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星人Pro 8小时前
DeepSeek-OCR:革新大模型长上下文处理能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DeepSeek-OCR 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长上下文解决方案,通过将文本转换为图像并进行视觉压缩,大幅降低大模型处理海量信息的 Token 消耗。该方案结合了 DeepEncoder 视觉压缩模块和 MoE 专家解码器,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实现了高效的 Token 压缩,显著提升了模型处理财报、科研论文等长文档的能力。在标准数据集和真实场景测试中,DeepSeek-OCR 均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在压缩比、准确率、处理速度和显存占用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案,为大模型在多模态理解和长文本应用方面开辟了新方向。

💡 **创新视觉压缩技术**:DeepSeek-OCR 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文本转图像再压缩”策略。通过 DeepEncoder 模块,它利用 SAM-base 进行细粒度视觉感知,再通过 16 倍卷积压缩器大幅减少 Token 数量,并借助 CLIP-large 保持文档结构。这一流水线设计使得模型在高分辨率输入下,能够以较低的激活内存实现高效的 Token 压缩,将长文本转化为更易处理的视觉 Token。

🚀 **突破上下文窗口限制**:该方案通过“分层上下文管理策略”,将信息按重要性和时间分层存储。短期上下文使用原始文本,中期上下文进行 10 倍视觉压缩,长期上下文则进行 20 倍压缩。这使得模型能够处理比传统方法多出数倍的 Token,显著提升了长文档问答的准确率,并大幅节省了显存,为大模型提供了更强大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 **多场景性能优越**:DeepSeek-OCR 在标准数据集(如 ICDAR 2023)和三大真实场景(上市公司年报、Nature 论文、并购合同)测试中均表现出色。它在处理长文档、表格、公式和批注时,均实现了高准确率和低误差,显著优于 MinerU2.0、Azure OCR 和 Tesseract 等现有技术,尤其在表格还原、公式识别和批注关联方面优势明显。

🌟 **效率与普惠价值**:相较于传统人工标注,DeepSeek 的动态数据生成框架效率提升 400 倍。该模型在开源社区(GitHub 和 Hugging Face)分享,降低了大模型应用成本,并支持多领域应用,预示着多模态大模型优化的新方向,为企业和开发者抓住智能化转型先机提供了技术支持。

原创 董道力 2025-10-21 09:49 北京

DeepSeek 把效率进行到底

作者董道力邮箱dongdaoli@pingwest.com

DeepSeek 近期刚发布《DeepSeek-OCR:基于视觉压缩的大模型长上下文增强方案》,模型名字虽然带 OCR,可别只当它是更准的文字识别工具,它真正的价值,是帮大模型解决 “上下文”问题。

当下主流大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大多在 128k-200k tokens,可财报、科研论文、书籍等动辄上千页,还混着表格、公式,传统办法只能 “切片段、多轮传”,不仅逻辑断档,还会有延时等问题。而 DeepSeek-OCR 用了个反常规思路:把文本转成图像再压缩,需要用到文本时候再解压缩。不但 Tokens 消耗直接降一个数量级,精度还没怎么丢。

有 twitter 网友夸赞 DeepSeek-OCR 解决了一系列 AI 问题,训练数据瓶颈、智能体记忆难题、多模态训练数据生成效率提升等等。

1

DeepSeek-OCR 是怎么做到的?拆开看看内部结构

DeepSeek-OCR 的成功,靠的是两个核心部件的完美配合:DeepEncoder 视觉压缩模块 MoE 专家解码器,就像一个"压缩-解压缩"的流水线。

DeepEncoder 作为核心引擎,采用独特的串联设计:首先通过基于窗口注意力的 SAM-base 进行细粒度视觉感知,然后使用 16 倍卷积压缩器大幅减少 token 数量,最后利用 CLIP-large 保持文档结构和布局信息。这种设计使得模型在处理高分辨率输入时既能维持较低的激活内存,又能实现高效的 token 压缩。

MoE 解码器基于 DeepSeek-3B-MoE 架构,仅激活少量专家参数(570M),却能有效重建原始文本表示。这种高效的设计使得模型在压缩比与精度之间实现了优异平衡。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处理一份 20 页的学术论文。传统方法得切成好几段,公式、图表、正文的关联全断了。DeepSeek-OCR 就像个专业图书管理员,不是一个字一个字读,而是先快速"扫描"整体结构,把每页从几千个文本 token 压成 256 个视觉 token,像是把整本书做成了摘要卡片。等你问"实验数据在哪儿",它马上就能定位并还原出完整内容,连上下文都不会乱。

1

跑个分,DeepSeek-OCR 实力到底如何

为了证明效果,DeepSeek 在论文做了标准数据集、真实场景、训练效率三类测试,结果都挺炸裂的。

核心发现:10 倍压缩几乎无损

论文团队用 Fox 基准测试集(包含 100 页英文文档)做了详细测试,把文档按原始文本 token 数量分组,看不同压缩比下的表现。结果发现了一个关键规律:当压缩比控制在 10 倍以内,准确率基本都在 95%以上,几乎可以算"无损压缩"。比如处理 700-800 个 token 的文档,用 100 个视觉 token 就能达到 97.3%的准确率,压缩比 7.5 倍。即使文档增加到 1200-1300 个 token,用 100 个视觉 token 仍能保持 87.1%的准确率,压缩比 12.6 倍。

