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0月21日 09:34
家校争议:护学岗轮值应回归自愿与权责对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长沙某家长投诉中小学“护学岗轮值”偏离自愿原则,沦为强制摊派,引发社会关注。长沙市教育局已要求规范护学岗工作,坚守家长自愿底线。文章指出,此类家校矛盾频发,根源在于家校边界模糊,家长承担过多非教学及教学负担,教师也存在转嫁责任现象。文章强调,学校安全责任不应是“无限责任”,应依法划分权责,避免将责任转嫁给家长。家长作为孩子安全第一责任人,应秉持自愿原则参与护学,并可借鉴日本PTA模式,结合社会力量和技术手段提升护学效率,最终实现“学校负责学习,家庭负责陪伴”的理想状态。

🏫 **家校权责边界模糊是核心问题**:文章指出,近期长沙“护学岗轮值”引发的家校争议,以及过往的教室打扫、家长批改作业等事件,都反映出家校之间在权责划分上存在失衡。家长过度承担了非教学事务(如校服、卫生)甚至教学事务(如批改作业),教师也存在将教学与非教学负担转嫁给家长的现象,导致家校关系紧张。

⚖️ **学校安全责任应依法划分,避免“无限责任”**:文章认为,学校不应承担“无限责任”,尤其在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安全保障上。法律法规应明确划分各方安全权责,避免学校为追求“绝对安全”而过度限制学生(如“课间十分钟消失”),或将安全责任转嫁给家长,导致“护学岗”的摊派现象,以及像“要求学生戴头盔上下学”的奇葩规定。

🤝 **家长参与护学应遵循自愿原则,并可探索多元化模式**:文章强调,家长在孩子上下学路上的安全责任是首要的,但“护学岗轮值”制度的推行必须坚守“自愿原则”。建议借鉴日本PTA(家长教师协会)模式,鼓励家长自发组织家委会等机构,并与政府、社区及社会力量结合,运用技术手段提升护学效率,实现公平合理的家长参与。

🎯 **最终目标是实现“学校负责学习,家庭负责陪伴”**:文章提出,无论采取何种解决办法,都应秉持自愿原则与权责对等,让学校回归其教育教学的主责,让家庭回归其陪伴的职责,避免权责失衡,最终达成教育局倡导的“学校负责学习,家庭负责陪伴”的理想愿景。

原创 王兢 2025-10-20 17:55 广东

 (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1742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此次“护学岗轮值”投诉事件之后,外界也有不少声音表示应“执行优化与专业补位”,以招募社会工作者,或是以技术手段来提升护学效率,这就不仅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参与,还需要社会力量参与。而无论是哪种解决办法,都应该秉持自愿原则与权责对等原则,让学校的归学校,让家长的归家长,避免权责失衡,也就是成都市教育局开学倡议里“学校负责学习,家庭负责陪伴”的愿景。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王兢

任编辛省志

近日,一起“家校争议”引发关注。媒体报道,长沙一位家长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发文投诉,称中小学“护学岗轮值”在执行中偏离自愿原则,沦为“强制或半强制摊派”,引发舆论关注。长沙市教育局回应,明确要求各级学校规范护学岗工作,严守家长自愿参与的底线。

护学岗,是在上下学高峰期在学校门口设置的岗位,初衷是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学生安全,除了学校老师和工作人员之外,很多学校的护学岗也有学生家长参与。官方的要求是家长自愿参加,但有些学校如果学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就有可能沦为摊派。这种摊派会增加家长负担,也让家长担心,不参加会影响孩子待遇。

事实上,类似“家校矛盾”在往年并不鲜见,2025年开学季更是屡屡爆出类似争议。9月,杭州萧山有家长爆料称,开学之际收到教师通知,“教室需要打扫,有时间的家长接龙报名”“也可以选择请保洁阿姨来做”,这种半强制性的卫生摊派任务让不少网友感叹“小时候自己打扫卫生,长大了帮孩子打扫”;山东龙口实验小学组织家长集体宣誓“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口号也引发热议。而诸如“连开三天家长会”“家长帮教师批改作业”“家委会沦为教师白手套”“家长群转嫁负担”的新闻也总有出现。

家长与学校之间应该如何分工?各自的权责边界如何?这可能是当前所有“家校矛盾”的争议里亟待回答的问题。纵观这些“家校矛盾”,往往是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边界出了问题:无论是校服采购、校园卫生、安全保障等非教学事务,还是课堂教学、批改作业等教学事务,家长都承担了过多的负担,甚至不乏“强制或半强制摊派”;与此同时,教师也存在非教学负担过重,乃至于将教学与非教学负担转嫁到家长头上的情况。一言以蔽之,家校之间的权责出现了不对等。

以此次引发争议的“护学岗轮值”而言,这是一个可以拆解为“责任有多大”“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通常而言,孩子在学校的安全保障自然应当由学校来负责,但不能变成校方的“无限责任”。长期以来,学校在校园伤害事件里需要承担近乎“无限责任”的重担,司法上也往往要求校方“赔钱免灾”而给予家长一定的补偿(并非赔偿),这不仅不公平合理,还会带来多重的负面效应:校方为了追求“绝对安全”而对学生束手束脚,乃至于“课间十分钟消失”;又或者,将安全责任转嫁给家长的“护学岗”。

因此,此次“护学岗轮值”的争议背后,首先应当解决的就是学校安全责任过大的问题,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划分安全权责,至少不能让“小孩上下学期间”的安全责任也由学校来负,否则的话难免会出现2023年某地一小学“要求所有学生戴头盔上下学”的奇葩规定,又或者是类似此次事件里“强制或半强制摊派”的做法,让家长不得不比照“无限责任”的标准,也在自身责任范围之外负起责任。

其次,家长应当负上多大的安全责任?上下学路上的责任当然应该由家长来负,由家长来负责“护学岗轮值”也并非一项不可以推行的制度,但重点是此次家长在投诉书里点出的“自愿原则”。家长当然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比“强制或半强制摊派”会更公平合理。比如说,效仿近邻日本的“家长教师协会”(PTA),让家长自行组织家委会这样的组织,自行组织巡逻、护学岗等志愿服务活动,并与地方政府、当地社区紧密配合,结合社会力量、运用技术手段保障孩子安全。

此次“护学岗轮值”投诉事件之后,外界也有不少声音表示应“执行优化与专业补位”,以招募社会工作者,或是以技术手段来提升护学效率,这不仅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参与,还需要社会力量参与。而无论是哪种解决办法,都应该秉持自愿原则与权责对等原则,让学校的归学校,让家长的归家长,避免权责失衡,也就是成都市教育局开学倡议里“学校负责学习,家庭负责陪伴”的愿景。

其他人都在看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家校矛盾 护学岗 自愿原则 权责对等 教育 家长 学校 Home-School Conflict School Crossing Duty Voluntary Principle Balanced Responsibilities Education Parents Schoo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