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新规旨在规范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完善董事高管的任职、履职、离职全流程监管,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要求薪酬与经营业绩和个人表现挂钩,以实现利益绑定。同时,新规也进一步规范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限制同业竞争,并完善关联交易的审议和决策要求。此外,新规还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衔接,提升了规则的协调性。
🗂️ 完善董事与高管监管:新《治理准则》将从任职、履职、离职等各个环节对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全面规范,以确保他们能够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利益。
💰 健全薪酬激励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制度,将董事和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及个人的绩效表现紧密挂钩。这样做旨在促进董事、高管与公司实现更紧密的利益绑定,激励其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
⚖️ 规范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行为:新规将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关联交易的审议责任和决策要求,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防范利益输送。
🔗 提升规则协调性:此次修订也注重与其他现有规则的衔接,例如《证券法》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通过完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以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如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职责规定,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法规体系的协调一致性。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从明年1月起,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据中国证券会官网星期五(10月17日)发布的消息,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中国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次《治理准则》的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制度,从任职、履职、离职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督促董事高管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
二是健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规定董事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促进董事高管和公司更好实现利益绑定。
三是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完善关联交易审议责任、决策要求。
四是做好与其他规则的衔接。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完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以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职责等规定,提升规则协调性。