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在有限预算下,购房者在选择小高层或洋房顶楼时面临的三个具体房源。第一个是六七层小洋房,优点是电梯、临近小学、地铁和江边,但地段偏僻、商业配套缺乏、采光和通风一般,且存在墙体发霉的潜在风险。第二个是八层小洋房,拥有斜顶阁楼,环境安静、绿化好,但对面山上有坟,地段偏僻且价格较高。第三个是十一层小高层复式,地段相对较好,商业和地铁配套更优,装修符合年轻人审美,但户型一般,楼顶为平顶存在漏水风险,且小区密度高,价格也最高。文章旨在为不优先考虑学区和通勤的购房者提供参考,并寻求关于哪种选择更优或是否应继续观望的建议。
🏠 **房源一:六七层小洋房** 优点突出,如电梯、临近小学、地铁及江边景观,小区环境安静整洁,价格优势明显。然而,其地段偏远,商业配套匮乏,采光和通风条件不佳,并且存在墙体发霉这一潜在的“通病”,需要谨慎评估。
🌳 **房源二:八层小洋房** 以其斜顶阁楼设计、低漏水风险、宁静的居住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窗外青山绿树)为卖点。但其缺点同样显著,包括对面山上的坟墓影响观感,地段极为偏僻,且价格高于房源一,房产的未来流动性可能较差。
🏙️ **房源三:十一层小高层复式** 在地段、商业配套和交通便利性上表现更佳,靠近江边且地铁站距离近,装修风格也较受年轻人欢迎。然而,其户型空间感略显不足,平顶设计增加了漏水风险,且楼栋密度高,可能影响居住的安静度,价格也是三者中最高的。
🤔 **购房决策考量** 在不优先考虑学区和通勤的情况下,购房者需权衡各房源的优缺点。房源一性价比高但有硬伤;房源二环境优越但有心理障碍且流动性差;房源三各方面均衡但成本最高且有居住干扰风险。最终选择取决于个人对居住品质、风险承受能力及预算的综合判断,或可考虑继续观望以待更优时机。
因为想买小高层或者洋房的顶楼,预算又有限。
加上要搬家,想着就看看房子,有合适的就买了。
翻来翻去,目前有三个可供考虑的。
1 ,六七层小洋房,面积还行,电梯,小区门口有小学,地铁在一公里,靠江边我很喜欢。
但地段很偏,没商业,属于就算中了免单券都点不到奶茶的那种。
小区内环境不错,比较安静,物业打扫的也干净。
房子便宜,但采光不好,通风一般。
而且可能有通病,刷到有人说这里的房子赶工导致墙体发霉。
2 ,八层小洋房,电梯,
优点:有个小阁楼,是斜顶,漏水风险小,而且不会有人上房顶,
小区内环境好,绿化好。
房子在小区最里面一排,远离道路,窗外就是青山,大片的树木。 应该会住的非常安静。
缺点:山上有坟,站阳台就能看到。
虽然我无所谓,但想来可知,这的房子买了就基本卖不出去了。
而且地段不好,是在高架路口边的犄角旮旯,山脚下建的很小的一个小区。
附近就没东西,后面是山,前面是高架。
地铁在一公里。
而且价格比第一个贵不少。
三,十一层小高层,
复式,地段相对好点,商业好点,也在江边,可以散步溜达。地铁站几百米。
装修还可以,比较符合年轻人审美。
缺点 户型一般,观感上没那么宽敞。
小区其他楼都是三十多层,密度高,楼顶是平顶,漏水风险比斜顶高,而且可以上去人。各种上去晾衣服的很可能会吵醒我睡觉。
价格也比较高,比第二个还要贵一点。
不太考虑学区和通勤的情况下,各位觉得哪种更好点呢?
还是应该继续观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