标准数据集:全方位碾压对手

标准测试用的是 ICDAR 2023 数据集,包含 10 万页多语言文档,涵盖 12 种语言。在单张 A100 GPU 上跑,DeepSeek-OCR 每页平均只用 256 个 tokens,10 倍压缩下准确率达 97.3%,处理速度 8.2 页/秒,显存只吃 4.5GB。对比之下,MinerU2.0 每页要 6000 多个 tokens,速度才 1.5 页/秒,显存占 12.8GB。Azure OCR 和 Tesseract 5.0 更是在各个维度都被甩在身后。更少的 tokens 意味着更低的计算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显存占用则让它能在更多设备上跑起来。

在 OmniDocBench 这个业界公认的难度较高的基准测试上,DeepSeek-OCR 用最少的 tokens 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只需要 100 个视觉 tokens 就超过了 GOT-OCR2.0(256 tokens),用不到 800 个 tokens 就超越了需要 6000 多 tokens 的 MinerU2.0。

法律、金融、科研,三大真实场景

真实场景测试选了三个最难啃的领域。处理 286 页的上市公司年报时,DeepSeek-OCR 表格还原准确率 95.7%,关键数据误差低于 0.3%,单轮 4 分 12 秒就搞定。MinerU2.0 得切成 6 段分批处理,耗时近 29 分钟,而且表格断档率高达 18.2%,很多关联信息都丢了。

处理 62 页带 45 个复杂公式的 Nature 论文时,DeepSeek-OCR 公式识别准确率 92.1%,生成的 LaTeX 格式几乎完美,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使用。Azure OCR 只有 76.3%的准确率,生成的格式乱得没法用,还得人工重新整理。

处理 158 页带大量批注的并购合同时,DeepSeek-OCR 批注关联准确率 89.5%,能完整保留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Tesseract 5.0 只有 62.3%,比它高出整整 27 个百分点,很多批注和正文的关联都断了。

训练效率上也是吊打对手。DeepSeek 的"动态数据生成框架"一天能产出 20 万页标注数据,传统人工标注一天才 500 页,效率差了 400 倍。而且模型迭代还快,100 万页数据训 7 天,复杂场景准确率就能提升 12.6 个百分点。

论文里还展示了 DeepSeek-OCR 的"深度解析"能力。在金融研究报告中,它不仅能识别文字,还能把文档里的图表转换成结构化的 HTML 表格数据,分析师可以直接拿去建模。在科研论文中,能把化学分子式转成 SMILES 格式,把复杂的几何图形解析成可编辑的结构数据。甚至对自然图片,它也能给出详细的场景描述。这种"一次识别、多种输出"的能力,让它不只是个 OCR 工具,更像是个多面手的文档理解助手。

1

技术价值延伸:从 OCR 工具到 LLM 长上下文解决方案

DeepSeek-OCR 的价值远不止"认字更准",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帮大模型突破上下文限制。

论文里提出了一个"分层上下文管理策略",简单说就是把信息按重要性和时间分三层存储。短期上下文,也就是最近 10 轮对话、20 页文档,用原始文本存,零误差。中期上下文,也就是 100 轮对话、200 页文档,压缩 10 倍存成图像,精度和效率都兼顾。长期上下文,也就是 1000 轮对话、1000 页文档,压缩 20 倍存,海量信息也装得下。

这招在 DeepSeek-R1 模型上试过,长文档问答准确率提升 34.5%,显存还省了 68%。原本 16GB 显存的设备只能装 32k tokens,用了这套方案能装 320k tokens,相当于 600 页 PDF,直接扩容 10 倍。

应用场景也很广。金融领域可以帮分析师提取财报数据,省 70%整理时间。教育领域批改作业,手写答案、画图题都能判。工业领域读设备巡检报告,辅助 AI 生成维修方案。目前已有 3 家头部金融机构、2 家教育公司在试点,反馈效率提升 60%-85%。

1

一次技术范式的悄然转变

当然,DeepSeek-OCR 也不是完美的。论文里坦诚提到几个问题。

首先是超高压缩比有风险。压缩比超过 30 倍,关键信息保留率会跌破 45%,法律、医疗这种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不太适用。其次是复杂图形识别还不够强,三维图表、手写艺术字的识别准确率比印刷体低 12-18 个百分点。

DeepSeek 这篇论文,本质上是把 OCR 从一个单纯的文字识别工具,变成了大模型长上下文的解决方案。通过视觉压缩+跨模态对齐,既解决了长文档处理的内存瓶颈,又保持了高精度,还能适配多领域、开源普惠。

从行业角度看,这可能预示着多模态大模型优化的新方向。以后大模型处理信息,说不定都会靠"文本转图像"压缩。对企业和开发者来说,现在就能用它降低大模型应用成本,抓住这个技术趋势,没准能在智能化转型的赛道上占得先机。

毕竟,谁先解决了"大模型记不住太多东西"这个痛点,谁就可能掌握下一代 AI 应用的钥匙。

DeepSeek 依然秉持着开源的理念,在 github 和 huggingface 中分享了 DeepSeek-OCR 模型。

https://github.com/deepseek-ai/DeepSeek-OCR

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DeepSeek-OCR

    点个爱心,再走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DeepSeek-OCR 大模型 长上下文 视觉压缩 多模态 AI LLM Long Context Visual Compression Multimodal 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