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于2025年10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他在统计力学、对称性原理和粒子物理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包括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因此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一生学术成就斐然,曾获多项国际国内重要奖项,并于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重归中国籍。
🌟 杰出科学贡献:杨振宁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在统计力学、对称性原理和粒子物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与R.L.米尔斯合作提出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至今仍是现代粒子物理的基石。而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更是颠覆了人们对基本对称性的认知,并因此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华人诺奖得主。
🎓 深厚学术渊源与教育贡献:杨振宁先生的学术生涯跨越数十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长期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并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回国后,他积极投身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为培养新一代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 爱国情怀与回归祖国:杨振宁先生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但他始终心系祖国。1964年曾加入美国籍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但在2015年,他毅然放弃美国国籍,重归中国籍,体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201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继续为中国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 荣誉与认可:杨振宁先生在其卓越的学术生涯中,获得了无数殊荣,包括求是终身成就奖、爱因斯坦奖章、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鲍尔奖、费米奖等。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其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也让他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赞誉。
2025-10-18 12:40:25 作者:狼叫兽

多位热心读者提供了宝贵线索,在此谨致谢意。
2025年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及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公开资料显示,杨振宁于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4年,他获得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48年6月,取得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至1966年间,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1957年10月,他与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1964年3月,杨振宁加入美国籍;196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起,他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直至1999年1月正式退休。2015年4月1日,他放弃美国国籍,回归中国籍。2017年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统计力学、对称性原理以及粒子物理。20世纪50年代,他与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对现代粒子物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956年,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基本对称性的认识。此外,他提出的杨-巴克斯特方程为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物理问题的研究开辟了全新方向。
在其卓越的学术生涯中,杨振宁曾获多项重要荣誉,包括求是终身成就奖、爱因斯坦奖章、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鲍尔奖、费米奖,并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