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用户在在线平台中遇到的不友善行为,并思考如何在此环境中实现个人能力提升。作者指出,虽然不友善行为可能带来负面情绪,但有时也能促使个人成长。文章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为用户设置“不友善行为接受度”标签,以及为帖子增加“不友善评分”功能,甚至隐藏带有不友善标题的内容。核心在于如何在维护社区环境的同时,最大化个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找到一种“全都要”的模式,既能提升能力,又不至于过度不适。
📊 **不友善行为与能力提升的双重影响**:文章指出,尽管不友善的互动可能令人不快,但有时也能成为促进个人能力提升的动力。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和对负相关系数的初步了解,引出了如何在保持一定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化能力提升的议题。
🏷️ **用户标签化管理不友善行为**:为了区分不同程度的不友善行为,文章建议为用户 ID 后设置标签,例如“接受任何形式不友善行为”、“只接受有用的不友善行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不友善行为”。这种方式旨在让用户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偏好,并帮助平台更好地管理社区互动。
📝 **帖子内容与标题的风险评估**:文章提出,可以为帖子添加“不友善评分”功能,并考虑隐藏明显不友善的标题内容,通过悬停延时显示等方式来缓解负面信息对用户的冲击。这有助于过滤掉纯粹的攻击性言论,而保留可能具有建设性的讨论。
⚖️ **寻求“全都要”的平衡点**:最终目标是找到一种能够兼顾能力提升和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避免让对不友善行为敏感的用户因负面情绪而离开。这是一种在不同用户需求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尝试,力求在社区的活跃度和成员的舒适度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我是有说话有理有据的动力的,奈何能力不够,搜出来的论文里的图表我基本都看不懂,基本没有那种相关系数的表。所以我只用 AI 问了一下,知乎搜了一下,了解到的情况是负相关。有没有感兴趣有能力的大佬能去看论文研究一下?
联系到前几天可能在本站看到的一个东西,就是不友善的同时是有用相比存粹的的攻击他人是有区别的。所以有没有全都要的方法?就是既能提高能力,又能不太难受?我这个人之前还是比较喜欢友善的环境的,但是我也因为一些不友善的人有过一些提升,再加上我最近社恐大大缓解,所以下载我感觉相对于友善,我倾向于提高能力。
我感觉也许可以让人给自己设置一个标签,然后显示在自己的 ID 后面。我能想到三个:接受任何形式不友善行为、只接受有用的不友善行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不友善行为。中间那个好像比较难判断一些中间情况,我觉得只管一些特别明显的比较好。就是好像某些人看别人吵可能也会不舒服,进而导致离开。不知道这些人值不值得放弃。也许也可以全都要?给帖子加一个不友善打分的功能就行了?如果标题就不友善的话把标题也隐藏了,悬停一段时间显示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