重威胁,高达73%的受访美国人认为美国政府的腐败将在未来10年对美国切身利益构成严重威胁,65%的担心美国民主的削弱。

对比下:55%担心国际恐怖主义、51%担心战争、50%担心中国作为大国的发展、44%担心俄罗斯军事威胁、36%担心移民和难民涌入美国。

所以,美国没有腐败呢?腐败严重吗?

腐败是人性,任何国家都必然存在,能够保持长期高强度查处贪腐高官,才说明是在认真、实质反腐,而不是把腐败合法化,无论如何,能查出来腐败高官,就比查不出来强百倍。

特朗普敢查美国的实质腐败吗?当然,特朗普不会查,因为他就在享受制度性腐败的红利,很显然在利用总统权力炒股,为整个家族谋取私利,这在美国是合法的。但问问自己的良心,这算不算腐败?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转而谈论经济问题,这也是谈到不利于美国话题时最容易转进的,也就是认为中国现在经济不行,而美国无论怎样起码经济很好。

美国政府目前还在停摆中,已经影响到CPI、就业等经济数据的公布,目前大概要到10月24日才能发布,而美联储10月29日就要举行议息会议,这些年美联储强调根据关键经济数据进行决策,关键数据的延迟发布,导致美联储处于蒙眼决策状态。

美国的事先不讨论,还是说中国经济。

关于中国经济状况,国内官方、学者、机构等等已经分析了很多了。小镇也谈过,目前中国经济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变革时期,传统行业亟待转型,新兴产业红利有待平均,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结构性摩擦,包括收入、就业、观感等等,于是就产生了“温差”。

温差主要体现在统计数据跟个人体感差别大。

这也很正常,因为统计数据主要是统计规模以上,而普通人对经济的观感,更多来自规模以下。所以统计数据显示经济状态良好、已经开始回暖,这是真的,部分人觉得经济状况恶化,也是真的,只是视角不同。

今天小镇用美国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

今年4月,中美新一轮贸易战刚刚开启,当时是对未来博弈最担忧的时刻。美国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在4月25日至6月16日针对中国大陆成年人口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民意调查的方法。这个调查仅针对居民的手机号码,不包括商业服务的手机号码,从移动、电信、联通筛选出91806个电话号码,然后使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随机拨通电话进行调查问卷,最终获得了1002个有效样本。在95%置信区间下,抽样误差幅度为正负4.12个百分点,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具备参考价值。

调查结果很有意思。

调查发现,高达89%的受访者支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其中41%认为中国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只有11%认为中国不应该发挥领导作用。

高达9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世界上至少处于一定强势地位,其中有43%认为中国非常强大,并预判未来五年至少会变得更强;只有3%认为中国目前地位很弱,4%认为中国五年后会更弱。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结果,那就是:女性比男性更强硬、年纪大的比年轻人更强硬。调查统计,45%的受调查女性认为中国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男性持同样观点的只有38%;而年龄越大越支持中国发挥主导作用,18到29岁、30到44岁、45到59岁、60岁以上占比分别为33%、42%、42%、46%。

相比而言,男性、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更主张中国与其他国家一同领导世界,而不是由中国主导。但这不过是支持程度的区别,基于这份调查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人对政府的支持者在所有人口群体中广泛存在,这恰恰反映真实的公信力很高。

重点来了,这个调查重点是为了研究中国公众是否支持中国发挥世界领导作用,但也顺带调查了对当前经济的看法。

有21%认为当前经济状况非常好、63%认为经济状况良好,认为经济状况有一点糟糕的占13%、认为非常糟糕的占4%。

也就是说:84%的受访大陆成年人,对当前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

这跟网络上的悲观情绪,恰恰相反。

也可以理解,因为越是受损的才越有意愿在网络上发声。而且别忘了这几年因为炫富被舆论吊起来打的,有的还引发了对整个行业的收入整顿,比如2022年某金融机构券商交易员被老婆晒月入8万,之后金融机构薪资整顿延续至今。

最忌讳的就是在饿肚子的人面前吧唧嘴。当前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型,向上行业对劳动者能力、资本等要求更高,尤其是房地产和建筑业影响面非常大,这几年社零消费萎缩最严重的就是建筑装潢类,涉及的人口就很多了。何况中国人口太多,就算只有4%的人觉得经济糟糕,那也高达近600万人,足以在网络上形成非常强烈的声量。

当然任何调查都仅仅是参考,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还是要辩证地看。但至少可以说明,网络声音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美政治 联邦权 州权 政府规模 反腐败 透明国际 中国经济 民意调查 政策分析 US politics Federalism State's rights Government size Anti-corruptio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China's economy Public opinion Policy analysi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