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航空小筑 10月20日 22:28
歼35与歼35A操纵杆布局差异解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央视公开了歼35和歼35A操纵杆布局的差异,引发了广泛讨论。文章分析了侧杆布局的起源和历史演变,探讨了不同操纵杆布局的优缺点,并从飞行员训练和作战需求的角度解释了歼35和歼35A操纵杆布局差异的原因。文章指出,侧杆布局源自F-16战斗机,旨在提升格斗性能,但同时也存在操作不便等问题。而歼35延续中央操纵杆布局,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海军快速培养飞行员的需求。

🛩️侧杆布局起源于F-16战斗机,旨在提升格斗性能,但同时也存在操作不便等问题。

🤔不同操纵杆布局的优缺点取决于用户主要应用场景和布局本身的适配程度。

📈中国海军需要快速培养飞行员,中央操纵杆布局的训练通用性和一致性更适合这一需求。

原创 航空小筑 2025-10-19 08:11 广东

        自从央视公开了歼35和歼35A操纵杆布局的差异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视频中沈飞工程师也说了差异设计的出发点。后来各路大v也作了不同的解说。

        就个人看法,这些理由都正确,但也都能够找到反例,所以不应该是决定性的理由。

        以舰载机来说,采用中央操纵杆传统设计的固然有,比如虫子;

        但采用侧杆的现在也不罕见,比如F-35C、阵风M。

        而F-35和阵风本就是一机多型,F-35A/B和阵风C的操纵杆布局跟舰载型就是一样的。

        所以一定还有其它原因导致歼35和歼35A操纵杆布局有这种巨大的差异。

        首先说侧杆操纵本身。

        这东西源自F-16,也就是战斗机黑手党那帮家伙折腾出来的。当年这帮人秉承格斗至上的原则,为了狗斗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一个改进就是后倾角高达30°的座椅,用于提升飞行员的承载能力。效果当然非常明显,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操纵杆没法布置了。如下面这个F16的座舱图

        如果想延续中央操纵杆的布局,操纵杆得从飞行员肚子那里穿出来。所以侧杆就成为必然选择。而且为了减少杆位移的影响,引入了力感应,飞机响应速度与操纵杆受力相关,而不是与杆位移相关。这种革命性的东西也要飞行员花时间来适应,结果就导致了YF-16 1号机高滑变首飞,差点就出事。见《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F-16原型机 1/2号机事故》。

        经过F-16这一番尝试后,用户的认识是:座椅后倾的设计不错,但30°太大了,其它状态下操作不便;完全的力感应操纵杆几乎扳不动,这个有点反人类直觉,所以应给予一定的移动空间。最后就变成了了F-22/35这个样子:座椅后倾角减小,操纵杆有小幅度的活动空间。

        第二,只有更适用的,没有更先进的

        这是自2006年《应网友建议重发:歼10观察(2006)》以来就一直坚持的观点。通过上面回溯历史就知道,侧杆布局源自于对战斗机格斗性能的极致追求。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作何选择,取决于用户主要应用场景和布局本身优缺点的适配程度。

        在央视解密当年歼20首飞的视频中,记者采访首飞试飞员李刚大校的时候,他有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

李刚大校说到对歼20进行修正的时候,他的手部动作是:大臂不动,小臂略有转动,主要动作在腕部。这是典型的侧杆操纵留下的肌肉记忆。当然我们都知道,要形成肌肉记忆必然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所以接下来就是第三个问题:

        第三,时间

        不考虑海空作战需求的差异,仅仅说飞行技能的话,海军舰载机飞行员也比空军飞行员多一项关键训练——着舰训练,特别是反区操纵。而为了加速这个训练进程,中国海军甚至将着舰训练前推到了初教6阶段(央视报道),这个迫切心态可见一斑。相关文字见

        初教6与陆基模拟着舰

        时不我待——从细节看舰载机飞行员需求的急迫性

        海山鹰的新平显

        所以,对当前的中国海军而言,主要需求场景是快速、大量的新员转化为战斗人员,作战部队与院校的紧密衔接。训练的通用性和一致性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一路下来,从初教6到教8、教9、教10乃至歼15,都是中央操纵杆布局,歼35延续这个布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你说为啥美国海军在F-35C上引入了侧杆布局?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舰载机飞行员基数大。而我们,什么时候从生长期班和速成期班两条腿走路转入到全面改用生长期班,才能说飞行员迭代更新进入了一个正常的状态。到那个时候,新型舰载机说不定就是侧杆布局了,比如海东青之类的。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歼35 歼35A 操纵杆布局 战斗机 飞行员训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