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中国电信与小米近期联合宣布,RTK高精度定位技术迎来重大升级。此次升级充分利用了5G网络的优势、芯片的连接能力以及手机生态系统的支持,实现了户外RTK定位的秒级响应和亚米级精度。这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无人驾驶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标志着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 **RTK技术实现重大升级**:联发科、中国电信和小米联合发布的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升级,整合了5G网络优势、芯片连接能力和手机生态支持,显著提升了定位性能。
⏱️ **秒级响应与亚米级精度**:此次技术升级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强大的实时性,能够在户外环境中实现秒级响应,并达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远超传统定位方式。
🚗 **广泛应用前景**:这项高精度定位技术有望在智慧交通、无人驾驶、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前沿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 **RTK技术原理简述**: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一种基于GNSS的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载波相位差分观测,能够实时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其工作原理涉及基准站发送观测数据给流动站,流动站通过差分处理求解自身坐标。
IT之家 10 月 20 日消息,联发科技官方微博今日发文称,MediaTek × 中国电信 × 小米近日联合发布 RTK 高精度定位技术重大升级。

据介绍,此次技术升级通过 5G 网络优势、芯片连接能力及手机生态支持,可实现户外 RTK 定位秒级响应、亚米级精度,可用于智慧交通、无人驾驶与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

IT之家查询获悉,RTK 高精度定位技术即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一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可通过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载波相位差分观测实现厘米级实时定位,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作业原理如下:
基准站接收机架设在已知或未知坐标的参考点上,连续接受所有可视 GNSS 卫星信号;
基准站将测站点坐标、伪距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和接收机工作状态等通过无线数据链发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先进行初始化,完成整周未知数的搜索求解后,进入动态作业;
流动站在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时,同步观测采集 GNSS 卫星载波相位数据,通过系统内差分处理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根据流动站和基准站的相关性得出流动站的平面坐标 x、y 和高程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